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27岁的毛岸英想要和不满18岁的刘思齐结婚,但是在请求父亲批准时,毛主席却拒绝了:“思齐现在还不到18岁,不要着急,等忙完这一阵再说吧。”
当时有规定,女方不满18岁是不能结婚的,但毛岸英心急,毛主席却批评他:“谁让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
一直到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才终于娶到刘思齐,但命运无常,他们结婚一年后,毛岸英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
从回国开始说起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大儿子,母亲是杨开慧。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主席和妻儿失去了联系,在毛岸英8岁时,杨开慧被国民党军阀抓获,最后被残忍杀害。
杨开慧牺牲时,年仅29岁。后来毛岸英三兄弟被紧急送往上海避难,后来因为上海特务很多,毛岸英和弟弟不得不走上街头流浪,吃尽了苦头。
一直到1936年,毛岸英和毛岸青被地下工作者找到,最后把毛岸英和毛岸青送到苏联避难,当时毛主席刚带领红军完成长征壮举,得知两个孩子还活着,十分高兴。
在毛岸英和毛岸青去苏联那段时间,毛主席一直给两个孩子们写信,敦促他们好好学习,以后报效祖国。
抗日战争结束后,毛主席天天盼望着儿子回国,重庆谈判后,蒋介石不断的挑起战争,毛主席日理万机,加上最近又得知了侄子的消息,他心里十分难受。
江青担心毛主席的身体,专门找了医生给毛主席开了很多药,但是都不见好转。
一天周恩来拿着一封电报走进来说:“主席,岸英要回来了!”毛主席嗖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掀开被子,敏捷地从周恩来手中接过电报,满脸笑容。
江青目瞪口呆地看着毛主席,这根本就判若两人。
毛主席高兴地说:“好啊好啊,恩来,我明天亲自去机场接岸英。”周恩来忐忑地说:“主席,您的身体可还行?”毛主席大手一挥:“没事,小病。”
第二天,一架伊尔客机从莫斯科飞到延安,毛岸英终于回来了,毛岸英从机舱门走出来,穿着宽大的妮子大衣,英姿飒爽,毛主席快步走过去,一把把毛岸英揽在怀里。
“爸爸。”
“岸英,你都长这么高了,爸爸想你啊。”
毛岸英回到家才知道,父亲不惜抱病到机场亲自迎接儿子,问到他的病情时,毛主席却精神很好,他和周恩来说,毛岸英回来,他的病情自动好了一大半。
在杨家岭的窑洞,毛岸英看到一张简易的床,还有非常简便的书架,一个木椅,虽然简陋,却透露着读书的气息。
毛岸英说:“爸爸,你住的地方,我感到很亲切,就好像来过一样。”
他还给毛主席展示了一把小手枪,那是他回国时,斯大林专门送给他的。原来,毛岸英在苏联参军了,还参加了卫国战争,斯大林说他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为了奖励毛岸英,就送给了他一把精致的手枪。
毛主席为毛岸英在苏联的优秀事迹感到骄傲,但他也希望儿子可以从底层开始,那天,毛主席对他说:“岸英,你还记得我们的家训吗?”
毛岸英说:“记得,奋志芸窗:坐我明窗进习,几曾挥汗荷锄,驱蚊呵冻志无休,诵读不分昼夜,任他数伏数九。我只索典披图,桂花不上懒人头,刻苦便居人右。”
毛主席说:“记得就好,你在苏联吃的是洋墨水,但是也不能忘了我们的艰苦生活,我建议你去中国的劳动大学上上。”
“劳动大学?”就在毛岸英不解时,毛主席说:“你去拜一个老农民为师,学学种庄稼,还要入乡随俗,穿粗布衣裳,把你的大衣脱了去。你明白爸爸的意思吗?”
毛岸英向来聪明,他马上就明白了,原来是爸爸担心自己享受惯了好生活,吃不了苦。毛岸英马上就脱了自己的大衣,裹上陕北人民的白羊肚毛巾。
从那时开始,毛岸英便扎根农村,开始和农民伯伯同吃同劳动,晚上也是睡在一个炕上。
平时里还有人问:“那个年轻人是谁呀?”有人答:“那时咱毛主席的儿子,刚从苏联回来。”那人又问:“从苏联回来,他能吃惯咱们的苦吗?”
