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介绍敌中将:这是我兄弟,毛主席却说:你知道他是我什么人吗

看世界呀 2023-04-13 13:45:15

1957年,开国大将陈赓带着前国民党军委中将敲响毛主席的房门,他们走进去时,正在批阅文件的毛主席抬起头,紧紧盯着陈赓身旁的男子,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陈赓没注意到毛主席的异样情绪,笑着介绍道:“主席,这是我兄弟,他说想见见你。”

毛主席听到这话,爽朗的笑了两声,握着来人的手,说道:“这人你可不用介绍,唐生明嘛,我记得他,还给我们送过枪嘞!”

作为国民党中将,他为何会给毛主席送枪,又怎样与陈赓成为兄弟的?

1,千里送枪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在湖北召开会议,商讨如何挽救革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枪杆子里出政权”,就是这一时期提出的,毛主席带领改组革命军来到湘赣地区,结合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四个省的工农力量,发起秋收起义。

革命在即,毛主席发现他们的枪支弹药极为匮乏,他思前想后,想到一个人,于是毛主席找来陈赓,让他送去一封信。

信上写道:“我急需枪支弹药,还望你能解我燃眉之急!”

这封信几经周转,竟然送到了国民革命军警卫团团长唐生明的府邸。

几天后,唐生明带着300多步枪,上万发子弹,亲自带着一个连的士兵南下,乘坐火车几千里,将装备送到毛主席手里。

“唐老四,我找你可是找对了!”毛主席看到他送来的物资,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千里送枪的事被蒋介石知道后,拍案而起,立刻召集唐生明问话,唐生明也不推脱,吊儿郎当的站着任由他骂。

事后戴笠问唐生明原因,他一脸认真的说:“润之先生之前帮助过我很多,他有困难,我帮助他,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嘛!”

毛主席和唐生明的交情还得从上学说起,唐生明的老爹是湖南有名的人物,人称“唐半城”,是湖南省的盐务署长,家底的丰厚程度不用多说。

他的大哥唐生智在国民党内部任职,人送外号“佛教将军”,是可以与蒋介石一较高下的人物。

投胎也是个技术活,唐生明生于这样的家庭,还是最小的儿子,难免会养出一些坏毛病,他的哥哥唐生智见弟弟无法无天,直接把他送到了湖南第一师范附小。

当时,毛主席在这所学校做老师,教育方式和理念令唐生智十分钦佩,他觉得这样的老师一定能把他弟弟这棵歪树苗掰直。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不尽人意,唐生明来到学校第一天就闹出大新闻。

“老师,你这讲的太啰嗦,同学们都听困了。”唐生明斜靠在课桌上,嘴边挂着浅笑,不屑地望着课堂上的老师。

正在讲课的毛主席转过身来,一言不发的盯着他,直到唐生明紧张的坐好,他又背过身继续讲刚才的内容。

唐生明哪遇到过这种事情,以往他捣乱,老师不是骂他就是当做没听到,从来没有老师只这样严肃地盯着他。

下课后,毛主席将唐生明叫到一边,问他:“你是觉得我哪里讲得不好,我跟你请教学习一下。”

唐生明看着和颜悦色的老师,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毛主席看他这副表情,收敛起笑容,正色道:“你哥特意将你送过来,就是要我好好教你,如果你不好好学,我自然会用我的方式惩罚你。”

一番恩威并施后,唐生明乖乖的点了点头,想到大哥将他送来时所说的那句“你到这里被老师怎么处罚我都不管”,再不敢在课堂上放肆。

毛主席对待这位学生也是倾囊相授,用知识和道理让唐生明彻底折服。读书期间,曾经的纨绔子弟竟蜕变成了三好学生。

在上学期间,唐生明与毛主席住在一间房间里,有时候半夜,毛主席还会给睡觉不老实的唐生明掖好被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唐生明能在功成之后不忘“栽树人”,是他得到善终最大的原因。

2,左右逢源

唐生明在哥哥的威名之下,从学堂毕业后直接被送到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的成员,同是第四期成员的还有林彪。

