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断供高铁车轮,撕毁订单打算要挟中国,不料被中国反将一军

黄皓评历史 2023-08-23 01:21:15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欢迎关注!

中国素来就有“基建狂魔”美誉,无论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大兴国际机场,还是气势磅礴的跨海大桥,都是中国基建的杰作。在众多基建项目之中,高铁是中国基建工程的领头羊。

在数十年之前,我国曾经与日本和德国签订了高铁车轮的进口协议,规定每年进口给中国价值数亿美元的车轮材料。彼时的中国缺乏独立建造高铁的能力,无奈只能依赖他国供应。近年来,日本与德国宣布中断向中国供应的车轮,给中国的高铁建造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遭遇日德百般刁难的中国要如何破局?

一、中国进口铁路材料,高铁建设举步维艰

日本与德国是传统的工业强国,不仅本国拥有着大量的钢铁化工原料,工业技术也处在世界前列。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日本的三菱、本田等工业财阀集团,这些是日德两国强大的工业建设实力的具体表现。

作为工业强国的日德两国,自然掌握着高铁车轮制造的关键技术。凭借这一优势地位,日德广泛的寻找车轮产品的出口对象,以此倾销商品,赚取经济利益,两国选定的目标便是中国。

此时的中国虽然也掌握着较强的工业技术,但是一些产业科研领域的高精尖技术仍然尚待开发。对于中国来说,建设完整的高铁运输体系仍然不切实际。德日抓住机会,同中国签订了供销高铁车轮的合约,助力中国完成高铁建设。

日德提出协定的首要目标是为了赚取商品出口的经济利益,但是也客观上支援了中国的高铁建设。中国的科研人员们通过研究日德产车轮构造,逐步摸索出了生产高铁车轮所需要的技术。在日德盘算着断供计划时,中国已经完成了重大的突破。

二、日德撕毁协定,中国霸气回应

2023年的8月份日本与德国宣布结束对中国的供应订单,引起了舆论的关注。日本与德国方面表示,协议上承诺的供应关系已经到期,停止供应是合理的行动。之后还希望中方自行解决铁路建设的相关问题。

日本与德国错误的认为中国始终没有掌握高铁建设的核心技术,以为这样的行为可以令中国颜面尽失,可是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掌握了高铁建设的核心技术。

德日断供后,中方不慌不忙的表示,这件“突发情况”并未对中国的高铁建设计划产生丝毫的威胁。中国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先进技术将高铁网络覆盖全国。

听完中国义正言辞的回应,德国与日本看傻了眼。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中国真的研发出了核心技术,从此不再需要日德的支持。事实证明勤劳的中国人永远不会撒谎,中国运用自己的技术完成了高铁线路的计划。我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2008年马钢集团率先开启了高铁车轮生产计划,成功研发出了碳硅板复合材料车轮,基本追赶上了欧美大国的研发进度。7年之后,马钢集团成功实现了为沿线高铁整体装配新车轮,完美实现了新技术的应用化,标志着我国真正拥有自主生产高铁车轮的能力。

马钢集团完成这项壮举的时间,正好是日德断供车轮材料的日子。完成了车轮更新的中国,马上向世界展示了这项杰出成果。装载着新型车轮的高铁列车,载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旅客,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岂不美哉。

中国人民用不懈的努力和铁一般的事实回敬了日本和德国,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运用双手打造新技术,稳固了中国作为基建强国的核心地位。

结语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发出核心技术,靠的就是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实验了无数种材料,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中国成功的突破了核心技术难题。

总而言之,唯有掌握了核心科技,才能真正从实质上提升综合国力。核心技术是最宝贵的财产,掌握了核心便是掌握了命脉。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每个国家都想要出类拔萃。真正实现国家富强的途径有两个:其一是促进与他国的合作共赢;其二是发展本国的综合国力,掌握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14 阅读:6029
评论列表
  • 2023-08-23 10:44

    未雨绸缪,卡不了脖子。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2023-08-23 06:58

    合同到期不续约,叫“断供”?

    用户92xxx77 回复:
    你是不聪明,还是真的傻,中国是世界上高铁最多的国家,是他们这个板块最大的客户,他们不愿意续约吗?他们是想卡中国。
  • 2023-08-23 07:38

    很多年前就有马钢车轮在用了,2023年8月日德宣布断供?

    马钱子 回复:
    [呲牙笑][呲牙笑]搬砖不容易,错误百出不可避免
  • 2023-08-24 07:26

    车轮可以,芯片就难了。

  • 2023-08-23 17:11

    你很能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