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建国后仕途不顺,老友陈赓一语道破:不受欢迎的两种人他都占

周梦瑶华就 2024-12-03 11:58:41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赫赫有名的粟裕大将,却仕途不顺,甚至遭到了多年的雪藏。

而老友陈赓却开解粟裕道:你这个人啊,不受欢迎的两种人都占了。

那么,粟裕大将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才被雪藏的呢?陈赓大将说的不受欢迎,指的又是什么?

遭遇雪藏

1958年3月8日,我党在成都召开了中央政治局的扩大会议。

而在会议上,粟裕就遭到了批评,什么“忽略外事纪律”“擅自调兵”等指责,全到了粟裕头上。

原因就是,当时的粟裕大将在攻打马祖岛的时候,作战会议的传达有问题。

粟裕大将提出的叫做:“先打高登,再打北干塘,由北向南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推进。”

结果,会议记录却写成了“三个岛一起打,来彰显我国国防的强大。”

粟裕大将的用兵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所以这份决议完全是会议记录错误导致的,这也就给粟裕扣上了一个“擅自调兵”的帽子。

其实粟裕大将的命令一直以来都是逐步推进,和中央军委的想法一致。

而“忽略外事纪律”的事,也同样也是个乌龙,因为粟裕当时访问苏联,问了一嘴苏联总参谋长,总参和国防部应该如何分工。

苏联的总参和粟裕大将说,总参应该隶属国防部,是上下级关系。

按理说,苏联的体制更加成熟,再加上当时我们处处学苏联,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这件事却被曲解成了,“粟裕管苏联人要权,要去外国找点根据。”

甚至,这件事后来还被升级成了里通外国,若不是粟裕大将在军中功勋赫赫,可能都要撤职查办了。

不过,即便是粟裕大将没真正地犯错误,还是因为这两件事被中央雪藏。

陈赓的开解

在1958年的一次会议上,粟裕大将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雪藏,而陈赓得知这件事后,对粟裕大将进行了开解。

可能有很多人认为,粟裕大将是比陈赓年长的,但是这实际是直觉上的误区,因为粟裕大将更加长寿,而且战功更盛,才会被想当然的被认为比陈赓年龄大。

实际上,陈赓比粟裕大四岁,资历也要更老。

那么,当时陈赓大将是如何开解粟裕的呢?

陈赓说道:“你这个人哪都好,但就是有两点犯了大忌,不受欢迎的两种人你都占了。”

第一,就是粟裕大将不谙人情世故,与其说是不懂人情世故,不如说是不屑于人情世故。

甚至可以说对政治不敏感。

所以,粟裕才会在有些问题上显得有些木讷,也正是因为不屑人情世故,所以在建国后很容易吃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情世故,这是人类难以避免的。

第二,粟裕大将太过优秀了,如果说解放战争要论功劳的话,在这些将帅之中,林彪和粟裕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除了毛主席,没人的功劳能大过他们俩。

但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粟裕大将战功赫赫,也从不收敛锋芒,因此在政治动荡的时候,很容易被人“开头炮”。

听到陈赓这么说,粟裕大将也算是放宽了心,但是,在1958年的那次会议后不久,我国的政治环境就开始恶化。

之后的庐山会议和“十年浩劫”,也让粟裕大将彻底失去了复出的机会。

从1958年到1983年,粟裕大将被雪藏了整整15年,直到1973年才成功担任了中央委员继续工作。

郁郁寡欢的晚年

从1958年开始,粟裕大将就因为种种原因被雪藏,在这之后,粟裕大将就一直郁郁寡欢,直到去世。

那么,粟裕大将是什么时候得到平反的呢?

粟裕被罢免在家之后,听到的第一个噩耗,就是1961年陈赓的去世,别看粟裕大将在军中功勋赫赫,但他沉默寡言,并且刚正不阿,因此也没什么朋友。

如果说谁能称得上粟裕的朋友,也就只有陈赓和陈毅元帅。

陈赓的去世,对粟裕的打击非常大,在这之后,粟裕大将可以说是开始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

不过,这也让粟裕大将顺利地躲过了“十年浩劫”。

因为当时粟裕大将已经被免职,再加上军队的干部,在“十年浩劫”中受到的冲击是最少的,所以粟裕大将并没有被批斗过一次,这也算是因祸得福。

1970年开始,粟裕大将就有了官复原职的意思,他带领中国的军事代表团访问了刚果以及法国诺曼底。

1973年8月24日,粟裕大将再次被选为中央委员,这也意味着,对粟裕大将的雪藏结束了。

随后,粟裕又担任了解放军代表团团长,人大常委,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1977年,粟裕再次担任中央委员,这也算是对晚年粟裕的一点慰藉。

1984年2月5日,粟裕大将在北京病逝,淮海战役的最大功臣,终于还是没能等到沉冤昭雪的一天。

直到1994年,粟裕大将才真正得以平反,中央也撤销了粟裕身上的一切罪名,并且发表了《追忆粟裕同志》。

文章中写道:粟裕同志在1958年开始,遭受了错误的批判,并且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

至此,粟裕大将当年所谓的“错误”才算是被彻底纠正。

但无论怎么说,粟裕大将都是解放军心中真正的战神,是我国淮海战役的头号功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