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值班和“没班硬值”的顽疾难破解?不如抄抄这个县的作业!

浪迹沙海的鱼 2025-02-08 17:08:57

在金秋十月的首个国庆佳节,某县共青团干部魏晶晶一家迎来了久违的团聚时光。

与以往节假日忙于值班、无暇顾及家庭不同,今年10月1日,她一身轻松,携家人前往县内新晋网红景点——竹泉游水乐园,享受了一段难得的亲子时光。

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某县自今年5月起创新实施的党政机关值班制度。

近年来,随着基层工作任务的日益繁重,无实际意义的值班值守现象逐渐增多,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值班压力大、负担重。

面对这一现状,某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从根源上破解节假日无效值班和“没班硬值”的难题。

经过深入调研、细致分析与科学论证,该县出台了《某县党政机关值班工作规定(试行)》,旨在通过制度创新,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提升值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规定》的核心在于实行全县“一盘棋”,根据不同单位的工作性质和需求,将全县56家党政机关、群团组织、正科级事业单位科学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值班单位,彻底告别“一刀切”的值班模式。

其中,县委办(机要保密局)、应急管理局等16家关键部门被确定为Ⅰ类值班单位,需内部正常安排值班;县委组织部、人社局等32家单位归为Ⅱ类;团县委、文联等8家单位则列为Ⅲ类。

这一分类管理,既确保了重要岗位的应急响应能力,又有效减轻了非关键部门的值班压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值班效率,某县设立了综合值班室,配备两部综合值班电话,由县委办、县政府办统一调度管理。所有值班人员在值班时间内集中办公,不仅加强了信息沟通与协同作战能力,还通过巡逻力量的增强,保障了办公区域的整体安全。

对于Ⅰ类值班单位,因其职责重要或与民生密切相关,仍需在内部正常安排值班;而Ⅱ类、Ⅲ类值班单位则纳入全县综合值班体系,单位内部不再单独安排值班,遇到突发事件时,综合值班室将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处置。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某县还组建了一支由县消防救援大队和18支专职应急救援分队构成的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这支队伍能够在30分钟内迅速集结,赶赴指定位置执行抢险救援任务,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打得赢,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国庆假期首日,县人社局与县乡村振兴事务中心的毋致国、靳顺财正在综合值班室内认真履行职责,接听电话、记录信息。

毋致国感慨道:“新规定实施后,大家都很拥护,确实减少了值班人员数量和频次。今天是我第一次参与综合值班,顺财也是第二次,感觉效率提高了不少。”

某县医保局副局长皇甫幼国同样深有感触:“以前节假日、双休日都要安排值班,水电费、值班补助等支出也不少。现在负担轻了,这些费用也省下来了。”

对于这一创新制度的实施效果,某县委办常务副主任卢东旭表示:“我们将在实践中继续补充完善党政机关值班工作相关规定,进一步减轻基层人员负担,提升值班积极性,使值班工作更加合理、合情。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值班作用发挥得更加有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某县的创新之举,不仅为基层干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减负效果,更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不仅提升了值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更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享受生活,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这一变革,无疑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