当时陈赓是他的连长,唐生明起初并不把他放在眼里,但后来的一件事,让他和陈赓成为“穿一条裤子的兄弟”。

那是一个春天,唐生明在黄埔军校瞎逛,看到不远处停着一台汽艇,手痒了起来,他召集一帮同学来到汽艇前说道:

“今天我带哥几个去兜兜风,正巧我也好久没开这玩意儿了。”

同学们看到唐生明得意洋洋的样子,也好奇坐汽艇是什么感觉,一股脑的都上去了。

为了安全起见,唐生明特意留下一个同学把风,一旦有长官过来,帮他们掩护过去。

但偷开汽艇可不是一件小事,更可况当时蒋介石正巧在黄埔军校,远远就望着一群学生开着汽艇笑闹。

“去查查,偷开汽艇的是谁,我一定严惩不贷!”蒋介石皱着眉,生气地对身边副官说。

一番调查下来,真凶没有出现,反而是陈赓来到蒋介石面前负荆请罪,他说:“司令,是我管教不严,责任在我,要处罚就罚我吧!”

唐生明知道连长为自己求情,心里五味杂陈,他直接闯进蒋介石的办公室,一五一十的表明自己的“罪行”。

本来准备发作的蒋介石,得知唐生明的身世背景后,脸上堆积起平和的笑容,他看了看陈赓,又看了看唐生明,摆了摆手,说道:

“无妨,你哥哥的与我是故交,以后你想开船的时候,让连长跟着你,别出什么意外。”

蒋介石这场雷声大雨点小的处罚,在黄埔军校掀起不小的水花,也让陈赓和唐生明的关系更进一步。

讲义气,是唐生明最看好的特质,陈赓为他出头承担错误,让他好感骤增,便经常找陈赓聊天玩耍。

陈赓也是个爱聊爱玩的人物,与唐生明“臭味相投”,很快就成了黄埔军校形影不离的兄弟。

当时,蒋介石对唐生智的才能十分看重,想将其从汪精卫的手中挖过来,连带着对唐生明也恭敬有加。

他知道富家子弟都爱玩,就在家里摆设宴席,每周都请唐生明参加,希望能以此拉进和唐家的关系。

唐生明与陈赓形影不离,参加蒋介石宴会时,两人也是东拉西扯,完全不往政治方向说,让蒋介石很是头大。

“我们俩的关系跟亲兄弟一样,都可以穿一条裤子呐!”唐生明对外这样说和陈赓的关系。

戏剧性的是,1926年唐生明的哥哥唐生智在北伐战争中连连胜利,成为国民革命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唐生明从黄埔军校一毕业,就被哥哥唐生智调去做警卫团团长,而好友陈赓却被调任为营长,成了唐生明的下属。

关系来了个对调,唐生明开玩笑地拍拍陈赓的肩膀说:“如果你还想当我长官,我让我哥把我调到你手底下。”

1927年,上海爆发了四一二惨案,共产党员东躲西藏,唐生明和陈赓与共产党关系密切,偷偷传递了很多情报。

其中,顾顺章背叛共产党,供出周恩来总理时,就是陈赓向外传递消息,帮助周恩来逃过国民党特务的围捕。

唐生明得知蒋介石的恶行,带领黄埔军校成员,高举“讨伐蒋介石”的旗帜。

3,“卧底”南京

1938年,任职长沙警备司令的唐生明收到戴笠的一封信,信中说道:“你速来常德,不论用什么方法,切记!”

戴笠是他在黄埔军校中的好友,两人亲密无间,堪称知己。唐生明一看到这封信立刻就与常德司令商讨对调。

这封突如其来的信,可以说救了唐生明的命,对调后的几个月,长沙发生一场大火,蒋介石暴怒之下处死了警备司令。

“如果不是戴笠,我就要缺席喽!”正在吃饭的唐生明听闻这条消息,对酒桌上的好友们说道。

1940年,汪精卫投靠日本人成为傀儡司令,在上海,南京等地大量屠杀国民党员,蒋介石的军统系统深受打击。

思前想后,蒋介石秘密召见戴笠请他支招,戴笠认真的想了半天,开口说道:“目前这种情况,得有个人深入地方内部,里应外合方能成功。”

蒋介石摸了把胡子,点头回应道:“的确,但派遣谁去呢?”

