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星北:雷达先驱,赤子之心

翀水流年长 2025-04-08 15:02:50

仗还没打赢人就没了,这事儿总让好汉们忍不住掉眼泪。沙漠上空腾起一团巨大的蘑菇云,这景象宣告中国从此摆脱了别国的核讹诈。

青岛那边,老人心里翻江倒海,难受得直拍胸口。

这位老先生叫束星北,名字里带个"北"字,但其实是1907年在扬州出生的,那时候还是民国年代。小时候在家乡读书,从私塾开始,接着上完小学和中学,后来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先后在杭州之江大学和济南齐鲁大学学习。1926年,束星北自己花钱去美国留学深造。

在美国那段时间,束星北几乎跑遍了所有顶尖大学,先后在剑桥和麻省理工这些世界名校深造。1931年他回到中国,正好赶上九一八事变爆发,一腔热血的他就此放下书本投身军旅,后来被南京中央军官学校聘请当老师。才过了一年,他就因为看不惯蒋介石对日本侵略的软弱态度,直接当面痛骂蒋介石,然后主动辞掉了大学教授的工作。束星北后来去了浙江大学当老师。虽然他也去过别的大学教书,像暨南大学、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这些地方,但待得最久的还是浙大,差不多有十九年。他的学生里出了不少牛人,比如拿过诺贝尔奖的李政道,还有2013年拿到中国最高科技奖的程开甲这些学术圈的大佬。

(束星北的青年时代)后来他回到浙江大学教书,之后又去了之江大学任教。1952年之江大学停办后,束星北被调到山东大学物理系当教授,开始研究大气动力学方面的内容。这位在学术圈混了二十多年的老教授压根没意识到,一场足以让他后悔一辈子的风波就要找上门来了。

1955年束星北先生被调查了一段时间,经过核实没有发现政治上的问题。这一年的审查在他的人生中只是个小插曲,对他后来的生活影响不大。1960年12月,束星北结束劳动改造后被安排到青岛医学院继续接受监督劳动。在这段时期,他凭借专业特长,成功修复了多台当时国内技术无法处理的精密设备。1964年8月,束星北仔细研究了国内外形势,觉得中国必须尽快搞出原子弹来应对核威胁。他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愿意参与核武器研发工作,还表示能帮忙联系在国外搞核研究的中国专家回国效力。

束星北在家听到这个消息时心情复杂。他为国家成功造出原子弹感到欣喜,同时又因为没能帮上忙而懊恼,更觉得错过这项伟大事业十分可惜。千言万语都说不尽他的痛苦,只能听见他跺脚捶胸的嚎哭和断断续续的抽泣。到了1966年那场运动时,束星北连科研工作都没法做了,被派去打扫厕所,整天干些体力劳动。

束星北大概也在心里纳闷,明明该轮到自己发光发热的时候,怎么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他可能也想对着老天爷抱怨:为啥对我这么不公平?1974年,67岁的束星北终于摆脱了"反革命"和"极右派"的政治身份,此时距离他被划入这些政治类别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1979年,随着那场政治运动的终结和改革开放的启动,束星北先生终于获得平反。整整二十年的冤屈,让这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失去了本该属于他的所有机会和成就。

束星北毫无怨言。1978年青岛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聘请他当研究员,他开设了"动力海洋学进修班",这是他二十年后再次教书。他满脑子就一个念头:抓紧每一分钟。要把白白浪费的二十年补回来,争取再为国家培养几个像李政道、程开甲那样的顶尖科学家。他讲课依旧充满活力,和从前在浙大时一样,学生们都叫他"束大炮"。不过这些年的老慢支和肺气肿让他没法像以前那样活力四射了,现在上课都得随身带着氧气瓶和急救喷雾。

1983年10月30日,著名物理学家束星北在青岛病逝,终年76岁。他的离世原因是长期患有的慢性气管炎和肺心病。令人动容的是,这位老科学家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心里惦记的仍然是为祖国贡献力量。束星北生前决定把遗体捐给青岛医学院做科研用。但没想到医学院管理不善,导致遗体存放太久没法用于解剖研究,最后只能草草下葬。这位科学家年纪轻轻就投身祖国建设,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国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保持着最初的赤子之心,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就像束星北自己写的那样:漂泊半世历沧桑,暮年方见好时光。但求华夏能强盛,不惧衰躯伴夕阳。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