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借用宁王八万精锐,承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宁王最终结局如何

云顶尖尖 2024-02-04 09:56:35

关于朱棣在篡夺皇位过程中所劫持的宁王名下的八万精锐部队,以及曾许诺成事后与他平分天下的盟约,最终导致宁王何去何从,历史记录给我们提供了重要信息。

自永文皇帝登基以来,由于其仓促而行的削藩政策,为四叔朱棣发起叛乱提供了充足理由,朱棣以“清除国君身旁的奸佞”为口号,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仅用四年时间便迅速攻占南京,致使整个南京化为火海,永文皇帝亦下落不明。

在这场政治谋略之中,朱棣身边拥有强有力的帮助者——宁王朱权。朱权乃朱元璋的第十七皇子,成年后被封至大宁,其麾下掌控着八万铁甲骑兵及具有强大战斗力的蒙古朵颜三卫。此时的他,已是大明北方边境不可或缺的支柱性人物。

朱棣在北平起义之时,深感背后的宁王朱权可能背刺自己,同时垂涎三尺于朱权手下的八万大军和朵颜三卫。因此,在起义初期,他亲自赶往大宁会见自己的弟弟,哭诉着自已被迫叛乱的困境,并请求朱权替他上呈请罪奏章。

原本期望在这场争斗中以中立姿态立足的朱权,却未能抵挡住四哥的巧言令色。朱棣在与朱权密谈之际,另遣使者贿赂其嫡系将领。待到告辞之际,朱权作为弟弟理应送别,却遭燕兵重重围困,其麾下士兵发生哗变,终不得不跟随燕王一同反叛。

当时,朱棣一定向朱权恳切保证:“信兄长之言,待讨伐成功,定平分天下!”在此次靖难之役中,朱权所属的朵颜三卫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作为诱饵,朱权内心深知这只是四哥画下的空头支票。若能全身而退还罢了,若非如此最好的选择便是保全自身。

南京城破之后,尽管恨透了朱棣的毒辣手段,朱权却因无奈无法参加诛杀建文君臣的残暴行为,只好借安葬妻子的名义离开南京。经历此事,手握重权的朱棣对朱权不再宽容,所谓的“平分天下”更是遥不可及,回归大宁更是无望,甚至连靠近河北边境都不能够。朱权只能无奈地前往江西南昌,成为朱棣统治下的一名太平王爷。

在抵达南昌后不久,抑郁不得志的宁王朱权逝世。或许,是因为他扫视现实看到四叔朱棣的真面目,悔恨当初的盲从;又或者,是对建文帝的深深愧疚,让他无法释怀。

在明朝正德年间,新任宁王朱宸濠心中不满,似乎想为祖宗讨回公道。然而,此时的大明藩王已失去昔日的军事权力与影响力,他的反叛计划刚刚展开便遭到王阳明轻松化解。

总而言之,朱棣在诱使朱权参与政变时曾许诺共同瓜分江山,然而朱权终究还是年少无知。面对狡诈阴险的朱棣,虽明知他给出的诺言只是空洞的一纸空谈,但在形式逼迫之下,他也只能坚定地追随其意志,走进这场政治风暴之中。

0 阅读:268
评论列表
  • 2024-02-05 01:46

    跟着朱棣还能善终,跟着朱允文得削他,不得善终

  • 2024-02-09 15:04

    或许,是因为他扫视现实看到四叔朱棣的真面目,悔恨当初的盲从……

云顶尖尖

简介:细细品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感悟人生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