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主任一席话温暖欧洲?特朗普亲手送上,瓦解西方世界的良机

阿尔法军情 2025-02-21 09:22:51

由德国主办的慕安会结束了,这场围绕着“应对全球安全挑战”的会议,原本核心是处理俄乌问题,结果却成了欧洲的一场噩梦。

(慕安会成了欧洲噩梦)

这话可不是我们说的,而是来自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他在德国电视二台的节目中表示,“今年的慕尼黑会议从某种意义来说,成为欧洲的一场噩梦,也是一场非常具有启发性的会议”。

就是这个霍伊斯根,还在此次慕安会闭幕式上留下了一个“名场面”。当他提到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安会上的演讲时,一度哽咽伤心落泪。

他表示,美副总统万斯发表演讲后,他们不得不担心,美欧之间的共同价值基础已经不再牢固;并强调,他非常感谢所有站出来重申他们所捍卫的价值观和原则的欧洲政客,在这点上,没人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做得更好。

此时,会议现场响起阵阵掌声,这是在鼓励霍伊斯根,也是认同他的发言。

(霍伊斯根的哽咽名场面)

那么回看霍伊斯根口中的“噩梦”,显然指的也就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给欧洲带来的两场冲击。一是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欧洲感受到了美国前所未有的抛弃和背叛。二是特朗普政府厌恶主导欧洲政坛的左翼氛围,要积极拥抱欧洲右翼团体。

特朗普的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在参与慕安会期间被问及欧洲是否会参与乌克兰问题谈判时,明确表示“那不会发生”,因为美国不希望乌克兰问题谈判成为“大组讨论”。言下之意,解决俄乌冲突将是美俄之间的谈判,欧洲没有资格上桌。

欧洲媒体形容,凯洛格有关“欧洲没份上桌参与俄乌谈判”的言论,给欧洲带来的“震撼”还在持续。

我们知道,此前拜登政府执政时期,曾大肆渲染俄乌冲突对欧洲安全的重要性,给了欧洲极大的话语权。虽然拜登政府的本意并非多看重欧洲,只是为了让欧洲冲在反俄前锋,掏钱掏武器,从而达到毁灭俄罗斯的战略目的。但这招对欧盟很受用,他们真把自己当成个人物了。

然而特朗普上台后,却开始在俄乌谈判问题上忽略欧洲的存在,与普京的通话都没告知过欧洲,甚至还要欧洲继续承担养着乌克兰的钱,这就让欧洲产生了极大的心理不平衡:凭什么自己出钱出力,到最后却连桌都上不了?

(欧洲不敢相信自己已经上不了桌)

万斯在慕安会上发表的讲话,点名批评了欧盟委员会、瑞典以及英国等多位欧洲盟友,并就多个议题抨击欧洲左翼政府,甚至呼吁右翼势力夺权。

要知道,极左文化在欧洲相当盛行。拜登政府执政时期,很多“多元化”议题也是为了迎合欧洲的极左氛围。很显然,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右翼政府最看不惯的就是这股风气。万斯的发言就是代表特朗普,来欧洲敲打左翼,鼓舞右翼。

所以特朗普要求的不只是改变欧洲的风气,还希望欧洲右翼能够尽快挑起大梁,而特朗普政府将会明确扶持他们。这就让欧洲左翼政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特朗普政府对欧洲全面“开火”,中方则在慕安会上强调,中方始终认为欧洲是多极世界的重要一极,中欧是伙伴而不是对手。

虽然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这么说的,但是正在经历一场生存危机的欧洲,感受到了“暖意”,一下就体现了与中国合作的含金量。

有美媒也注意到了这个对比变化,声称“中国正在利用美欧之间的裂缝抢占先机”。

(王毅主任一句话,温暖了欧洲)

美媒表面上看似是在警惕中国,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在埋怨特朗普政府,抛弃盟友,给了中国机会。不过美媒再怎么着急,估计特朗普也不会在乎,因为他们很有自信,再怎么虐欧洲,欧洲也会待他们如“初恋”。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自信,正是欧洲自己给的。

我们要注意到,除了霍伊斯根留下的名场面以外,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等欧洲政客的发言,虽然展现了对美国强硬的一面,但更多还是变相的哀求美国,希望美国能够高抬贵手。

也因此欧洲对美国的失望,也只是暂时的,哪天美国给出一个笑脸,来一个拥抱,欧洲又会立马好了伤疤忘了疼,转头对对美国投怀送抱。

所以说,特朗普在制造美欧裂缝,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瓦解西方世界的机会,但长期来看,对中欧关系不能抱太高期望。

(欧洲对美国的失望只是暂时的)

冷战结束后的这几十年来,欧洲认第一次发现自己上菜单了,这才有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随着美国国力的衰退,必然要抛弃或者献祭盟友,西方世界已经到了分裂的十字路口,共同剥削第三世界的愿景不复存在。

欧洲应该趁着这个机会,积极努力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而不是继续梦想着当个美国大腿上的挂件,跟着美国走,走着走着,说不定就上餐桌上了。

1 阅读:231

阿尔法军情

简介:聚焦前沿话题,关注国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