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面积15.3万公顷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成百上千只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在此繁衍生息,370种、600万只鸟类开始将这里当作家园。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 摄影 刘月良
2023年,“湿地守护计划”落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你看,正逢冬季的黄河口迎来了一批批越冬的小精灵,在这里开启一场有趣的邂逅。
爱湿地的朋友你们知道吗?生态环境状况是生物多样性能否保持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植被生长状况决定了鸟类栖息环境等,气象状况、土壤环境状况及水质状况决定了植被生长状况、底栖生物分布状况。可见,湿地的守护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众倡导等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候鸟飞跃黄河口湿地 摄影 刘月良
中国绿化基金会“湿地守护计划”发起于2019年,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管护能力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教育、科普宣教等多方面出发,通过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教育基地、开展湿地鸟类保护自然教育活动、实施观鸟综合生态环保设施建造、向保护区提供监测、鸟类救护等相关设备,对保护区内重要物种栖息地进行保护修复等多方面助力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家园。
翱翔在黄河口湿地的疣鼻天鹅 摄影 刘月良
查看你关注的项目进展!
2023年12月,项目已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大汶流管理站和一千二管理站分别布设安装气象、水质和土壤环境监测站,获取时间连续的、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数据。
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持和持续向好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参数表现出来,多样生物所处的生境环境持续保持和改善,是生物多样性保持和提升的前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湿地守护计划”黄河口项目地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的站位布局吧!
水质监测设备——分别设置在三个管理站的生态修复区中,目的是监测生态修复区在不同季节特别是调水调沙生态补水阶段的水质条件变化情况
土壤监测设备——分别设置在保护区三个管理站的核心区位置,并尽量布置在高潮位,目的是观测保护区在降雨、生态补水和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土壤性状和随时间的变化
气象监测设备——分别设置在靠近海岸线和人类活动较多的区域,目的是为保护区的生态巡护、管理和旅游区提供实时准确的气象数据
气象监测站
水质监测站
土壤检测站
监测数据呈现
守护湿地,守护的并不仅是湿地,更是我们的未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随手做好环保小事,还可以通过参与项目,捐赠10元守护金,即可守护1平米湿地。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湿地守护计划”项目,维护生态环境、守护珍稀动物,还它们一个安全、温暖的家。
截至目前,生态环境设施监测设备已安装完毕,后续进展请继续关注中国绿化基金会“湿地守护计划”项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