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沙特吉达体育场,中国 U17 国少队的小伙子们瘫坐在草皮上。第 86 分钟的失球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所有希望。这已经是中国足球第 20 年无缘世少赛,而这场 1-2 的逆转背后,藏着比比分更刺眼的真相。
咱们先看看防线的问题。右后卫王一原本是踢前锋的,临时被拉来客串后卫。比赛里他就像个没头苍蝇,好几次该卡位的时候却在看风景。右中卫艾力尼扎尔更离谱,两年前还是前锋,现在转身慢得像蜗牛,对抗起来像纸片人。结果呢,对手乌兹别克斯坦全场就盯着右路打,就像找到了提款机,闭着眼都能进球。这哪是踢足球啊,简直像在玩俄罗斯方块,哪里缺人就往哪塞。
再说说日本教练的战术。预选赛的时候,国少队还靠传控逼平韩国,结果正赛突然玩起了长传冲吊。我觉得吧,这就像让南方人突然改吃面食,怎么都不对劲。数据最能说明问题,预选赛每场传球 500 多次,正赛直接砍到 300 次,长传成功率还不到四成。有球员赛后吐槽:"教练让我们开大脚,可前面都是小个子,争顶争不过人家啊。" 这战术执行起来,就像把跑车当拖拉机开,根本发挥不出优势。
国少队的问题,其实反映了中国足球更深层次的毛病。全国 U17 球员加起来还不到 2000 人,日本却有 20 万。基层教练里九成没有 B 级证书,日本 U17 教练必须持有 A 级证书。比赛机会更是少得可怜,国少队一年就踢 10 场正式比赛,日本同年龄段球队能踢 50 场。网友经常说,中国足球就像盖楼没打地基,看着热闹,一推就倒。
足协的管理也让人看不懂。U17 用日本教练,U20 用塞尔维亚教练,风格换来换去像走马灯。年初还信誓旦旦说要进世少赛,结果两连败出局。花 3000 万建的训练基地,球员却在像菜地一样的场地上训练。这就好比请了一堆大厨,却连基本的食材都不准备好。
要解决这些问题,得下猛药。比如扩大选材面,学习卡塔尔在全国建足球特区;送基层教练去日本学习;让小球员每年多踢比赛。战术上也要量体裁衣,根据球员特点调整,别再盲目模仿。足协更要痛下决心改革,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别再搞临时抱佛脚的事情。
说句心里话,中国足球不是没有希望,但需要时间和耐心。就像种一棵树,不能今天种下去明天就想乘凉。这次失利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出发的起点。你觉得中国足球的未来在哪里?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