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颖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结婚后,妻子总是帮扶家里,无论弟弟要什么,妻子都无条件答应。
平时小打小闹就算了,没想到岳母提出,小舅子结婚,让我们买房。
面对如此无理的要求,妻子居然同意了。
我非常恼火,拒绝出钱。
没想到,一向温柔的妻子对我说道:你不买,就离婚。

我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小乡镇,那里的人们大多靠种地过活,农民的日子似乎就是那么的朴实。
在辛苦了一天的农忙后。
村里人做好自己的晚饭,便会端着自家的碗一起坐在树下的石桌上,和邻居们互相唠着家常。
我小时候听着母亲和邻居们的唠嗑,发现他们之间的对话,总是会提到别人家的媳妇。

记得母亲曾对着邻居说:“你看那谁家的媳妇,结婚后一有钱就想着弟弟,完全不顾着自己的小家。”
这时母亲笑着摸着我的头说:“我们家小周可千万别娶这样的媳妇。”
那时我还懵懂无知,只是跟着母亲附和:“不娶不娶。”把她们逗得哈哈大笑。
直到结婚多年后,我才逐渐理解母亲那时对话的含义。

我和妻子小琴的相识并不浪漫。
那时候我刚刚离开家乡跑到外地,工作并不算稳定,但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劲。
小琴是同事的朋友,我们在一个偶然的聚会上相识。
在和她的交流间,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话语里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次聚会之后,我们之间便有了联系我知道。
小琴告诉我,无论天气如何,她总是坚持每天晨跑。
她说:“每一天的开始都应该是清新的,就像重新给自己充电。”
我也深深的被她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所感染。

有着同事的加持和我的积极主动,我和小琴恋爱了。
恋爱中的我们,幸福而平凡。
她会偶尔提起她的弟弟,告诉我弟弟还在读书,家里经济紧张,母亲总是让她多帮忙。
那时我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小萍是个非常孝顺且有责任心的女孩。
可没想到在婚后,小琴的行为给我当头一棒。

在我们结婚不久,我开始注意到,妻子总是时不时的打钱给弟弟。
起初我觉得妻子娘家里困难,出一份力也算正常。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她的“正常”不止如此。
有一次,我发现她偷偷将自己工资的一部分打到了小舅子的账户里。

我问她:“这些钱是怎么回事?”
她低头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我妈说他最近工作不好,需要借点钱应急。”
我忍不住和妻子爆发了争吵:“一次两次就算了,这都多少次了,本来儿子小跳出生后,我们就压力大,你却不顾小家,每天想着把钱送出去。”

她似乎总是沉浸在自己要帮助弟弟的思想里,而忽略了我们家庭的困境。
在我话说出口后,妻子只是哭泣,一言不发。
但我知道,事情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只是没想到这一天竟然会到的这么快。
那天,岳母突然亲自上门来找我。

她坐在沙发上,开口便说:“你弟要结婚了,反正你们现在过得挺好的,干脆给你弟买个婚房。”
她的声音不容反驳,仿佛一切理所当然。
我的脑袋嗡地一声响,没想到岳母会突然提出这样一个要求。
我有些愣住,反问道:“为什么要我们买房?他已经有工作了,想买房要靠他自己。”

岳母却理所当然地回应:“你们现在过得也不错,现在买房压力多大啊,你们是做哥姐的,应该帮帮他。”
上一次的争吵还历历在目,现在岳母又提出这种不合理的要求。
这时的我已经不想留任何情面了。
我对岳母拒绝到:“我们家也有孩子,也要为将来考虑,已经没钱给小舅子买房了。”

岳母并没有我想象中的生气,反而是冷静地站起身,轻描淡写地说:“你不给小舅子买房,我就让小琴跟你离婚。”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击,顿时让我愣在了那里。
我没想到岳母居然这样逼迫我。
回到家,妻子也开始向我施压。

她虽然没有岳母那么强硬,但说出的话也让我彻底寒了心。
“如果你不给我弟买房,那就听我妈的,我们离婚!”
“你如果真是这么想,那就离吧。”这句话我脱口而出,震惊了我自己,也震惊了她。
妻子愣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似乎从未想过我会这么回应。

毕竟在这之前,我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即使因为这类事情吵过架,只要她一哭,我就没有继续追究。
她试图像往常一样,试图用哭泣来挽回这段婚姻。
但这次,我没有再心软。
她哭着说:“你为什么这么无情,难道我们一家人就这样散了吗?”