1948年的一天,毛主席去看望毛岸英,农田里,毛岸英穿着一身灰土布褂子,头上扎着白羊肚毛巾的英雄结,和几个老农一起刨地。他的脸庞晒黑了,人也清瘦了许多,但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精神。
看到他手上厚厚的老茧,毛主席笑着说:“这就是你劳动大学的毕业证书啊。”周恩来见到毛岸英在地里干农活一连几年,心疼地对毛主席说:“主席,这样对岸英,是不是太苛刻了,他小时候吃得苦够多了。”毛主席却眼含泪滴说:“谁让他是我的毛泽东的孩子呢。”
自愿报名去朝鲜参战毛岸英和刘思齐相识于西柏坡。
当时的刘思齐正是豆蔻年华,婷婷袅袅,十分可爱,她的父亲是刘谦初烈士,母亲是张文秋。
早在8年前,也就是1938年,刘思齐在延安大礼堂表演话剧,饰演一个小女孩,毛主席被她的表演感动,随后就问,这是谁的孩子呀。
得知他的爸爸已经牺牲,毛主席心疼地说:“那以后你就当我的干女儿吧。”
毛主席在西柏坡期间,刘思齐多次去看望毛主席,期间和毛岸英相识,毛主席也没有想到,这两个孩子居然相互爱慕。
当时刘思齐一直叫毛岸英哥哥,那天毛岸英带着刘思齐在河边散步,刘思齐问他在劳动大学的事情,毛岸英说:“我还有毕业证书呢,不信你伸出手来,我给你看看。”
刘思齐伸出手来,毛岸英让他摸自己的老茧,刘思齐惊讶极了,但她又害羞地说:“哎呀,你不能抓我的手,只有我的丈夫才能抓我的手。”
毛岸英说:“思齐,嫁给我吧。”
刘思齐说:“不行。”
“为什么不行?难道你不喜欢我?”
“不是,因为我只有初中文化,你是苏联上学的高材生,还会俄语英语法语,我怎么能配得上你?”
毛岸英终于理解了刘思齐,他笑着说:“你和我一起去找爸爸,我和他说,他一定会同意的。”
随后才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因为刘思齐还不到18岁,毛主席不同意,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15日,也就是开国大典后半个月,毛主席在中南海为儿子举行了婚礼,这场婚礼十分简单,没有多么好的婚房,家具也都是租来的,但是请来的却都是贵宾,比如周恩来,刘少奇等人。
毛岸英和刘思齐结婚后,生活十分甜蜜,工作也十分繁忙,当时他为中央领导当翻译,多次去国外考察,但他一刻都不忘记看书。
刘思齐也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家庭,两个人的感情很好,那年秋,毛岸英还回到湖南老家看望了乡亲们,他是乡亲们的好儿子,还代替毛主席给大家写了好多信。
值得一提的是,毛岸英在回京前,还去了湖南板仓,专门去杨开慧的坟前扫墓,他在坟前说:“妈妈,我来看您了,我和爸爸还有弟弟都很好,我也长大了,以后我会常来看您的。”
在北京的路上,毛岸英就听说了朝鲜战争的局势,当时他就决定要去朝鲜参战,所以他找到了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
他说:“彭叔叔,你就让我去朝鲜参战吧,我也可以保家卫国。”
但是彭德怀一万个不同意,他说:“你们兄弟三个,毛岸青身体不好,还有个在上海失踪,现在只有你陪在你爸爸身边了。”
为了让自己可以去参战,毛岸英专门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把自己想去参战的想法告诉了爸爸。
毛主席当然理解自己的儿子了,他十分支持自己的孩子去朝鲜,为了帮助毛岸英实现愿望,毛主席还专门请彭德怀吃了一顿家宴。
最后彭德怀在毛主席的支持下,终于收下了毛岸英,在去朝鲜前,正好司令部缺一个翻译秘书,最后便让毛岸英顶了上去,就这样,毛岸英以秘书的身份去了朝鲜。
临走时,毛岸英还专门去和刘思齐道别,他瞒着刘思齐说,自己只是去很远的地方出差,如果收不到信件不要着急。
但刘思齐也没有想到,这一别,便是永久了。毛岸英出发时正是10月份,正是他们结婚一周年的日子。
1950年10月入朝前夕,毛岸英(后排左二)和战友们在丹东烈士陵园合影。这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影像
在大火中永生毛岸英牺牲后多年,他的牺牲细节一直是绝密,一直到毛岸英牺牲70年后,彭德怀的一封电报揭开了真相。
那么,毛岸英在司令部是如何牺牲的呢?
