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候德国第六集团军有多豪华?整个日本举国之力都养不起一支
声明:本文的内容是把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结合起来写的,文末已经标注了文献来源还有截图,请注意。
德国跟日本,都是二战时候轴心国的重要成员,它们的战绩差不多。
德军曾经在欧洲畅行无阻,日本则在亚洲肆意妄为。
但说实在的,日本陆军压根就不咋地。

就说德军里最厉害的第六集团军,就算日本把家底都掏空,用尽全国的力量来保障,恐怕也没法整出一支这样的队伍。
咱这么讲,有没有啥依据呢?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陆军,为啥差距会这么大呢?
要说清楚这些,得先从第六集团军的规模还有历史讲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是战败国,它的军事实力大幅下降。

不过,英、法、美三国自身内部,有着没法调解的矛盾,这就让德国钻了空,重新把自己武装起来了。
不过呢,这时候的德国还在躲躲藏藏,就怕其他强国知晓自己的心思。
为了瞧瞧其他国家啥态度,德国于 1938 年侵略了捷克斯洛伐克。
结果呢,英法两国不光没去主持公道,反倒给德国当了帮凶。这下子德国的胆子变大了,武装力量也猛涨。不少有名的部队,都是在这没多久以后出现的。
1939 年 9 月,德国正式进攻波兰。单说兵力的话,波兰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世界强国之一。

为了尽快实现战略目标,德国在战争打响后,很快就组建起了自家的第十集团军。而这支部队,正是第六集团军的老底子。
不过呢,那时候的它还不算强大,就只是入侵波兰的一支平常的军事力量。
就像咱们现在了解的那样,看着挺厉害的波兰军队,面对德国的闪击战根本顶不住,没多久全国就沦陷了。
而第十集团军,也就跻身功勋部队之列了。
1940 年初,德国因为要入侵法国,就把军队结构做了调整,第十集团军改成了第六集团军。

虽说看起来就只是数字上的差别,可改编后的第六集团军,实力出现了爆发式的提升。跟着呢,更重要的战斗任务也来了。
1940 年 5 月,第六集团军攻入了比利时,跟自家的空降部队汇合之后,就一路席卷法国。
这时候,德国的 A 集团军群也冲过来了,对法军形成前后夹击。法军就算有英国人帮忙,可还是挡不住德国这两大集团军群的进攻,最后没办法,只好从敦刻尔克撤了。

法国投降以后,第六集团军来到了诺曼底,打算等空军拿下制空权就冲进英国。
不过这回,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没做到自己说的,结果英国人赢下了“不列颠空战”。接着第六集团军就转头,打算对苏联发起进攻。
1941 年 6 月 22 号,德军开始正式攻打苏联。
而第六集团军呢,从波兰那个方向发起了攻势。这一仗刚开始的时候,是第六集团军历史上最风光的时候。

在基辅和哈尔科夫的战斗里,他们老是人少打人家人多,可每次都能大获全胜。
特别是在哈尔科夫,第六集团军这一仗俘虏了苏联多达 24 万的士兵,还击毁了两千多辆他们的坦克。
不过呢,这就算是第六集团军的巅峰啦。自打保卢斯当上这支部队的司令,所有情况都不同喽。
1942 年 7 月,第六集团军把斯大林格勒给围起来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战斗能力还特别强,甚至有一度把这座城市的 90%都给占了。

然而,友军太不给力,加上苏联人顽强得出奇,导致他们一直都没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
进入 11 月,天气变得越来越糟,苏军更是越聚越多,好多人都劝保卢斯赶快突围。
不过,这位没啥主见的司令官,居然一直在等希特勒的指令。等到第二年一月,第六集团军就算想突围,也做不到了。
保卢斯没办法了,只得向苏军投了降。到这,第六集团军就正式成为历史了。

就战绩而言,第六集团军绝对称得上是德国的王牌。甚至有人觉得,就是这支部队的覆灭,致使德军最终失败。
这肯定是夸张的话,不过从侧面也能瞧出来,第六集团军有多厉害。他们这么能打,主要还是因为自身实力强。
第六集团军那规模可大了,在德军里边儿几乎找不出比它更大的。刚组建的时候,它就管着两个独立师、四个步兵军,总共的兵力差不多有 20 万人。

