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高考学校,河南省内双子星大学,郑州大学

吴越老师 2025-02-08 12:06:56

2025年河南高考学校 | 郑州大学

编  辑:吴越老师

说起河南省的教育,全国人民也许都知道。这是河南人民的痛,拥有全国农业大省的地位,拥有全国人口大省的头衔,却极度的缺乏高等教育资源。但是河南人没有一味的抱怨,积极发展本身高等教育院校,河南学子的卷也是出了名的。有一句网络调侃的话“请珍惜每一你身边的河南学子,他是打败了成千上万的同学才和你坐在了一间教室”

今天就说下河南人民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璀璨明星,也是河南省唯一的一所“211”,河南省唯二的双一流院校,也是大学中的巨无霸——郑州大学。

说起郑州大学,它拥有的头衔可能不仅仅是我刚说的这些。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下这所河南省属的最高学府。

01

郑州大学的历史

学院发展:现在的郑州大学是合并后的郑大,有原郑州大,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而来。

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952年,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将山东大学迁到郑州组建新的河南大学,由于种种原因,山东大学未能落户郑州,而是搬回到济南,1954年教育部决定由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负责并提供师资,于河南省会郑州市设立一所新的大学,此即郑州大学的开端。1956年2月,中央高等学校规划会议上正式确定,在郑州新建的大学命名为“郑州大学”,设数学、物理、化学3系。

1958年郑大由“部属”变为“省管”。1959年,在大连理工学院、武汉大学等院校的支援下,郑大增设了机械、土建、水利和电机4个系。1961年,原郑州师范学院并入郑州大学,带来了中文、历史等多个文科专业。1962年,河南省应用物理研究所并入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地理系并入开封师范学院,郑州师院数学系并入郑州大学。1963年4月,将郑州大学5个工科系(化工系,机械系,电机系,土建系,水利系)划出建立郑州工学院,1966年因特殊原因停止招生。1981年国家正式建立学位制度,郑州大学成为首批硕士授权单位。

1991年黄河大学并入。1992年7月,经国家教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南体专并入郑州大学,成立郑州大学体育学院。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郑州工业大学:

原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的重点院校。1963年4月,化工部与河南省政府商定,将郑州大学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土建系、水利工程系与化工系划出,成立郑州工学院。1996年4月,郑州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1998年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艺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河南省工科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

河南医科大学: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

抗日战争爆发后,医学院随学校辗转多地,抗战胜利后重返开封。

1948年11月,在中原大学校部即将全部迁往开封之时,中原大学医学院在开封组建,院址在原河南大学医学院。

1949年6月,以中原大学医学院、教育专业五百余名学员和河南行政学院四百余名学员为基础,河南人民革命大学正式成立。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接回滞留苏州的一千二百余名河南大学师生,并入河南人民革命大学。1950年3月恢复河南大学校名。学校下设有医学院。

1952年,医学院独立设置为河南医学院;1958年,河南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迁址郑州;1984年易名为河南医科大学。

目前的郑州大学:成立于2000年7月,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理、工、医、文、史、哲、法、经、管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2004年2月,学校正式成为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重点大学,成为全国地方高校中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

学校地址:主校区在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6100余亩,另外其他校区位置,主校区南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主校区北校园位于郑州市文化路,主校区东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主校区西校园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57号;洛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位于洛阳市周山大道6号。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3万余人、研究生2.7万余人,以及来自83个国家的留学生2100余人。

品牌专业:

一流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凝聚态物理、有机化学、材料加工工程

特色专业:新闻学、水利水电工程、法学、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历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行政管理、预防医学、通信工程、旅游管理、工程力学、金融学

学科评估:

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58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7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4人,教授75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56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以“杰青”“长江”等为学术带头人,青年博士为骨干的人才队伍。

学院就业:

就业分布

学校2022届毕业生中有60.46%的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服务本地经济发展。

就业行业以“制造业”(18.29%)、“卫生和社会工作”(16.1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73%)为主;就业单位以“国有企业”(28.16%)、“其他企业”(27.06%)、“医疗卫生单位”(15.14%)为主。

升学情况

2022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为44.49%,其中境内升学4956人,占比41.69%;出国、出境333人,占比2.8%。

河南录取情况: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