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中原突围》让马希良再次回忆起多年前为王震所率的三五九旅,慷慨送出千担救命粮的前地主廖复初。

中原突围剧照
地主送粮时值1945年冬,蒋介石忽然撕毁停战协定,向我军解放区发动突然袭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震指挥着359旅实施反击,战士们非常勇猛,连战连胜。
但是在12月底回师路上,环潭地区突降大雪,加之附近的城镇都在国民党军队的控制之下,部队必须得尽快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否则有被困死在环潭地区的危险。
359旅旅长郭鹏和政委王恩茂思索在山,找到当时的鄂北行署专员李实,由他出面帮助359旅筹粮。李实对豫鄂地区的情况非常熟悉,他很快想到环潭地区的地主——廖家寨廖氏父子。

影视剧里的地主父子
廖友湘和廖复初这对父子没有什么政治问题,多年来从不与国民党人士相交流,红军时期因为身份面貌的特殊性,与红军发生过小冲突,但抗日战争爆发后,廖氏父子摒弃前嫌,几次向李先念部队捐款,也曾协助新四军收集过武器装备。
李实此次上门能筹到粮食的可能性较大。然而倒霉的是,李实去时廖氏父子正好不在家,廖家只有廖复初那年逾90的老祖母坐镇,这让李实有些忐忑,因为当年与红军之间有冲突的,正是这位廖老夫人的丈夫。
李实如实将359旅受困,想要筹措些粮食的情况告诉廖老夫人,恳请廖老夫人能出手相助。

廖家曾不计前嫌帮助新四军
廖老夫人很痛快,她并没有因为往事为难李实,而是对李实说:
“我能当我儿孙的家,我廖家爱国明理,老婆子也并非孤陋寡闻之人,共产党打天下有他的主张,必有其道理,我老婆子懂得共产党的政策,我主张随遇而安,但也不是守财奴!你侃个数字,有多少粮。”
李实很激动,连忙应声说:
“千担白米,别无它求!”
说完李实当着廖老夫人的面写下欠条,盖上“鄂北行署”的大印并签下自己的大名,恭恭敬敬地双手递给廖老夫人。

影视剧中的地主婆
廖老夫人没有保存欠条,还当着李实的面撕毁,继而对李实说:
“这欠条毁了,就算廖家给大军的捐赠。”
管家在廖老夫人的吩咐下,不光拿出了千担白米,还杀猪宰牛、装上相配的萝卜等蔬菜,几大车米粮肉菜在廖家寨青壮的押送下,全部交付359旅。
等廖复初回到家后,从祖母那里知道此事,不仅没有埋怨什么,还询问祖母送的粮食够不够,是否需要再送一些。不过彼时359旅已经拔营,廖复初也只好作罢。

以前的地主形象
含冤入狱后来到1949年时,廖复初被推举为应城县区的膏盐矿区代表,在“各代会”上,廖复初将自己曾经经营膏盐矿区的经验毫不藏私的全部传授给代表们,在当地党委的建议下,膏盐矿区再开工后,仍然由廖复初带头经营。
这之后廖复初积极经营矿区,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1951年时,应城县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廖复初因为曾经担任过膏盐矿自卫队队长,被逮捕并判处无期徒刑。

廖复初含冤被捕
对此来廖复初其实非常委屈,他的确当过自卫队队长,但没有做过一件为祸乡里的恶事,甚至还从国民党地方势力手中重金搭救过许涤非等三名共产党人。
廖复初也曾尝试上诉,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的无辜,最终廖复初还是进入监狱,服刑足足40年。这些年里廖复初表现很好,故而在1990年6月时获得减刑,不久后释放出狱。
廖复初想着能到武汉与家人一起生活也好,可因为当地的户籍政策,廖复初只能回到老家应城膏盐矿区孤身生活,若是强行留在武汉,他会因为是“黑户”而遭到遣送。

廖复初曾从国军手中救过共产党人
这让廖复初备感悲愤,多年来用“自认倒霉”安慰自己的廖复初开始向应城县法院提出平反要求,但几次上诉几次被拒。
写信给王震就在廖复初绝望之际,他意外读到了一篇由当年筹粮的鄂北行署专员李实口述、359旅当年的“笔杆子”马希良代笔写下文章——《我为三五九旅筹军粮》。廖复初决定请李实和马希良为自己作证平反,但由于李实早已病故,廖复初只能求助于马希良。

马希良的文章发表在春秋杂志上
他在给马希良的信里写道:
“马希良先生您好,由您记录整理、李实口述的文章《我为三五九旅筹军粮》,读后令我感慨万千。您可还记得我那千担救命粮?您在大作中写之‘廖家’即敝人之家,廖复初即敝人。因半世波折投诉无门,特地找您来了……”
马希良通过廖复初书信了解到这位359旅的大恩人的冤屈经历后,感慨不已,他当然清楚记得受困环潭地区时,廖家送来的救命粮。

廖复初给马希良写了一封信
马希良决定帮助廖复初,早年革命时,马希良曾得到过王震的一个承诺,王震让马希良有什么要求直接给自己提,可以不用按流程层层上报。
昔年马希良也曾和廖复初一样遭受过不公平的待遇,他被下放到“五七干校”;被长期停掉党籍……但不管他身上发生了什么,马希良都不曾向王震求助。
但读过廖复初的故事后,马希良决定用掉这个承诺。他接下廖复初的委托,写信寄给王震。

王铮后来担任国家副主席
王震读过马希良的信后很重视廖复初的问题,当即做出相关批示,应城县人民法院遵照国家副主席王震批示,于1991年10月判决廖复初无罪。廖复初接过判决书的一刹那,泪水滂沱而下,他终于清白了……
参考资料:
[1]《半世沉冤化甘露——三五九旅老作家马希良与廖复初[反革命]案》 王九.文史纪实
[2]《老兵找王震——<中原突围>中为王震送粮的原型及其幕后故事》 汪烈九.《文史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