进入苏联以后,他们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曾经有三个摩托化师、三个装甲师,还有十几个步兵师。此外,再算上重炮团和迫击炮团,总兵力一度多达 27 万人。
除了人不少,第六集团军的坦克数量也很庞大。光是二三十吨的 4 号中型坦克,他们就拥有七百多辆。而且配合坦克作战的装甲车和炮车,数量更是超过了一千辆。

至于第六集团军的摩托化部队,那可真是太夸张啦,军用汽车和摩托车全部算上,总数竟然超过了两万!
要晓得,在咱中国的解放战争里,国民党的一个王牌军,有二百辆汽车都算很富有的啦。这么一对比,就能想到德国第六集团军机动能力有多恐怖了。

不光速度快,第六集团军的火力还特别猛。德国给这支部队配备的各类火炮有七千多门呢,并且大口径火炮、重迫击炮占比挺高。
另外,他们配备了两个团的 41 型火箭炮。这武器的口径有 150 毫米,火力投放很密集,跟苏联“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差不多。

除了那些重装备,士兵们用的步枪、冲锋枪还有各类反坦克武器,种类特别多,根本数不过来。
不得不说,德国军队里第六集团军的装备水平那是顶尖的。同时咱也能想到,装备起这么一支军队,得花多大的价钱啊。
咱们都清楚,日本陆军的装备跟德国陆军比起来,那可差老鼻子了。
那,这种差距究竟有多大?要是日本人拼了老本,到底能不能凑出一支“第六集团军”呢?说能行也行,说不行也行。
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由于日军可怜的陆军装备生产能力,还有他们的战略发展走向。
日本陆军的穷酸样,在汽车、坦克还有火炮这三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

现在的日本汽车已经没那么风光了,不过每年还是能出厂几百万辆。可在二战的时候,他们汽车的年生产数量少得可怜,总共才两万多辆。
就是说,像第六集团军这样的一支部队,能把日本数年积攒的所有产能都给耗尽。但想想战争的规模,这肯定是做不到的。
接下来咱再讲讲日本坦克。那时候日本用得最多的,就是 97 式中型坦克。

虽说都是中型坦克,可 97 式比德国坦克的全车重量少了一半,就 15 吨,装甲还特别薄。
并且,这种坦克的主炮才仅仅 47 毫米,跟德军 75 毫米的坦克主炮相比,威力小太多了。
97 式坦克本来就比不上德国坦克,更糟心的是,在整个二战的时候,日本总共才生产了一千五百来辆这种坦克,也就够装备两个第六集团军。
要说火炮,日军跟德军的差距,不比坦克的差距小多少。德国有不少口径特大的巨炮,像卡尔臼炮,口径都有六百毫米呢。

至于其他那些榴弹炮、重炮,口径差不多都在二百上下。普通的野战炮呢,口径最小的也得有 75 毫米。
日本当然也有口径超过二百毫米的重炮,不过主流的火炮口径,基本都不到一百毫米。
可他们配备的 92 式步兵炮,口径虽说有 70 毫米,不过炮身管太短,射程跟威力都不行。

要说产能这事儿,日本那也是根本解决不了。
据统计,整个二战那会,日军生产的火炮总共也就一万三千多门,只够装备两个德国的第六集团军。
这里面,还有 90%口径小于 75 毫米的火炮呢。
150 毫米以上的重型榴弹炮,日本才生产了四百来门。就这么点儿产量,要是给德国军队装备,那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日本陆军武器的产能低,质量又差,这到底是为啥呢?头一个原因当然是原材料方面的事儿。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资源特别匮乏的国家,啥资源都不多,钢铁更是少得可怜。日本人制造的所有武器,原材料都得靠进口。
这就导致了这么个情况:日本军队大量配备步枪,却不配备冲锋枪,原因是冲锋枪射速快,弹药消耗太多。
一个连子弹都得节省的国家,哪能有多余的材料去制造那么多的坦克和大炮呀。
另外,咱还得讲讲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
日本在亚洲属于最早迈入工业化的国家,可跟西方国家一比,起步还是晚了些,工厂的生产率还有整体速度,跟西方国家相比存在挺大的差距。
在二战的时候,他们能有这样的产量,已经很不容易啦。

