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消息
电影《万里归途》上映7天
总票房破10亿!
电影里讲的是
战争在北非的努米亚爆发
张译饰演的驻地外交官宗大伟
与王俊凯饰演的新闻司新人成朗
受命前往协助撤侨。
几名赤手空拳的外交官带领着125名同胞
冲破最后100公里炮火连天的异域
最终让大家走上了回家的路
在别人眼里
外交官是西装革履,风光无限的职业
却殊不知,他们其实是英勇的战士
当战争突然袭来
他们永远身处炮火最前线
要面对的是人性和死亡的洗礼
《万里归途》是根据真实的撤侨事件改编的
故事原型是“利比亚撤侨事件”
而张译饰演的主人公原型就是
中国著名外交家孙必干
孙大使曾说过:
“除了军人以外,与炮声最近的是外交官。”
他去的地方实在太危险了
是首位带武警赴任的中国外交官。
在4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
他游刃于战地炮火之间;
为了解救更多的同胞,他与死神殊死搏斗过
一个人先后担任过沙特,伊拉克和伊朗大使
你就知道他的故事不简单了
曾荣获“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公开资料显示,孙必干,湖北武汉人,1941年6月生,196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入外交部。1990年后,他先后任中国驻沙特、伊拉克、伊朗大使。2003年任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组长。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孙必干出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
从接触阿拉伯语的第一天起到2009年3月第三次退休,孙必干与中东结下了近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几十年间,他数十次出访中东各国,足迹遍布阿拉伯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当地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在出使伊拉克期间,孙必干曾荣获央视“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颁奖辞写道:
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2004年,这个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临危受命退休后重走“死亡之路”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5月,美军宣布结束对伊拉克为期40多天的大规模军事打击;6月,中国政府开始着手进行驻伊使馆的复馆工作,当时,已退休半年的孙必干,临危授命,接受了这项任务。
对此,孙必干说:“对于一个退休的人来说,机会并不是很多,我去了,而且我也做了。”
2003年7月18日,孙必干等四人穿越被称为“死亡之路”的约伊高速公路,第一次进入了战后的伊拉克,实地调查了战后的伊拉克和我国驻伊大使馆被毁的情况。但由于伊拉克安全局势异常混乱,复馆小组不得已被迫撤离巴格达,在约旦待命。2004年2月复馆小组决定再次重返巴格达,考虑到伊拉克严峻的安全形势,我国政府特别派出6位武警人员随行,负责复馆小组的安全保卫工作。
复馆小组组长、临时代办孙必干(中)在警卫人员的护卫下抵达巴格达
重返巴格达后,驻伊中国使馆已被洗劫一空,孙必干一行不得已搬进了距离美军驻伊司令部只有一公里之遥的曼苏尔饭店,因此爆炸声和枪炮声经常不绝于耳。孙必干是这样形容那段生活的:“在枪声中睡,在炮声中醒。”就是在这种动荡的形势下,却发生了一件让孙必干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也是他近四十年外交生涯中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
驻伊使馆复馆小组合影
在伊拉克创造奇迹25个小时成功解救人质孙必干说:“我们第一次知道中国有七名工人被不明身份的伊拉克武装分子绑架了,是在4月11号晚上9点。”
听到七名中国人被绑架的消息后,孙必干犹如晴天霹雳。因为就在那几天先后发生了3名日本人,1名加拿大人,4名意大利人和2名美国人被绑架的事件,有的人质甚至已被撕票。在这紧要关头孙必干将如何应对呢?
孙必干说:“我们就立即开展工作,第一我们尽快向国内汇报,同时我们也开展了营救工作。”中国外交部在第一时间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表明了我国对于此事的态度。
与此同时,孙必干开展了民间外交,利用个人关系与伊拉克当地有影响的宗教组织——长老会取得联系。半岛电视台是中东地区一个具有特殊影响力的媒体,为了找到更多解救中国人质的渠道,孙必干亲自到半岛电视台用阿拉伯语发表了讲话。
经过全方位、多渠道的营救,仅仅用了25个小时,中国人质事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25个小时成功解救人质,一时间在国际外交界传为佳话。但在孙必干看来,作为一名外交官就应该将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接下来,再让我们盘点一下从“《战狼2》到《万里归途》”的背景。
从“《战狼2》”到“《万里归途》”① 1959年印尼——极简中国海外撤侨史
1959年,印尼排华恶浪掀起,50余万名华侨流离失所。为此,中国向印尼发出照会表示抗议,并决定迅速安排派船接运印尼自愿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海外撤侨行动开始了。
撤侨过程并不顺利,五十年代的中国尚没有一艘自营远洋商船,只能通过租用香港、东南亚华、侨商和苏联的船只。接侨轮船遭到地方政府武装扣押,中国驻外领事遭到软禁,归国华侨也受到了武力威胁。
② 1991年索马里
1991年1月3日至11日,索马里发生政变。由地中海装货返航的中远“永门”轮奉命两次奔赴战火纷飞的索马里,先后靠泊摩加迪沙,基斯马尤两港,在港口设施已经瘫痪的情况下,冒着横飞的炮火,奋战七个昼夜,用救生艇拖轮、重金租用的渔船抢出中国驻索援外人员244名,安全转移到肯尼亚蒙巴萨港。
本次撤侨行动无人伤亡。
中国海军徐州舰为我国租用的“卫尼泽洛斯”号豪华游轮撤侨护航
③2011年——利比亚(电影《万里归途》背景事件)
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没有一丝犹豫,中国政府共动用91架次中国民航包机、35架次外航包机、12架次军机,租用外国轮船11艘,中远、中海货轮5艘、军舰1艘,前往利比亚展开撤侨工作。战乱之中,有人护照丢失,当地边防人员不予放行,我国领事官就让每个人现场唱国歌,战火硝烟中,国歌依然嘹亮。
短短12天,历时12天,成功撤离中国驻利比亚人员35860人。
撤离人员登上邮轮
④2015年——也门(电影《战狼2》背景事件)
2015年3月,也门紧张局势持续升级。26日起,海湾国家国际联军发动打击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对也门展开空袭,当地局势骤然紧张。这一次,在也门亚丁港,中国战舰首次直接挂靠外国港口撒侨。在海军的保护下,第一批撤离124人,从生命攸关到安全登舰,只用了39分钟,平均每人18秒,第二批撤离455人,只用了81分钟,平均每人不到2秒。
据悉,在也门撤侨中,中国海军一共撤出近600名中国公民和225名外国公民。这同样显示了中国的大国实力与自信。
从印尼、索马里,到利比亚、也门
从最初国力尚弱时的无奈到
祖国逐渐强大后的自信与从容
一次次史诗般的撤侨行动
彰显的是大国的自信与从容
是人民的骄傲与自豪
出门在外,拿好护照,就是拿好了护身符
它意味着,不管你遇到怎样的险情
祖国都会保护你的安全
无论身在哪里,祖国护你安好
《万里归途》影片的最后
宗大伟带领125名同胞成功返回中国
春节的鞭炮声代替了战地的枪炮声
邻里之间的争执拌嘴
代替了战火纷飞中的哭喊和嘶嚎
“撤侨”是全片的主线
对于战争的反思
也是影片真正留给观众的思考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