1950年11月25日早上,志愿军司令部上空突然传来了几声轰鸣,原来是敌机来了。
按照惯例,大家会火速到防空洞,但是几个警务员已经拉着彭德怀去了防空洞,隔了一会,飞机明显已经飞远了。
毛岸英和高秘书走出来,去办公室继续工作,但是没有想到,这几架轰炸机居然返回来了,大家马上又拉着彭德怀去防空洞。
毛岸英和高秘书已经被困在了屋子里,燃烧弹已经把大榆洞烧的一片火海,毛岸英和高秘书顿时觉得口干舌燥,在几秒内就被大火吞噬。
等到飞机过后,大榆洞的皑皑白雪都被大火烤化,彭德怀走出防空洞,这时候有人报告说,有两个战士牺牲了。
彭德怀下意识看了一下自己身边,发现毛岸英不在,顿时觉得大事不妙。
这时候警卫员报告说,确定毛岸英和高秘书牺牲了。
彭德怀下意识腿软,瞪着眼睛不敢相信事实。警卫员从遗体上找到了一个手枪和一块被烤焦的手表,这是毛岸英最后的遗物。
那块手表,还是毛岸英出国前问丈母娘借来的。
彭德怀看着毛岸英的遗体,泪水当即涌了出来,他悲痛地说:“岸英啊,岸英,为什么是你。”
后来彭德怀马上就返回办公室,开始把这个噩耗报告给毛主席,据彭德怀的秘书回忆,当时彭德怀写了一封上百字的电报,他足足写了几个小时。
这就是这封电报,多年来一直保密,一直到70年后,这封电报首次公开。里面记录了毛岸英的牺牲经过:
“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那么,毛岸英为什么会牺牲呢,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电影《长津湖》中有镜头介绍,说美军发现了大榆洞有很频繁的电台信号,所以实行了轰炸任务。至于毛岸英为什么没有跑进防空洞,洪学智也在自己的书中回忆了一些细节,他说那天早上吃饭很早,毛岸英和我一起去防空洞躲避,不知道怎么又跑回去了。
但悲剧还是发生了。
电报传回北京后,细心的周恩来担心毛主席的身体,便悄悄把这封电报压了下来,一直到一个多月后,才让叶子龙把电报拿给毛主席看。
我们尚且不知道作为父亲,得知儿子牺牲的心情如何悲痛,但从工作人员的一些回忆可以看出,毛主席对儿子的爱极其深沉。
毛主席的卫士李家骥多年后回忆,毛主席看到这封电报时,神情马上就严肃下来,他的脸色很难看,眼眶里挂着泪花,因为办公室人多,他把头埋的很低,不让大家看出来他的悲痛情绪,他想要抽烟,那个火柴盒明明就在他面前放着,他还不停地在口袋里找啊找……
回忆这些往事的时候,李家骥悲痛不已,他永远不会忘记那天。
最后毛主席说了一句话,让大家感动不已,他说:“这没什么!打仗哪能不死人,岸英只是那千万志愿军中的一个,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了一件大事。”
这是何等的伟大!这又是多么伟大的父亲!
抗美援朝结束后,周总理曾建议毛主席,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葬在杨开慧身边。
但毛主席没有同意,他说:“不是还有那么多志愿军战士葬在朝鲜吗,就让岸英在朝鲜吧,他也是千千万万志愿军的一个。”
毛主席最后把自己亲爱的儿子留在了朝鲜,正所谓,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主席对毛岸英的爱有多深,或许谁也想不到。1990年,中办在清理毛主席遗物时,意外在一个仓库里发现一个小柜子,里面放着很多泛黄的衣服,经过确认,那些都是毛岸英的衣服。
里面有两件棉布衬衣、一顶蓝色军帽、一双灰色沙袜、一条毛巾,洗的干干净净,叠的整整齐齐,毛主席居然悄悄把这些遗物藏了26年,一直到1976年9月9日逝世,这个秘密就连很多警卫员都不知道。
都说父爱如山,我想,毛主席和毛岸英之间的父子情,或许比山更高。
据刘思齐回忆,毛岸英生前曾问过她:“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毛岸英牺牲后,刘思齐把这个问题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含泪对她说:“合格!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