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受阻,苏州:盐城不要我们要,葬哪里都可以

观今品古 2025-01-23 11:48:39

前言

1983年,曾经的外交部长乔冠华因为癌症病逝在北京,其妻子章含之带着他的骨灰,来到了家乡盐城,想要“落叶归根”。

但没有想到的是,盐城的人态度不明,根本无人搭理章含之,而此时苏州的领导,却找到了她,说道:“盐城不要我们要!”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盐城的人会是如此态度,这其中到底有怎样的渊源?

外交才子:“乔的笑”

乔冠华,我国著名的外交才子,他不仅能够“化笔为枪”,还能够在舌战群儒的情况下,丝毫不落下风,他出色的外交能力,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

尤其是当年,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存留下来的一张照片,被西方记者形容为:“这一笑能震碎联合国议事大厅的玻璃”。

1971年,时任外交部长的乔冠华,亲自送基辛格回国,在前往机场的路上,两个人热情的交谈着,期间提到了恢复中国联合国席位的事情。

基辛格话锋一转,似乎有意的说了一句:“我估计你们今年还是进不了联合国,明年差不多。”基辛格笑意盈盈的看着乔冠华,等着看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听到这话的乔冠华,也是一笑,说道:“我看不见得吧”,本来,基辛格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们还需要靠他们才行。

不过,基辛格没有想到的是,竟被乔冠华一语成戳,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回来了!

10月底,我们接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的邀请,让我们派出代表团参加第26届的联合国大会。

毛主席知道后,当即指了指旁边的乔冠华,说道:“我们就派代表团去,“乔老爷”当团长。”

这么多年来,他们不让我们进入联合国,无非是觉得我们“好欺负”,今天毛主席派出乔冠华,就是让世界看一看我们中国人的骨气有多硬。

要知道,乔冠华可是在抗美援朝的谈判桌上,“大战”美方的人物,此次联合国之行,非乔冠华不可。

11月9日,乔冠华带着代表团乘坐专机去往纽约,两日后准时到达,下榻安排好的住处后,便有人来问询,中国代表团座位前方的标牌是写“CHINA”还是写“PR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缩写)。

乔冠华明确表示,我们就用“CHINA”,而这个牌子,也一直延续到后来的各个外交会议上。我们中国是作为最后一个代表上台发言的,当乔冠华侃侃而谈后,联合国的大厅响起了经久不绝的掌声。

各国的记者纷纷涌过来,有人问了一句想知道他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乔冠华听后不语,向后仰天大笑,这下没有比现在这个表情更能诠释他的心情了。

这张著名的“乔的笑”,成为国内外讨论的话题,乔冠华再次“一笑成名”。

妻子章含之带他“归乡”

1983年,乔冠华因为癌症病逝在北京的医院,他的骨灰仅仅在八宝山存放了三天,就被他的妻子章含之带回了家,一直放在她的卧室。

据章含之说,她总是不相信老乔离开了自己,所以将他的骨灰放在我身边,就仿佛他还没有走,还在陪着自己。

但是,这样下去总不是个事,章含之决定带着乔冠华回到家乡盐城安葬,但没想到到了盐城之后,盐城领导却“视而不见”。

当时,章含之先找到了乔宗连,请他帮忙,乔宗连忙前忙后的张罗着,想着能够邀请盐城的人来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安置乔冠华的骨灰。

不曾想,来人只有一个退居二线的领导,那些所谓的“盐城父母官”一个都没来,他们的态度已经摆在了台面上,章含之心里也清楚了,没敢再提来这的目的,抱着乔冠华的骨灰又含泪回了上海。

回去后,章含之又想到了一个在苏州的老朋友,丈夫的生死之交李颢,或许苏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章含之联系了李颢后,李颢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她的请求,他先是找到了苏州吴县的县委管正,管正知晓其来意后,表示非常欢迎。

后来,吴县的领导带着章含之来到了东山,请她选择,最后章含之选定了一处地方,众人帮她一起安葬。

章含之很是感谢苏州吴县的领导,毕竟当时是他们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给足了章含之底气,她就知道还有人惦着乔冠华,念着他。

与李颢的友谊

而这一切多亏了李颢夫妇的安排,若是没有他,恐怕章含之还要走上很长的一段路。

说起李颢,就不得不提到乔冠华和他之间的一段往事,1940年,乔冠华还在重庆的《新华日报》担任国际新闻主编,而李颢正是重庆市民医院的一名医生。

1943年,周总理的女秘书龚澎,急匆匆的来到市民医院,请好友李颢随她去救一个人,李颢拔腿就跟着她去了。

当时,李颢并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乔冠华,她仔细查看了这个中年男人的病情,发现他应该是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必须马上手术。

两个人赶紧将他送到了医院,李颢召集了专家主刀,自己从旁协助,直到半夜手术才顺利完成。

但是此时乔冠华血压骤降,急需输血,可这大半夜的哪找人献血,不知怎么的,消息不胫而走竟传了出去。

没一会,医院前乌压压的来了一群人,他们嚷嚷着自己是来献血的,李颢神情一愣,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八路军办事处的人,关键时刻,还得是我们共产党员。

后来,乔冠华慢慢好起来了,李颢也知道了他的身份,在与乔冠华相处的日子里,李颢深觉得此人颇有见地,对国内外的形势了如指掌,是个深不可测的高人。

这么一来二去的,李颢同他也成了好友,两个人以兄弟相称,也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直到内战爆发,他们才失去了联系。

而这一次,乔冠华的骨灰安葬,多亏了这位昔日老友,如果没有他,章含之带他归乡的路可能还会困难重重。

结语

如今,他的骨灰安静的葬在了东山,章含之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据说,在安葬乔冠华的骨灰时,章含之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他们的合影,放在了骨灰盒上。

参考资料:前官话外交生涯的高光时刻---史海观澜

乔冠华墓葬四处之谜---档案春秋

乔冠华何以魂归异乡--张年林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