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Jarod Ward贾罗德·沃德医生是中以合作太诊国际医院首席专家、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博士,擅长物理治疗和细胞治疗,在辅助生殖卵巢早衰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试管助孕的过程中,促排卵是一个募集卵泡的过程。为了能够有更多的优质卵泡生长,获取更多的优质卵子,在促排卵这个关键的阶段,当然也必须要配合医生制定适合的诊疗方案才行!
不过,试管促排方案多种多样,适应人群也都不一样,那么哪一种促排方案才是适合自己的呢?
别着急,这就给大家罗列试管常见的几种促排方案,分析适应人群和治疗优势,以便于大家能够更加了解试管婴儿促排的过程。
赶紧收藏起来吧!
一、长方案
适应人群:主要适合那些年轻、卵巢功能正常的人,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方案介绍:根据适应人群的不同,分为黄体期长方案和卵泡期长方案,改良长方案,超长方案等。
①黄体期长方案:黄体期长方案一般从上一月经周期的黄体中期开始,如果月经规律者,在月经20天左右,医生通过B超或抽血判断是否为黄体中期,然后开始注射降调节药物,具体分长效和短效降调。长效降调顾名思义就是作用持续时间长,只需注射1次或2次降调药物。而短效则需每天注射降调药物直至扳机日。
注射降调后14-20天,根据B超及性激素情况判断是否达到降调标准,达标者开始使用Gn促排(包括FSH、LH制剂),一直到卵泡生长至足够大注射HCG(夜针)为止。
②卵泡期长方案:于月经期开始用降调,约28天左右,通过B超和激素检查判断是否达到降调标准后,开始促排用药。
优势:长方案相对较成熟,卵泡发育同步性及内膜容受性好,获卵数量也比较高,鲜胚妊娠率高。
二、拮抗剂方案
适应人群:适用范围广,对卵巢高反应、低反应者均适用。我们目前主要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或者前一次用长方案助孕失败的患者。
方案介绍:月经周期第2-3天开始使用Gn促排,促排3-4天开始监测B超及性激素,于应用促排药第5-6天或最大卵泡直径>1.2cm或根据激素水平适当加用拮抗剂,至HCG日停药。根据卵泡发育情况适时扳机。尤其对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者可选用GnRHa代替HCG扳机,减少OHSS的发生。
优势:此方案疗程时间同短方案,用药相对简单,效果良好,适用范围广。
三、PPOS(人工黄体方案)
适应人群:主要用于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者。
方案介绍:月经第2-3天开始使用Gn促排,同时使用高效孕激素(也就是安宫黄体酮),它的作用是抑制LH的升高,预防提前排卵,同Gn一起用至扳机日停药。
优势:方案灵活,费用低,用药简单,能够有效预防提前排卵,是目前针对高龄、低储备患者的常用方案。
缺点是相比激动剂方案或者拮抗剂方案的鲜胚移植,黄体期促排卵在该促排周期无法移植,因此需要冷冻保存胚胎行冻胚移植,周期会比较长。
四、微刺激促排卵方案
适应人群:主要针对卵巢功能减退者,月经期FSH值升高 (如高龄、卵巢早衰)者,既往促排曾发生过严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合并一些疾病只能给予微量药物刺激促排的(如卵巢癌、乳腺癌术后者),以及需多次取卵累积胚胎者。
方案介绍:治疗时间和拮抗剂方案差不多,根据患者月经期的卵巢情况及性激素水平判断如何用药,通常从月经周期第2或第3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或来曲唑,同时使用促性腺激素注射至扳机日。
优势:微刺激方案与一般的长方案比较,促排卵治疗周期短,应用促排卵药物总剂量小,治疗费用低,对卵巢的刺激小,不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等并发症,危险性小,可重复性强。
但缺点是获卵数目较少,可移植胚胎数较少等。
五、短方案
适应人群:主要适用于高龄女性、卵巢功能储备较差、卵巢反应较差的女性。
方案介绍:短方案促排所需要的时间较短,前后约需8-10天左右的时间。从月经周期第2或第3天开始用短效降调针,同时进行促性腺激素注射,一直到扳机日。
优势:相对长方案来说,短方案的疗程更短,可重复性强。短方案在保障女性卵泡数量的同时,避免长方案对卵巢功能抑制过深,导致获卵少的情况。
总结:试管促排方案需采取个性化诊疗
促排卵方案的制定,需要医生根据病人不孕原因、年龄、卵巢功能、体重、既往对促排情况及治疗结局等不同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后,做出选择。
所以,不同情况的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也都各有不同,并不能一概而论。
简单来说,想要获得理想的临床妊娠率,那么需要医生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同时还需要患者积极地配合完成治疗。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仅作交流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或专业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