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手机,时机未至

市象 2024-08-16 19:03:40

2011 年,Siri 在 iPhone 4s 上露面,智能手机初步具备了与人对话的能力。但此后数年, Siri 并没有越来越聪明,反而时常被人吐槽成“智障”。除 Siri 外,其他手机厂商搭载的类似产品,也莫能例外。

直到2017年,媒体才又开始鼓吹智能手机 AI 元年,噱头主要是AI芯片。

当年5月,台积电开始量产苹果A11芯片,这款芯片被搭载进9月发布的iPhone 8、iPhone 8P和iPhone X。紧随其后,9 月 2 日,华为在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发布了麒麟 970 芯片,华为将这款芯片定义为“全球首款智能手机移动端 AI 芯片”。

荣耀则在2017年11月发布荣耀View 10,打出了“你的第一台AI手机”的口号。

但在次年,AI手机的概念便不再热闹,更别提带动换机潮。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累计为14.049亿台,‌相比2017年的14.655亿台减少4.1%,而2017年相比2016年也呈下滑的态势。

6年后,随着Chatgpt在全球的大火,AI手机的概念再次火热起来。

2023年8月,华为发布Mate 60系列,内置盘古大模型。11月,vivo X100系列发布,搭载了70亿参数的蓝心大模型。2024年1月,OPPO Find X7系列发布,搭载了70亿参数的AndesGPT大模型。2月,小米14 Ultra发布,采用了自研的Xiaomi AISP AI大模型。

这是部分近一年来已经发布的 AI手机,无一例外,各大手机厂商都把大模型当作了自己的核心宣传卖点。

根据 CounterPoint 统计的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 2017 年最高达到 15.66 亿部,后续进入下降通道,2023 年全年销量将同比下降 5.31% 至 11.60 亿部。但在2024 年预计会实现3.36%的正增长,至 11.99 亿部。而根据Canalys的最新研究,今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10%,出货量超过7000万部。

看起来,在AI的推动下,手机市场结束了多年的负增长,重回增长通道了。但事实上,按照Canalys预计,新一代生成式AI手机在2024年将仅占中国市场出货量的12%。今年上半年,销量的提升,利用的是618这些电商平台的促销日,出货量大的还是价格相对较低的低端机型。

从时间线上看,手机作为当下大家的“必需品”消费之一,经过了7年的市场下跌后,迎来一波小的“触底反弹”也在情理之中,多年积累的换机需求有一个小爆发也并不意外。

01换机潮不会发生

复盘手机行业的发展历史,会发现,手机的换机潮一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2012-2015年出现的智能手机换机潮,这一次换机潮直接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第二次是2019年-2020年的5G替换4G的换机潮,直接带动了各种视频应用、工具、内容进入爆发期。

第一次换机潮,从供给端看,苹果、安卓两大智能手机开发者阵营,将各种PC应用在移动端重做了一遍,并产生了各种适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应用。手机从单一的通信功能,全面转变成了移动的社交、娱乐、办公、消费终端。从需求侧来说,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一经推出,消费者就对其趋之若鹜。以小米为代表的安卓机阵营,玩起了那个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饥饿营销”,小米F码一码难求。

而第二次换机潮是在悄无生息完成转换的,19年5G来临的时候,渗透速度远远快于13-15年智能手机的换机潮。为什么会如此?

答案也简单,那就是这轮换机潮是供给逻辑驱动的。从需求侧看,4G网络的网速已经基本可以满足用户日常的手机适用需求,没有理由更换成5G手机。但对手机品牌商来说如果19、20年以后推出的还是4G手机,那无疑是自掘坟墓。所以,那时候的现状就是20年以后的手机,无论是高、中还是低端都是5G手机,因为市场上压根买不到4G手机了。

那么把供需两侧的逻辑放在当下的 AI节点去考量,会有新故事吗?

