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土皇帝王垚:生活奢靡、“妻妾成群”却多次获官媒表扬,为何

紫星薇辰说历史 2025-04-01 11:54:35

他是一个中国人,却在非洲拥有数千平米的豪华海景别墅。

在他的饭桌上,法国最好的红酒,日本最贵的和牛,意大利最正宗的黑松露都是很常见的菜品。

他所享受的一切,是绝大多数贫苦非洲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样一个生活奢靡,妻妾成群的男人,却多次受到官媒表扬。

这个人到底为什么能够受到如此的优待呢?

让所有男人都羡慕嫉妒恨的“奇男子”

2020年8月,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候,一个名叫“非洲十年”的账号突然冒了出来。

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个记录非洲风貌的账号大火特火,粉丝开始飞速的增多。

这并不是因为网友们都对非洲的人情风貌感兴趣,而是这个账号作者每天的生活实在是过得太让人羡慕了。

他叫王垚,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80后,但却在肯尼亚蒙巴萨海岸拥有一个1200多平米的豪华海景别墅。

他的女友都是非洲各国的世界小姐。

慢慢的,他开始被粉丝冠上了“非洲王思聪”的称号。

说实话他也许没有王思聪家那么有钱,但要论对生活的享受,他还真的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后,他这种奢靡的生活方式也引来了不少争议,开始有不少网友批评他,说他在传播不正确的世界观。

这种观点支持的人很多,因为对普罗大众来说,他每天的生活确实是有点太过分了。

要知道非洲很多国家的人民都还很穷,每天挣扎在温饱线上。

而他的一日三餐却少不了法国酒庄最好的红酒、日本空运过来的顶级和牛、还有鱼子酱、黑松露、帝王蟹这些美味。

估计封建社会皇帝所享受的生活,也没有王垚过得舒服。

就在大家纷纷开始“讨伐”这个家伙的时候,有高手调查出了王垚的过往,竟然发现这个王垚之前曾多次受到过官媒的表彰。

此条消息一出,很多人都猜测王垚的身份通天,背后可能有一个了不起的大家族。

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大家才发现王垚竟然出生于甘肃一个普通人家。

那么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少年,是如何在非洲拥有这一切的呢?

读书真的能够改变人生

1983年,王垚出生在甘肃兰州的一个普通工薪家庭。

虽然父母都有安稳的工作,家里面吃喝不愁,但当时王垚家中也没有多少积蓄。

所以在王垚童年的记忆里,家中的生活过得很朴素。

作为家里面唯一的孩子,王垚小的时候,父母很重视对他的教育,这让王垚从小学开始成绩就很优秀。

学习成绩拔尖的王垚,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兰州最好的学校上的。

高中王垚上的是尖子班,班级里面的同学没有一个简单的,都是重点大学的好苗子。

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时候,王垚的成绩没有进入班级前十,这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压力。

为了迎头赶上,王垚让父亲给自己报了专业的补习班,每天都风雨无阻的去学习。

在不懈的努力下,三年之后,他顺利考上了南开大学经济系。

学经济光拿一个本科学士学位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因此本科上完后,在父母的支持下,王垚选择了出国留学。

他留学的地点是澳大利亚,在那里王垚拿到了跨国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有国外留学的经验,还持有管理硕士学位毕业证的王垚回国以后就业前景很光明。

当时有不少大企业给他送上了工作机会,经过慎重的考虑,王垚选择了国企中国航空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中航国际的待遇很不错,王垚刚进入公司,年薪就突破了30万元。

待遇好,工作轻松 ,还经常能够免费乘坐飞机到国外出差,这在很多人看来是最完美的工作。

一开始王垚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很满意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所以当公司让他负责非洲业务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每一次到非洲去出差,王垚都非常的开心,总会忍不住把自己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可工作了两年后,王垚觉得这份工作开始变得索然无味,甚至慢慢束缚住了他的发展。

于是2011年的时候,喜欢自由,痴迷非洲大草原的王垚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孤身一人来到了肯尼亚。

在中航国际工作的那几年中,王垚经常往返于肯尼亚,所以他对这个非洲城市的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

考察了一段时间后,王垚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入了鲜花市场,他觉得这个行业大有可为。

但现实给了王垚狠狠一巴掌。

因为没有自己的冷链,王垚所投资的鲜花在运输的途中就全部损失了。

这次的失败让王垚认清了自己,开始沉下心重新去考察市场,寻找更合适的机会。

一个多月之后,十分了解非洲的王垚决定进入二手服装市场。

说实话他的这个选择多少有点冒失,因为非洲做这个生意的人不少,但赚大钱的却没有几个。

既然已经有人证明这条路并不好走,王垚为什么还要执意进入二手服装领域呢?