小跳听到门外的争吵,连忙从卧室跑出来,眼泪汪汪地说:“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吵架好不好。”
看着儿子通红的双眼,让我瞬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但是,这一次我不打算继续妥协了。
妻子不懂得为家里着想,一味地偏袒自己的弟弟,已经伤害了我们的家庭。

如果这次我妥协了,只会换来变本加厉的对待。
在这之后我便和妻子开始了冷战模式。
我主动提出分床睡,无论妻子再怎样柔情蜜意,我也不说一句话。
妻子也在我的冷落下,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渐渐地,妻子发现娘家人的做法只是为了偏袒弟弟,并且一直打着亲情牌在裹挟着她。
在妻子想通,便轻轻的推开了我的房门。
她抿了抿嘴唇,仿佛在整理自己要说的话。
妻子沉默了几秒钟,最后缓缓开口:“对不起,是我一直都忽视了我们的家,明明我们也过得很艰辛,但我却只知道帮着弟弟。”语气里充满着羞愧与懊悔。

我没有说话,内心复杂的情绪此时无法用语言表述。
她继续说,声音有些哽咽:“我知道我错了,我不想和你离婚,我还想和你有个家,这段时间你不理我,我才知道谁才是真正对我好的人。”
她的语气轻颤,像是受惊的小鹿。

我的目光渐渐柔和下来,毕竟是共同生活多年的妻子,没有旧情那是不可能的。
看我放缓了态度,她慢慢地走近我,轻轻地拉住了我的手,动作小心而温柔。
那一刻,我才发现她的手有些冰冷。
她的声音变得更为柔和:“我愿意为我们的婚姻做出改变,也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过去的那些错,我知道没办法弥补,但我会尽力去改正。你让我看到自己的缺点,也让我明白了家庭真正的意义。”

她的眼神坚定且真诚,没有任何掩饰或借口,这一刻,我看到了她为这段婚姻所下的决心。
我低下头,看着她紧握的手,心中那块压着多年的石头,似乎慢慢松动了些许。
我长叹一声,望向她的眼睛,缓缓说道:“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也从未真正反对你帮助你的家人,只是希望你能平衡好自己的责任。我们的家庭,也需要你的关心和爱。”

她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那笑容带着一丝释然,仿佛她终于明白了婚姻和家庭的真正意义。
这一刻,我感受到的,不再是以往的愤怒与委屈,而是一种久违的温暖与理解。
尽管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但至少此时此刻,我们终于找到了彼此的共识。

在我和妻子冰释前嫌后,生活渐渐恢复了平静。
虽然我们依旧面临着不少问题,但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坦诚和开放。
妻子也不再是那个一味为家里付出的“伏弟魔”,她开始更多地考虑我们小家的未来,也开始尊重我的意见。

然而,岳母的电话依然时不时地打来,每次她总是以家里的困难为由,要求妻子给家里补贴一些家用。
刚开始,我能感觉到妻子依旧有些为难,但她不像以前那样默默顺从,反而会先询问我的意见。
有一天,岳母又打来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不容拒绝的语气:“闺女,既然给你弟买房你们不愿意,那买辆车总行了吧。”

妻子接过电话,我从她的表情中看出她有些犹豫,便走到她身旁,轻轻地问:“怎么了?”
妻子转过头,低声说:“妈又说让我们给小弟拿钱,这回让我们买车,可是小跳马上就要升初中了,我们还有一大笔补习费要交,实在是……”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并没有急于插话。

妻子接着开口,语气比之前坚定得多:“妈,小跳马上就要升初中了,我们家这边也有很多费用需要支出。我们现在真的顾不过来。再说了,弟弟已经有工作了,也该多为自己负责,不能总是依赖我们。”
她的话语中夹杂着一丝不安,但语气中充满了坚定。
我能感受到妻子话语中那份不再妥协的决心,心里不禁一阵柔软。

我一直以来的担忧,似乎终于得到了回应。她没有像以前那样低声下气地答应岳母,而是敢于坚持我们家庭的底线。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岳母似乎有些愣住了。
过了一会儿,岳母的声音传来,口吻充满了不悦:“你说的在理,可你身为姐姐,怎么能不帮弟弟一下呢?”

妻子依然坚定地回应:“妈,我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家里每一分钱都要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能随便乱用。”
说完这句话,她挂断了电话,转过身看着我,眼中闪烁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的神情。
她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终于不再被所谓的亲戚裹挟。

我望着她,似乎看到初次遇见她那样,脸上充满了自信和活力。
她没有再为难自己,也没有为了家庭的责任感牺牲自己的立场。
她学会了在婚姻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学会了为自己和我们的孩子争取权益。

她看着我,目光柔软而真诚:“对不起,曾经我总是想为家里付出,却忽略了你,也忽略了我们的小家。现在我知道了,家庭不仅仅是为了别人,更多的是为了我们自己。”她的声音温暖而坚定,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
我愣了愣,随即一笑:“我早就知道你能做到。你一直都是那个可以肩负责任的人,只是有时候你需要一些勇气去拒绝不合适的要求。”

我们互相对视,仿佛在这段婚姻里找到了真正的理解与支持。
看着她,我的心中充满了爱意。
无论未来还有多少挑战,我相信,只要我们彼此扶持,我们的家庭一定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