从需求侧看,用户对 AI的需求显然是存在的,但需求点是在真正的 AI,而不是“ AI噱头”。尽管当下 AI行业火热,但不管是PC端还是移动端的各类大模型应用,还是 AI应用,对很多人而言,尚显“鸡肋”,“智障”“错误”时有发生,很多人尝鲜过后,便失去了兴致。以引发行业变革的龙头ChatGPT为例,2023年3月,ChatGPT已拥有超1.81亿的活跃用户,但一年后的4月,用户总数依然停留在1.8亿,流量更是持续下滑。

AI手机,也不例外。现有的 AI手机,手机厂商自带的AI大模型、应用的成熟度,自然比不过专门做大模型和 AI运用的厂商。AI的尝鲜热潮已过,当发现都是“噱头”之后,只有真正的 AI才能激发消费者的需求。

那厂商坚决抛开需求侧的反馈,坚决从供给侧发力是否可行?依旧艰难。因为相比5G手机,AI手机是一次成本高昂的冒险。

相较于5G手机,AI手机厂商需要面对的第一道难题就是成本。在硬件层面,AI手机对芯片的推理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运用层面,对运用的交互方式也有新的要求。从成本看,AI手机的成本包括三个部分:计算成本,推理成本,大模型工具调用成本。相比传统的智能手机而言,每一项都是新的增量成本。

这也意味着,在需求端不明显的情况下,一旦要在供给侧形成对消费者的“包围”,成本将非常昂贵。除非大幅提高手机的销售价格,可消费者愿意为尚未准备好的AI手机买单吗?

02营销也要适度

AI手机的发展,从根本上而言,依赖于AI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来看,AI行业已经进入一个“起飞萧条期”的阶段。

从投融资看,AI 赛道从去年 3 月左右开始火起来,下场的创业者很多都拿到了融资,但 9 月之后形势开始急转直下。到了今年,市场还在进一步变冷,从 1 月到 5 月,拿到主流机构投资的 AI 公司不会超过 30 家,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追加轮次的公司。

从大模型公司看,OpenAI的ChatGPT5一直难产至今,业内纷纷猜测,以堆砌算力暴力训练的方式还能否创造奇迹,在语料枯竭的情况下,ChatGPT5还能如期出来是个未知数。

所以,尽管目前各大手机厂商都在通过开发AI手机的使用场景,并将AI功能部署到最新的旗舰产品中,来积极吸引消费者,同时投入重金营销,试图说服消费者为AI手机买单。但消费者对AI手机的评价并不如厂商预期中的好。

“现在啥东西都配个AI 名号蹭热度,就跟几年电脑装机圈的‘吃鸡主机’‘吃鸡显卡‘吃鸡处理器’一样,目前感觉 AI更像是营销而不是科技。”有消费者就在社交媒体表示。

盘点市场已有的AI手机,主要功能有Ai通话、Ai语音助手、Ai画图、Ai消除功能,但从实用性而言,其实一般,特别是Ai画图里的图片生成,基本离谱。在大多数的用户看来“手机上的很多AI功能很多在没有被赋予AI之前就有了,只不过手机厂商借着AI风潮,对这些功能进行了升级拓展,部分AI功能实用性很低。”

“我自己用的就是OPPO手机,OPPO更新的系统AI这块确实有些东西,还挺好玩的,譬如AI抠图消图、智能识图。但是也仅限于好玩,实用价值有限。小布AI,最多是个百度AI搜索的水平,离文言一心都差着十万八千里。”有购买OPPO AI手机的消费者就表示,支持手机厂商发展AI软件,但是不支持手机厂商拿AI这个概念去炒作产品。

“软件无所谓,但是AI硬件不好用,就是花了大钱,但没有买到实际体验”。这是部分消费者对现在营销的AI手机的想法,这背后其实是花大价钱购置AI手机的谨慎。这对手机厂商的启示是,和当初的智能驾驶一样,不可过度夸张AI手机的AI效果,避免让用户产生过高的期待,一旦预期落空,受伤的只怕还是手机品牌自身。

有业内人士就认为,对手机厂商而言,现下最好的选择还是在现有AI技术的基础上,去真正洞察消费者需求,让技术去真正匹配需求,形成差异化卖点。至于大的变革,需要的是静待AI产业的发展。

比如就有消费者这样表达了他对当下AI手机的期许:“朋友发给我一张照片,说这里很好玩。AI可以帮我查询。是什么地方?附近的房价怎么样?是否建议我这种喜好的人去这里,具体有什么娱乐节目,然后人流在什么时候比较密集?怎么样可以错峰出行?”

参考:《调研纪要 | 第三轮换机潮会出现吗?》

《上半年 AI 市场有多差?为什么机构出手这么少?| 42章经》

0 阅读:8

市象

简介:研究真问题,书写真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