相较而言,德国在资源以及工业生产这块,条件相当不错。
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本来就有着大量的煤矿和其他金属矿产产出。
而且呀,他们在工业革命里后来居上,还从别的国家那抢到了几个关键的工业区,生产水平在整个欧洲那都是一流的。

跟日本一比,德国那时候的工业生产能力着实强了不少。
不得不说,就德国的一个第六集团军,日本就算把全国的力量都用上,也不一定能供得起。
但是,难道咱们就凭这个能认定日本是个“二流国家”吗?实际上并非如此,毕竟这两个国家当时所走的战略路线完全不一样。
德国属于传统的内陆国家,四周虽说有不少强敌,可所有的威胁差不多都源自陆地。
就拿法国来说,在历史上跟德国的关系一直是你死我活;像苏联这种陆地强国,也多次成为德国人的重点对手。
德国的兴衰变化,跟陆地强权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德国得有一支强大的陆军,这样才可能在战争里掌握主动。

而日本呀,是个完全不一样的国家。作为一个岛国,他们差不多所有的利益都源于海洋。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日俄海战,每次日本打仗,开头都是海军先出手,无一例外。
所以呢,在日本军队里头,始终有着叫“南进派”的这么一伙,他们的主要想法就是借海洋来搞扩张。
这就使得日本人把他们本来就少的战略资源,先拿来发展海军。
要是咱们把德国海军和日本海军的力量拿来比一比,就能够看出,这情形跟德国陆军和日本陆军的对比一样,只是彻底颠倒过来了。
在历史上,日本曾经造了二十来艘航空母舰,还有 24 艘战列舰。
在这些大型军舰里面,像大和号、武藏号、信浓号这类超级巨舰都有;再看德国,压根就没有航空母舰。
可战列舰呢,德国就只有 9 艘,并且只有俾斯麦号、提尔皮茨号这两艘能算是大型战舰,剩下的那些全是“袖珍战列舰”。
不得不说在海军方面,德国比起日本差得远呢。

当然,日本人的“大陆情结”那是相当严重,一直盼着能把自身力量延伸到欧亚大陆去。并且他们有一阵特别张狂,还想着跟强大的苏联较量较量。
1939 年 5 月至 9 月,日本跟苏联打起了诺门罕战役。可最终呢,苏联把日本给碾压了。打那以后,日本陆军就不敢往北瞅了,只在亚洲瞎转悠。
得说啊,虽说日本陆军有不少弱点,可在亚洲这块儿还算能对付。
毕竟,中国那时候可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但还没从军阀混战的状况里摆脱,科技跟工业化水平都不高,武器装备比起日本来差得更多。
至于其他那些东南亚的小国家,那更是没本事跟日本对抗。日本陆军虽说比不上欧洲国家,可在亚洲称霸那是妥妥的没问题。
发展一支跟德国那样强大的陆军,于他们而言,既没那个精力,也没那个必要。

得说啊,德国跟日本,那可真称得上是轴心国里的两大巨头,军事实力都挺强,只不过侧重点不太一样。
但到头来,这两个国家在短暂的疯狂过后,都掉进了战败的大坑里。追根究底,是因为两个国家都陷进了“小国崛起”的那种怪圈。
他们自身的资源,压根撑不起自己的野心,所以就只能一味穷兵黩武,选择那种靠武力扩张的野蛮路子。
可这种路线,或许能成功几回,然而但凡失败一次,常常就会把他们推进万劫不复的深坑。

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过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日本在长沙会战以后也是停滞不前。
就算在战略转折以后,他们还能撑个几年,可总体走下坡路的态势已经没法改变了。
事实表明,靠武力去扩张压根不是能实现长久安稳的办法,只有和平发展才靠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