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之反潜鱼雷

希言自然的我 2025-03-09 09:39:20

电影《蛟龙行动》大家都看过,也知道潜艇才是最好的反潜平台,潜艇反潜艇的武器主要使用双平面声自导鱼雷。针对潜反潜作战,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成双平面主动式声自导鱼雷(又称反潜鱼雷),它可在水中三维空间搜索,主要或者专门用于攻击水下的潜艇。1960年, 美国又首先研制出“阿斯罗克”火箭助飞鱼雷(又称反潜导弹),它由火箭运载飞行至预定点入水自动索、跟踪和攻击潜艇。反潜鱼雷对一定航行深度的潜艇实施攻击时,专门设定上限和下限管制深度,以便于鱼雷抗水面风浪的干扰。

 舰载反潜鱼雷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鱼雷中央控制系统采用了微型电脑,改进了自导装置的功能,增强了抗干扰和识别目标的能力。特别是在攻击型潜艇上,鱼雷是最主要的攻击武器。 其中美制Mk48最新型号Mk48-5型已趋于智能化,该鱼雷采用线导加主被动声自导, 线导导线为双向传输,不但发射艇可将目标信息传给鱼雷,而且鱼雷的运动弹道和航行参数也能回传给发射艇,潜艇可随时监视和校正鱼雷航向;其声自导头采用多频制,可在恶劣海情、浅水、冰层下及干扰条件下有效工作。制导系统装有5台微型计算机,存储量大,处理速度快,可预先存入特性信息,具有识别真假目标的能力。动力系统采用“奥托-2”型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低噪声、无尾迹等优点。Mk48-5型可发射后不用管,依靠声自导完成搜索和攻击,单雷命中就足以击沉一艘大型潜艇。而且该雷航速高、潜.深大,特别适用于攻击大深度高速潜艇,是美国海军21世纪的主战鱼雷。

而俄罗斯在发展重型鱼雷上花费的心思更大。为能够击沉或重创美国的核潜艇、航空母舰、巡洋舰等大型水面战舰,根据实战的要求,俄罗斯推出了65型超大型鱼雷。这种鱼雷装药量达90千克,居世界鱼雷之首,航速为50节时,航程可达50千米,30节时,航程可达100千米,最大航行深度1000米。其主要攻击对象是战略导弹枋港艇、航空母舰和大型水面战舰。目前,俄罗斯的阿库拉级、奥斯卡级、V-2/3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台风级弹道导弹潜艇均携带有65型鱼雷。俄罗斯新研制出了主要用于摧毁美国大型核潜艇、航空母舰的DST-96超大型反潜/舰鱼雷。这种鱼雷最大航行深度为1000米,探测距离达20000米,战斗部采用碰炸或近炸引信,鱼雷可在水下2~3米冲至舰艇龙骨1/3~2/3处爆炸,从而对舰艇造成致命一击。可以说,俄制重型鱼雷比美制重型鱼雷威力更大。

鱼雷击中靶舰的情景

火箭助飞鱼雷其实吧,就一尾部装个火箭助推器的鱼雷,其在空中飞行的航速可达音速。这种鱼雷家族的“异类”,速度快、射程远,因而备受美俄两国的青睐。美国在20 世纪90年代针对俄罗斯“台风”、“奥斯卡”和“阿库拉”三种先进高速的深潜潜艇研制了“海长矛”火箭助推鱼雷,可从潜艇鱼雷发射管内发射,也可由水面舰艇垂直发射装置发射,飞行速度约2马赫,射程可达110~160千米。俄罗斯的火箭助飞鱼雷研制的起步要比美国晚,但其技术水平和发展势头却强于美国。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在SS-N-16基础上研制出了新型火箭助飞鱼雷。据称该雷时速达1.6马赫,水中攻击距离10000米,噪声低,可实施隐蔽攻击,对现代任何大型潜艇来说,“飑”鱼雷系统都可能是一场噩梦。西方一些海军人士认为,俄罗斯这类超高速鱼雷已对核潜艇构成极大威胁。

美制“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发射中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