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后范冰冰的豪华饭局:她去马来西亚干嘛了?

墨渍剧场 2025-02-15 11:11:41

范冰冰一直是个令人争议的名字。

2018年,她因税务问题被罚8.8亿,许多人以为她会因此销声匿迹,今年在马来西亚的一场豪华饭局上,人们再次目睹了她的风采。

身着高定礼服,端着红酒,范冰冰对满座的富豪和政要们唱起了《月亮代表我的心》。

这是不是让人想起小说里那些跌落崖底后强势归来的主角?

从片酬2000到8.8亿罚款

回到1998年,《还珠格格》里那个叫金锁的丫鬟,大家还记得吗?

当年的范冰冰,每集片酬不到2000块钱。

那时候,谁能想到她会变成今天的“范爷”?

一部部电视剧,一次次亮相,她的收入也从过去的一集不到2000块,变成了后来日薪数百万。

据说,当年搞钱的故事,比《甄嬛传》还精彩。

早年的范冰冰,靠的是颜值,这在当时也算是比较常见的艺人模式。

可是,她很快意识到,仅靠美貌远远不够。

于是,2007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不再依赖经纪公司,开始走不同的路线。

靠自己当出品人,她打造了《武媚娘传奇》,这部剧像是一场她的个人秀,龙袍一穿,收视率爆表,单集卖到500万。

有人调侃说,这哪是电视剧,是范冰冰的加冕礼。

资本运作的钞能力

范冰冰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她的演技,更在于她对资本运作的敏锐嗅觉。

对于很多艺人来说,当时还能靠圈内资源混,而范冰冰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从面膜到房地产,她代言的品牌可以绕故宫三圈。

从法国红酒到马来西亚燕窝,不同行业她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江湖传闻,当年范冰冰出门逛街,看见商场上自己的代言海报,都能按分钟收费。

这让人惊叹的不只是她的商业价值,还有她对市场节奏的把握能力。

有网友辣评,范冰冰把《孙子兵法》当饭局攻略用呢!

代言经济学:从面膜到国际市场

在代言市场上,范冰冰无疑是个高手。

从面膜、奢侈品,到跨境代言,她刷脸的广告牌覆盖了从北京到巴黎的商厦。

从国内的小品牌,到国际一线大牌,她总能游刃有余地在各个市场之间转换,并收获满满的利润。

她曾经代言的面膜一度成为网红爆款,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早在国内品牌风头正劲时,范冰冰就已经开始涉足国际市场,代言日化、奢侈品,后来甚至做起跨国生意,把事业版图扩展到东南亚市场。

她的代言经济学背后,是一套灵活多变的策略,每一步都在紧贴市场需求和自身定位。

明星复出还是跨国集团董事长?

与很多艺人不同,范冰冰的复出并不是以传统形式,她没有选择简单地开直播卖货,而是用资本的方式重返荧幕。

国内查税,她就转战东南亚;影视寒冬,她搞起了跨境制作;被封杀后,她变身“国际社交名媛”,接下了不少国际品牌的代言,并且做起了出海大生意。

和别的明星不同,她的方式显得更有策略:在泰国拍网剧,片酬按比特币结算;给越南美妆品牌站台,出场费要翡翠抵账;和新加坡财团合开影视基金,专投“大女主戏”。

范冰冰的每一个动作,都在证明她不仅是明星,更像是一个跨国集团的董事长。

这些年来,她们通过资本操作,文娱产业寒冬时向东南亚市场转移,把电商、直播、影视通通玩出新花样。

她还建立了一套“去中心化IP运营”体系,国内社交账号被封,她在ins、TikTok、WhatsApp等平台大放异彩,把自己活生生变成了一个区块链式明星,每个平台都是独立节点。

危机管理三课

范冰冰的经历也告诉了我们,在商业世界里,她的生存策略堪称教科书。

她的故事像是给商界上了三堂课:危机公关要学壁虎,遇事断尾求生,马上转型出新产业链;流量变现要学八爪鱼,每个触手都能吸住不同的货币;资本运作要学变色龙,环境有变立刻换色,出海搞新业务。

这些行动不是偶然,而是一场场精心策划的资本运作。

当年嘲笑她“蹭红毯”的人,现在也许正在后悔,因为她蹭的红毯,其实是通向国际资本的通道。

结尾

在资本江湖里,范冰冰无疑是一位实力派。

不管是当年的金锁,还是如今的“范爷”,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没有过气的明星,只有不会转型的商人。

她端起红酒杯,杯中是资本的漩涡;放下麦克风,声波化作股权的涟漪;她转身离席,裙摆扫过的,不是地毯,而是全球资本市场的K线图。

正如索罗斯所说:“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

”范冰冰不过是参透了剧本的演员,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跳着一支名叫“生存”的探戈。

她当年那句被群嘲的话,如今看来,或许最有讽刺意味:“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

豪门未倒,如今还在海外开起了分号,这或许才是她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1 阅读:176
评论列表
  • 2025-02-20 13:52

    她不过就是偷税而已,刘晓庆还进过监狱,偷税的何止她一个

墨渍剧场

简介:墨渍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