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卓倩
编辑 | 袁斯来
2024年,“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将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是全球民用无人机第一大专利技术来源国,众多企业积极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领域布局。
36氪近日接触的牧羽天航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羽天航空」),是一家专注于重载荷eVTOL无人机研发制造的公司,同时具备全链路自主研发和工程实现能力。「牧羽天航空」产品分为货运和载人两种,目前核心产品为货运重载荷eVTOL。产品属于多功能运输平台,可用于货运,也可用于空中应急通讯、森林灭火、人工增雨、海上搜救、军方特殊活动等。
从飞机垂直起飞到一定高度后转换成固定翼飞行,再从固定翼飞行转换到垂直飞行落地,完成正向转换和反向转换落地,这是一个标准的航线飞行,被称为“转换飞行”。「牧羽天航空」董事长王勇告诉36氪,“转换飞行是eVTOL无人机一个最大的技术门槛,全球范围内有近千个项目型号,但到目前为止,起飞重量大于一吨且能够完成转换飞行的只有8家,牧羽天是全球第5家,同时也是完成转换飞行的吨级混动eVTOL全球第1家。”
王勇介绍,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公司都是依靠纯电技术研发的,但飞机采用电动动力,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源、电池等,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会存在问题,飞控等方面当前也不成熟,整个行业的理论和技术仍在摸索中。「牧羽天航空」的油电混动技术融合了燃油发动机的高效能与电动机的灵活控制,起飞降落靠电,空中巡航靠油,同时空中巡航时发动机带发电机给电池组充电,无需地面充电,实现了在复杂环境中的高效、稳定飞行。油电混合的优势是载重量更大,航程更远,使用成本比纯电的便宜,载重和航程性能比纯电的高出几倍。
在货运eVTOL方面,「牧羽天航空」有两个主打产品,分别是飞行重卡AT1300和飞行重卡AT8000。AT1300即1.3吨级油电混动eVTOL无人机,起飞重量1.3吨,满载500公斤货物航程为1000公里,今年已经完成多旋翼转换固定翼航线飞行+固定翼转换多旋翼模态安全降落的飞行测试。目前已在申请适航,预计2025年年底取得民航局型号合格证(TC)。“我们的飞行重卡AT8000,目前是全球载重量最大,航程最远的电动垂直起降机型,起飞重量8吨,排第二的是美国的赛博瑞,起飞重量4.2吨到4.3吨”,王勇介绍。
「牧羽天航空」飞行重卡AT8000满载货品3.5吨,续航1000公里。主要应用于物流,可用于道路不方便或对时效有要求的场景,如生鲜、蔬菜、水果、奶制品、乳制品、冷冻食品、快递包裹等的运输。“传统三段式空运的吨公里成本是6块钱,而我们的产品可实现门到门服务,吨公里成本不到3块钱”,王勇告诉36氪,“我们测算过,在3000公里甚至4000公里范围内,我们产品的时效比大飞机快。”
相比于行业内的其他公司,「牧羽天航空」实现了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栈自研自制,从飞机概念、总体布局、气动性能、结构强度、航空动力电机到全机航电电器系统开发和集成等各个环节均实现了自主掌控。「牧羽天航空」具备自主开发高性能航空电机的能力,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技术要求开发飞机及配套电机,设计自由度大,飞机整体性能更好。
目前,「牧羽天航空」飞行重卡AT8000已完成整机设计和20%验证机的全部科目试飞,正在做全尺寸原型机,预计2025年下半年首飞,飞行重卡AT8000已与头部物流公司达成合作。同时,「牧羽天航空」一款载人eVTOL正处于研发阶段。
在团队方面,「牧羽天航空」现有70余人,核心团队占比40%以上。核心团队汇聚了来自中国商飞、中航工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机构的专业人才。董事长王勇曾任职上海奎柯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统管研发、生产、 运营。有18年轻型飞机研发制造经验,精通飞机总体设计、制造工艺、模具、 工装、非标测试和生产设备、复合材料飞机的整体开发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