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美国社会学教授德尼·戴维·甘博,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重庆,他立刻被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他也是一位摄影家,走遍了重庆的每个角落,拍摄了大量与重庆有关的照片。
甘博
甘博去世后,拍摄的照片才对外公布。通过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我们第一次看到100多年前的重庆,原来也这么美!这些照片,体现了甘博严谨的科学态度、敏锐的历史眼光、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对异国民族善良、友好的品格。
仁靖门
古代,从陆路出入重庆,只有经佛图关这一条路可行。佛图关有四座城门:瑞丰门、泰安门、佛图关关门和仁靖门。照片中这座城门就是仁靖门。
1945年,仁靖门改名为忠孝门。如今,佛图关公园的南门,就是在原来仁靖门的基础上新建的。
万县苎溪河上的石拱桥
这是当时重庆万县(现在的万州)苎溪河上的一座石拱桥,造型十分优美,桥上还建有桥亭。拱桥长十丈,宽二丈八尺,高五丈八尺,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
1917年,苎溪河发洪水,土黄色的河水奔流而下。1970年5月,石拱桥被洪水冲垮。
过去,万县苎溪河上有很多石拱桥。但是随着老万县的淹没和搬迁,这里的一切逐渐沉于江底,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记忆和浓浓的乡愁。
桡夫子
1917年,甘博乘船逆流而上,来到重庆三峡涪陵县。在那里,他看到了江面上正在卖力划船的桡夫子,他们有的直接没有穿衣服。
船老大喊着号子,其余人都张着嘴,一边划船一边喊号子。甘博领略到了船工们彪悍粗犷的一面。
“桡夫子”,是川江船工的统称。1998年,四川省涪陵市并入重庆市,为涪陵区。
码头
甘博所乘的船临时停靠在江边码头上,在这里,他拍摄下了峡江码头的美景。远处,青山连绵不绝,浩瀚无边的江面上,白帆点点。近处,一艘艘小船整装待发。这是重庆三峡特有的奇观。
一座不知名的塔
青山脚下,有一处寺庙。寺庙规模不大,临水而建。寺庙院内还有一座白色的高塔。该塔呈八角形,一共有9层。这座寺庙和高塔,甘博没有在照片上标注名字,因此,我们不得而知,或许只有当地人才知道吧。
重庆采耳
在重庆的街边,甘博看到了一名男子正在为顾客采耳,他觉得很好奇,就拍下了这张照片。
采耳,说白了就是掏耳朵,在我国由来已久。采耳算是重庆的一大特色,有很多人会选择在休闲时选用这种方式放松一下。专业的采耳师傅采耳,绝对是一种享受。
万县码头
1917年,甘博来到了重庆的万县码头,停靠在岸边。这时,他看到了江边有一艘船,一直停在岸边,上面还有顶棚。船工告诉他,这种船叫“趸船”,经常是固定在岸边,用来当浮码头使用,用于装卸货物或供行人上下。甘博觉得很神奇,就拍下了这张照片。
张飞庙
甘博的船途经云阳时,拍下了飞凤山山脚下的张飞庙。庙壁上“江上风清”四个大字十分醒目。张飞庙,也叫“张桓侯庙”,始建于蜀汉末年,据说张飞的头颅埋葬在此地。清末民初,庙壁上的“江上风清”,被换成了“灵钟千古”。
街边水果摊
这是重庆街边的一个水果摊,拍摄于当时的遂州(今遂宁市)。摊位上的水果琳琅满目,摊主在旁边守着。
遂州,位于四川盆地腹心,涪江的中游,水上交通便利。当时,甘博从遂州乘船进入嘉陵江,抵达重庆采风。
理发
街边,一名理发师正在为顾客理发。这种理发师在当时很常见,他们挑着担子。担子的一头是理发工具,挑子的另一头是火炉和水盆。
理发师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有顾客需要理发,他们就放下担子服务。这也是一种手艺活,也能养家糊口。
江边的塔
甘博乘船沿江而上,途中看到江边有一座高塔,塔下有一座寺庙,庙和塔的名字也不得而知。岸边,停泊着一些小船,可能是有人过江来到这里祭拜。
江边的女子
这是重庆江边的一条步行街,一眼望不到头。小街的一边栏杆,栏杆外面就是江水。小街的另一边是一些简易的店铺。一些人在逛街,几名女子坐在街边休息。
造船
1917年,甘博在重庆江边看到了当地人正在建造木船。船舱的底部已经露出雏形,工匠们正在组装,非常专业。远处,可以看到江边山坡上的吊脚楼,临江而建很有特色。
民国时期,江边这种小的造船厂很多,他们建造的木船,在江上运货或载客。
重庆的街道
