中国近代屈辱之源!乾隆为何明知西方崛起,却偏要焊死国门?

谷冬浏览世界 2025-04-17 17:04:46

当年大英帝国用枪炮将满清大门炸开的时候,人们才震惊的意识到两国之间的差距居然这么大。

而在当年英国方面曾经派出过使臣来访问,也拿出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希望和满清交易,但是统统被乾隆拒绝了。

这也导致清朝的发展一直在原地踏步,很快就被那些飞速发展的国家给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那么为什么当初的乾隆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这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因素?

英国使臣来华

“这些英国人见到朕怎么不跪?”

乾隆坐在大殿上有些不满的对身边的大臣问道,大臣战战兢兢的编了个借口:“万岁爷,这洋人呐,身体结构和我们不一样,腿不能弯,所以无法下跪。”

乾隆面带愠色的点了点头,这才没有跟这些洋人们过多的计较。

实际上在这当时西方国家已经没有了跪拜礼的身影,他们也不会跪拜自己的皇帝,自然来到大清也是保持着站立。

其次他们这次来也只是为了和大清商量通商的问题,并不是来朝拜的。

几名人高马大的英国人在一众跪在地上磕头的满清大臣面前显得非常突兀,乾隆看了非常不舒服。

“皇帝陛下,这是我们专程从英国带来的科技,请您过目。”几个洋人从背后的几个大箱子中拿出来一些机械展示给乾隆看。

其中就有改变世界格局的蒸汽机模型,随着几个洋人一摆弄。

整个器械迅速开始运转发出阵阵的蒸汽,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个个投来好奇的目光,啧啧称奇。

随后使者又呈上来一只机械做的鸟,随着上好发条之后,这只鸟竟然灵活的在笼子里上下飞舞,还发出了叫声。

这一下乾隆也来了兴趣,顺手拿起了使者进献的望远镜举在面前,一下子看到了大殿外房檐上的铃铛。

这些科技让乾隆感觉到非常有意思,大臣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神奇的物件。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乾隆拒绝了这些使臣们打开国门的建议,这让英国使臣们感到非常失望。

虽然乾隆对这些东西感觉好玩,但是并不是非常感兴趣,只是当做玩具一样,平时无聊了就让大臣们给机械搬到院子里,为自己演示。

而乾隆本人对这些机械到底是什么原理,究竟怎么能够这么顺畅的运行是毫无兴趣。

这一行为也直接导致了大清的发展比别的国家落后了一大截。

而落下的这个距离,要用无数的耻辱割地和赔款来偿还,为晚清的局面打下了一个不好的基础。

难道乾隆真的有这么糊涂吗?还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

乾隆的想法

从乾隆这辈子做出的功绩来看,他绝对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在位这几十年打了不少的大仗,为民族的团结立下了大功。

并且积极出台新的政策,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做出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才有了康乾盛世这一说,那么虽然里面是含有一定水分,但是也不可否认。

有人分析认为其中一点,是闭关锁国这样的方式比较省事,这样一来就不用操心外交方面的问题,只需要考虑国内的事情。

难度减小了就能把国家治理的更好,省了不少事,另外就是防止白银外流,始终保持内循环的状态。

本身白银外流也是前期各个皇帝们比较担心的问题,所以乾隆干脆一刀切。

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还有就是西方的政治制度问题。

我们知道其实乾隆非但不迂腐还很时髦,跟法国的国王有着密切的书信往来,通过书信他也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但是当时在法兰西一股子革命的风潮已经在慢慢的兴起了。

同时乾隆了解到国外的制度在宣扬着什么民主思想,这对于一个封建王朝老说无疑是致命的一点。

本身满人的数量就少,统治着这么多的汉人,利用的就是皇权至上的思想以及恩威并施的手段。

这几千年来也都是利用这一套思想,如果到了乾隆手里打开了国门,情况就会变得非常复杂化。

首先是这些老百姓们肯定会接触到先进的思想,肯定会认为为什么皇帝拥有这样的权力?天赋神权?

可能就会爆发革命,到时候轻则把皇帝架空搞出个君主立宪的制度,重则可能直接让乾隆下台。

这样的制度在乾隆眼里当然被视为洪水猛兽一样的存在。

另外一点为什么满清的八旗战斗力能够这么强?靠的就是与生俱来的骑兵天赋。

如果这些洋枪大炮传进来了,骑兵的威慑力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这些武器落到了汉人的手上,对清王朝是不是一次剧烈的冲击呢?

所以结合了以上的这几点,乾隆最终决定放弃发展的步伐,安心的经营着大清。

但是这样的思想却最终导致大清成为了列强们的众矢之的,虽然到了后期大清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积极地展开了洋务运动。

但是到慈溪这儿完全变味了成为了一个捞钱用的工具,所以到最后大清终于被折腾的灭亡了。

很多人认为正是从乾隆这个时候开始,大清才开始由之前的强盛转变为了腐败。

和其闭关锁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其在位时拿出的一些政策养活了很多贪官滋生了腐败,并且导致国家的一些不稳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参考资料:

《清高宗实录》《马戛尔尼使华日记》《广州十三行史料》

0 阅读:0

谷冬浏览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