背靠大树好乘凉

王垚在小的时候,曾见过兰州有很多“卖估衣”的小贩。

所谓的“估衣”就是别人穿过的旧衣服。

王垚记得父亲对他说过,农村老家很多人最体面的衣服,就是这些估衣。

在王垚看来,当时非洲人民的情况和他小时候的老家很像,所以他认为这个生意能做。

再加上祖国的人力成本比较低,服装的价格很便宜,如此一来,他的生意肯定就比同行更有竞争力。

虽然从国内把服装运到非洲要花比较长的时间,但服装这种东西不像鲜花,不存在保质期一说,早几天晚几天都不是事。

因此越想王垚越觉得这件事情的可操作性很高。

把所有的环节都想清楚后 ,王垚回到了国内,通过关系找了几个靠谱的供货商,然后连家都没回就再次飞到了肯尼亚。

一开始的时候,王垚只是在市场上租了一个并不算太大的门店。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首批来的服装就遭到了非洲人民的疯抢,几天的时间他就全部卖空了。

这个梦幻般的开端让王垚信心倍增,一边加大自己的要货规模,一边快速的在肯尼亚进行商业扩张。

仅仅大半年的时间,王垚的二手服装店就开了十多家,生意好到爆。

不少当地的同行曾来王垚这里偷摸着取经,想要复制他的经营方式。

可在了解到王垚的供货途径后,他们都苦笑着离开了。

他们虽然小有积蓄,可完全没有办法像王垚一样在中国拿到物美价廉的货品。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王垚开始收编之前的竞争者,把自己的连锁店扩展到了肯尼亚之外的其他国家。

两年多之后,王垚积累了一笔不菲的资金,于是他在确保基本盘稳妥的情况下,开始多元化的发展。

到了2018年的时候,王垚的生意已经遍布国际贸易、美容保健、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

王垚能够把生意做的这么大,和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支援是分不开的。

央视表扬

因为中国的爱心支援,非洲很多贫困国家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所以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商人都非常友善。

在他们的眼中,王垚这个中国人不是精明的商人,而是一个靠得住的朋友。

能够在异国他乡沾祖国的光,王垚又是激动又是自豪。

后来他还专门成立了炸药厂,和中国在非洲的基建企业合作共赢。

就在王垚的生意越做越大的时候,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疫情突兀的到来。

新冠疫情的发展,让王垚的二手服装生意和国际贸易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那段时间王垚的生意只能勉强维持,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出现亏损。

面对如此困境,王垚决定另辟蹊径,做一些出乎人预料的事情。

他很清楚这些事情可能会给他引来很多的非议,也许会让他的生意一蹶不振。

但已经积累了客观财富的王垚并不怕这些,还是决定尝试一把。

活成别人最羡慕的样子

王垚所看好的行业就是短视频。

他相信只要拍出来的东西能够吸引眼球,窝在家里出不去的人一定会非常喜欢。

对于博眼球这种事情,王垚非常有经验。

他花高价钱把委内瑞拉世姐、肯尼亚世姐和卢旺达世姐都聘请到了自己的公司,然后又给自己找了个世界名模做秘书。

能够被评选为世界小姐,那都是要身材有身材,要脸蛋有脸蛋的非洲美女。

王垚相信,她们只要往镜头前一站,就会有流量。

从这天开始,只要王垚出现在短视频当中,他的身边就环绕着好几位非洲美人。

王垚的计划成功了,他的短视频出现后,快速的在网络上爆火。

因为王垚如此豪横的炫富手段别人无法模仿,所以他的粉丝增长很快。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非洲十年”账号的粉丝就破了千万,王垚成为了短视频平台的头部大主播。

除了用短视频每天发他奢靡的生活外,王垚还真实的开始记录非洲人民的生活。

在王垚的科普下,强加在非洲人身上的刻板印象一点点的被剥离。

不但如此,王垚还抓住机会把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技艺都推广到了非洲。

虽然他并不是官方的人,但他所做的事情实实在在的加深了中非两地人民的友谊。

这让早就已经关注王垚的官媒多次公开给王垚的作品点赞,并称赞他是新时代年轻人的代表。

得到官方的认可后,王垚的动力更足了。

本就热衷于慈善事业的他着手在国内设立了“中国青年创业慈善基金”,并资助贫困大学生。

对一些想要到非洲投资的中国商人,王垚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帮助同胞们在非洲各国立足。

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王垚还在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开办了职业技术学校,帮助非洲人民免费培训工业人才。

在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眼中,王垚似乎每天都过着妻妾成群,奢靡嚣张的土豪生活。

但其实私底下,王垚在非洲做了很多工作,为肯尼亚等不少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切切实实的让他们得到了实惠。

2024年的时候,王垚把中国的竹编技艺引进到了非洲,利用非洲丰富的资源开始生产各种绿色无污染的竹编产品。

王垚对非洲人民真情实意的帮助,慢慢的也感动了他身边的那几名大美女。

不过这也难怪,一个年少多金,有豪宅、有游艇、有私人飞机,而且还心底非常善良的大富豪,又有谁能够不爱呢?

现如今,王垚仍然雷打不动的在短视频平台上更新着自己在非洲的“土豪生活”。

但在他的作品评论区,负面的评论已经越来越少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官媒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王垚用自己的经历征服了大多数人。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虽然多少有些功利,但读书真的是很多人改变命运唯一的机会。

王垚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参考文献:

非洲十年,他所经历的变化——环球杂志

全球连线|从卖飞机到拍视频,“80后”博主讲述非洲生活走红——新华社

《中国技术学校培训出的非洲工人,“国家都抢着要”》——观察者网

天目新闻专访王垚:“非洲十年”光彩背后是每天15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天目新闻

漂洋过海来拍你:中国人视频里的非洲——南方周末

0 阅读: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