戴笠郑重的说:“我看唐生明就不错,他的纨绔名声早已经流传开来,况且他与汪精卫也有玩乐上的接触,让他去最合适不过!”

为了不让汪精卫质疑,唐生智出面公开表示唐生明骄奢淫逸、思想不正,要与其断绝兄弟关系。

万事俱备,唐生明带着妻子徐来,秘书张素珍奔赴汪精卫处,表示:自己已无立身之所,还望汪司令收留。

汪精卫见唐生明单枪匹马来南京,又想到他花花公子爱玩的天性,对他的警惕也少了三分,亲切地命人布宴为他接风洗尘。

在卧底期间,唐生明带着影星妻子徐来流连于各大社交场所,在一众纸醉金迷的高层中获取情报。

在与日寇走狗打交道的时候,唐生明厌恶地对徐来说:“这群背叛国家的人,与他们周旋我都觉得恶心。”

在他沉着的隐藏之下,唐生明从一名日本海军的口中得知一条大新闻:日本海军被紧急集合于琉球群岛,准备重演珍珠港偷袭。

正在推杯换盏的唐生明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向戴笠发去情报,汇报了这条秘闻。

美国海军得知消息后,率先向日本船舰进攻,随着炮火声和滚滚浓烟,还未准备好的日本船舰尽数沉落。

日本美梦破裂,便四处搜索透密者,唐生明隐藏已久的身份被日本人察觉到端倪,将他带到审讯室审讯。

“你来到汪司令身边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说实话,就让你的妻子来收尸吧!”日本人的走狗对唐生明威胁道。

唐生明一言不发,翘着二郎腿吹着口哨,直到对面的伪军不耐烦地拍桌而起,他才慢悠悠的说:“想审讯我,你还不够格,让你们总司令来见我。”

猖狂的语气让审讯的伪军也不知所措,他只得把唐生明所说的话告知汪精卫,等待上级的处理。

汪精卫听到消息后,并没有见唐生明,只说了句:“此人身份非同寻常,以后必定能派上大用场,放了他吧!”

唐生明刚从大牢出来,就回归了原来的花天酒地,像是丝毫也没有受到威胁一般,继续带着徐来参加舞会。

徐来后来表示:“当时那段时间,我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死掉,但他却依旧没心没肺的享受生活。

也正是唐生明的这种心态,能让他在长达五年的卧底生活中毫发无伤,一直等到日军投降。

1946年,唐生明回到蒋介石身边,与好友戴笠生活在一处,还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多有来往。

直到戴笠飞机失事,唐生明意识到蒋介石身边未必是安全之处,便有意加入共产党,在暗处推行“反蒋”行动。

因身份特殊,他在上海策反多名国民党高层人士,并且与哥哥一起发动了湖南和平起义,为解放军的胜利作出努力。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唐生明就任国务院参事,举家搬到北京,总理周恩来经常与他一起吃饭打牌,关系甚密。

1987年,唐生明传奇的一生,结束于一个温暖的下午,他的葬礼举办的十分隆重,中央领导人亲自来到现场为他默哀。

结语:

战争时期,各个党派纷乱复杂,每一次的抉择都有可能决定命运。

唐生明无疑是聪明的,他从不依靠某一个人,他信仰的始终都是正气。所以他可以在发现蒋介石的歹毒后,投身于共产党。

秘书张素珍曾评价他:“是最适合做卧底的人选,圆滑而不世故,聪明但懂得藏拙。”

“大智若愚”是唐生明一生的写照,他看似糊涂,却清醒自知,一生都幸福安乐,晚年子孙绕膝,善了善终。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