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淦家阅:通过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三驾马车,构建AI体系化能力

戚俊贤聊汽车 2025-04-11 12:26:33

在当今汽车产业的风云变幻中,新能源汽车无疑成为了一颗耀眼的明星。然而,这颗明星的光辉是否能够在人们心中真正发光发热,依然存在着诸多争议。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全域AI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牵涉到技术的进步、安全的保障及未来出行的形态。本文将带您探讨这场引人瞩目的智能化变革,以及它可能对整个汽车行业和消费者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行解决方案。比亚迪、特斯拉、吉利等品牌纷纷在这一市场扎根,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以期占据市场制高点。在这一背景下,智能化则成了它们的“杀手锏”。以吉利汽车为例,其CEO淦家阅在论坛上明确提出“以全域AI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全域AI,这一听起来颇具科幻色彩的术语,涵盖了算力、模型和大数据等多个维度。在众多企业纷纷探索智能化之路时,全域AI为汽车产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思路。不再是单纯依靠传统技术的叠加,而是通过全面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起一个更加安全和高效的出行新生态。这一理念的提出,既引发了行业内的极大关注,也引发了外界对于智能汽车安全性的深思。

当然,支持全域AI的论点并非毫无争议。有人认为,单纯依赖技术进步未必能解决安全隐患,尤其是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可能导致的意外事故更让人心生疑虑。以特斯拉为例,其自动驾驶功能的多次事故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关注,这无疑为智能汽车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如何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确保用户安全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淦家阅的说法,吉利建立的星睿智算中心2.0综合算力达到了23.5 EFLOPS,在中国车企中名列第一,仅次于特斯拉。这一数据无疑彰显了吉利在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但它的价值取决于如何运用这些算力。科学回归到商业逻辑,强大的算力未必能产生相应的价值。如果不能与真实的用户体验结合,再强的技术也有可能沦为“空中楼阁”。

说到这里,似乎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安全始终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首要目标。淦家阅在发表演讲时提到:“没有安全托底的汽车,智能化只能是根基不稳的空中楼阁。”他甚至强调,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与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安全应成为造车的第一优先级。这段话不仅点明了智能化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更道出了当下汽车产业所面临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如何确保安全,这是智能汽车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吉利的应对措施之一是通过建立大数据模型,积累驾驶数据并进行分析,进而提升汽车的智能安全等级。淦家阅提到,目前吉利具备L2级以上智能驾驶的车辆超过750万辆,实际行驶的累计里程超过百亿公里。这一庞大的数据积累不仅为吉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未来的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吉利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探索并不止于此,其推出的星睿AI云动力大模型进一步提高了智能汽车的管理水平。通过实时感知环境信息,该系统能够对车外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智能调节,提升整车能耗表现。这样的创新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驾驶体验。然而,这种技术的普及是否意味着所有汽车都将变得更加安全和智能呢?答案恐怕并不简单。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安全性和智能化的态度也在悄然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驾乘者的安全意识逐渐提升,他们对知晓汽车背后的技术也越发感兴趣。这一趋势意味着,汽车制造商在发展智能汽车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用户的教育与沟通。这不仅仅是将技术向用户普及,更重要的是让用户认识到智能化的背后真正蕴藏着哪些风险与机遇。

与此对应的是,企业在这场智能化的比赛中还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不仅关乎技术的先进性,更与公众的信任度密切相关。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一款新车型在智能驾驶方面表现出色时,如何让消费者放心地将其引入日常生活中,成为了车企面临的一大挑战。从这一角度出发,企业不仅要在技术上做到领先,更应在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此背景下,吉利对智能驾驶的探索便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率先推出了统一的智驾方案“千里浩瀚”,并在全域AI的支持下,提升了汽车的急刹能力。淦家阅的言论中警示行业,没有安全保障的智能化必将是毫无意义的技术堆砌。安全应当是智能化最基本的底线,除此之外,还需要企业有明确的价值观,以确保在追求利益的同时绝不给社会造成负担。

除了安全性之外,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还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市场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转变以及政策法规的构建,都将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吉利恰如其分地选择全域AI作为其核心发展策略。作为一家具有强烈使命感的企业,吉利期望借助这一技术架构,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不过,市场的开放程度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全域AI的应用效果。智能汽车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如何在政策层面为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持,成为了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在这方面,各国的做法大相径庭。有的国家积极出台政策扶持智能汽车的发展,有的则对其持保守态度,造成了市场信心的波动。

这使得全域AI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但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警示:发展技术的同时,要时刻关注市场和政策的变化,以灵活应对行业环境的变迁。对于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而言,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透明度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赢得消费者信任、树立企业形象的必经之路。

结束之际,再次回到全域AI的主题上,正如淦家阅所言,全域AI的本质在于将传统汽车技术与现代智能化结合。它将极大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但企业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安全与社会责任。只有将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才能在构建智能出行的新生态中,为用户创造出更优质的驾驶体验。

根据各组织和研究机构的数据,不论是在技术研究、市场拓展,还是在消费者认知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未来都有着广阔的前景。从当前的数据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正逐步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占整体汽车市场的30%左右。“安全”与“智能”并重的理念必将在下一轮行业竞争中成为关键要素。面对这种趋势,我们不仅需要期待技术的进步,也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讨。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安全与技术的平衡将是在未来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走向智能化的道路上,安全必须永远放在首位。

0 阅读:1

戚俊贤聊汽车

简介:戚俊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