这是1917年重庆的一条小街道,当时正下着雨。街道上铺着青石板,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
街道上的行人戴着斗笠,还有一些人没有带雨具,站在街边店铺的房檐下避雨。看到甘博举着相机拍照,纷纷投来惊奇的目光。
万县码头
这是当时万县的一个江边码头,沿着几十级台阶,可以从江岸下到江底。江边有一艘小船,正在等着载客。
江岸上民居一栋挨着一栋,墙上靠着很多的竹子正在晾晒,可能附近有一家竹器厂。
生姜市场
这是当时重庆江边的一个蔬菜市场,主要经营生姜。江边的货船把新鲜的生姜从远处运送到岸边,岸上的商贩聚集到码头上采购。
虽然当时下着大雨,依然挡不住人们采购生姜的热情,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
石桥上
1917年,甘博来到了重庆一座石桥上,这座桥除了平时通行,桥的边上还有一条过道,有些商铺开门营业。建筑古色古香,店铺门口撑着遮阳棚,绳子上晾晒着衣服。整个画面很有生活气息。
涪陵码头
甘博一行人来到了长江上的涪陵码头。码头上停靠着一艘艘小船,远处的江面上,船只来往穿梭,一派繁忙的景象。
涪陵码头上的船很有特色,船上都搭着遮阳棚,人可以长时间生活在船上。在这些船的船尾,能看到橹。
江边码头
1917年,甘博来到了重庆江边的一个码头,从江岸上下来,有几十级台阶。
甘博看到了江岸上高大的城墙,还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江岸边上的吊脚楼一座挨着一座。码头上停泊着很多船只,上下船的人络绎不绝。
船工父子
这两名船工,是一对父子。两人在江上撑船为生。男子的父亲一脸的沧桑,是一位撑船好手,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工作。
当时,在江上划船的船工,家庭条件都不怎么好。他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也能养家糊口。
一艘沉没的蒸汽船
江边的浅水区里,不知为何有一艘沉船,露出水面的铁管是蒸汽船的烟囱。民国时期,长江航运发达,大小船只来往穿梭。除了依靠人力驱动的船只外,也有一些蒸汽船。可能这艘蒸汽船因为一些原因搁浅在了江边。
卫兵
这两名身穿军服,背着步枪的士兵,是甘博在当地聘请的安保人员。他们跟随甘博在重庆各地采访,保证他的安全。
在一座建筑前,甘博为这两名士兵拍下了这张照片,作为留念。
涪陵泗王庙码头
这张照片拍摄于涪陵泗王庙码头,码头上停靠的船只很有特色,船头都歪向一边。这种船当时叫“厚板船”,船尾两舷很不对称。
更神奇的是,厚板船的船尾无舵,以艄代之。这种船是乌江独有的船。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船的身影了。
台阶上的乞丐
一名年老的乞丐,坐在江边的台阶上,面容和头发长相很像电影里的座山雕。他身上衣衫褴褛,光着脚,全部家当就是墙上靠着的那根棍子。
民国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底层百姓生活比较困难,很多温饱都不能解决,只好乞讨为生。
孔庙大成殿
1917年,甘博来到了重庆的孔庙参观。孔庙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当时叫府文庙,位于临江门内。
照片中这座建筑,就是孔庙内的主殿大成殿。大殿前有月台3层,围绕有石兰。当时有部队占据了这座孔庙,士兵们在月台的栏杆上晾晒衣服。
吊脚楼
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奇怪的船
甘博一行人在采风时,看到江面上有一只奇怪的船。船上蒙着席子,看不到划桨的船工。而在船身侧面,看到几个像水车一样的装置正在旋转划水。船只依靠这些装置获得了动力,在江面上飞驰。从图上看,这种船应该不是靠人力驱动的。
江边码头
1917年,甘博的船停靠在江边一个码头上。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些木船和小渡船。木船上有棚,人可以生活在船上。小渡船没有棚子,既可以拉货,也可以载人,十分方便。
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百多年前重庆人劳动生产、民风民俗的真实面貌。如今的重庆,呈现给世人的是现代、时尚、充满活力的崭新面貌。相信,重庆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