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G7峰会的召开,美国与即期国家又继续炒作减少对华依赖话题,似乎美国在很多产业上都对中国存在严重依赖一样。然而事实似乎真是如此,美国媒体近日又发表文章,炒作对中国化工原料过度依赖,这也导致美国想要同中国开战恐怕会令美国陷入严重的困境当中。美国这到底是要搞啥?是在忽悠中国吗?难道美国真的会在一些原材料上严重依赖中国吗?那我们就先看看美国媒体是怎么对其进行报道的。

这是《华尔街日报》在5月21日的文章中表示,俄乌冲突暴露了美国国防工业基地在提高武器生产能力方面的种种缺陷,特别指出美国没有能力生产足够多的高能炸药,尤其是CL-20等现代化高能炸药产能严重不足。 CL-20是美国海军发明的一种高性能聚合物炸药,其化学名称为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炸药是美国海军在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但时至今日,只在五角大楼的少数武器中使用。它的威力比老式TNT高出40%。正是因为该款炸药具有强大的爆炸威力,该款炸药对于小型化武器显然拥有更大的使用空间。

然而美国却突然发现,美国想要增加该款炸药的生产能力,其原材料居然都要从中国购买。这就让美国方面极为担忧,毕竟中国作为美国的所谓潜在对手,从中国大量购买该款炸药,这是否意味着当中美爆发冲突时,中国随时可以切断对美国的原材料供应呢?文章称,这导致美国国防部和议会认识到,美国在与中国的任何大规模冲突中都可能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对华依赖”,五角大楼正在采取措施重建美国国内供应链,包括用价格远高于全球市场价格采购化工品,并且放松对化工厂的环保要求。

显然美国政府为了改变这种对华依赖的窘境,这是要准备降低市场标准,来鼓励美国化工企业对其进行生产,哪怕是付出远高于市场价格的高昂成本,美国也是在所不惜。美国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在先进炸药的应用方面做得更好,他们将中美间的这一现状称为“分子差距”。那么中美之间到底是否存在这样的差距?而我国在这一领域上又拥有哪些优势?为何美国偏偏要对我国会产生如此依赖呢?那么我们就要先从我国是如何突破高性能炸药的瓶颈开始谈起。

我国炸药专家于永忠教授于1979年在国际上首先合成中具有龙型结构的单质炸药797号,为我国单质炸药研究带来飞跃性提升,该炸药就是CL-20。其实中美两国早就研制出了该款炸药,只是在生产当中遇到很多问题,这也限制了该款炸药的大面积推广。而美国方面由于环保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美国在该款炸药的生产方面,显然发展缓慢。而我国在2011年就开始大规模生产这款炸药,可以说当时我国已经解决了大规模生产所存在的限制瓶颈。2016年初,新一代寒能材料研究及其工程化荣获2015年度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款新材料就是CL-20。


CL20炸药是第四代炸药,性能远超传统的高能推进剂和炸药,但是该炸药稳定性差,不利于运输,初期研制成本极高,对环境影响很大等一系列问题,这也限制了它的发展。而我国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解决了一系列世界级工艺难题,最终,我国有能力生产出性能领先全世界的CL-20炸药。有了CL-20这种突破性含能材料,可以让导弹做得更小,但威力同样巨大。中国充分发挥了CL-20的潜力,美国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的大部分远程导弹可能是由CL-20推进的,其射程可以显著提高。

从这些年来我国大规模发展射程更远的各型导弹和火箭炮来看,估计我国大量的推进剂都应该是使用了这样的新材料。而美国显然没有加大对CL-20的进一步研制,这也导致美国始终没有突破其技术限制,而美国更愿意向中国采购。美国虽然也能制造CL-20,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目前产量非常有限,每年只有9吨左右。而且另一大难题就是美国制造CL-20的成本高达一克1000美元,而中国通过创新工艺,把成本降低至一克只要一元,而且单位还是人民币。

由此可见,美国不仅在产量上少的可怜,而且在成本上异常高昂,这让美国军火商怎么可能不去中国采购价格更为低廉的原材料呢?那么美国形成对中国工业原材料的采购依赖也就不足为奇,毕竟美国在其国内难以找到替代。不过现在问题来了,美国这是想要和中国开战,突然发现自己的弹药原材料却要依赖中国,这仗还怎么打?这不等于命根子把握在中国手中吗?一旦中国断供美国岂不是彻底等着被动挨打了吗?于是美国开始想要改变这种所谓的依赖态势,就出现了文章当中要求美国政府的补齐缺陷。

按照美国文章的说法,美国陆军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订购美国制造的炮弹推进剂,减少外部依赖。五角大楼正在采取措施重建国内供应,向一些小公司提供化学品订单。扶持本国企业的代价是,价格远高于全球市场。国防部还委托进行了一项研究,审查豁免和简化程序,以加快对新制造设施的环境审查。显然美国的这些做法还是要在美国获得技术和成本突破的前提下,而且这个周期恐怕没有个三五年以上的时间很难改变。那么短期内美国和中国开战,恐怕美国在高性能炸药等领域还会面临无法替代的问题。(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