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世民的五世孙,平叛战无不胜,力保李唐江山

星空影视菌 2025-02-19 14:39:51
前言

在宗室问题上,唐朝和明朝那可完全不一样。明朝是直接把宗室给“圈”起来养着,不让他们沾政治的边儿,结果,这些宗室不但没成为朝廷的屏障,反倒成了“废物”。唐朝就不是这样,唐朝的宗室不但能参与朝廷大事,还能带兵打仗。唐德宗那时候发生了“二帝四王之乱”,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宗室勇敢地站了出来,在平叛里立了大功。那这人到底是谁?

一、来自宗室出身

有个人叫李皋,字子兰,他是曹王李明的玄孙。曹王李明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爸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妈妈是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氏。李明在兄弟里排第十四,是李世民最小的儿子,后来因为卷进章怀太子李贤谋反的事儿,就被流放到黔州去了。682年的时候,黔州都督谢佑按照武则天的意思,逼李明自杀了。到了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李明的孙子李胤就被封为嗣曹王了。

741年的时候,李胤生病去世了,他的二儿子李戢就继承了爵位。可谁能想到,才过了短短六年,李戢也生病死了。李皋,他是李戢的儿子,这小伙子年少的时候就补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了。到了752年,李皋承袭了嗣曹王的爵位,还被封做都水使者。打这以后,李皋多次被提拔,最后当上了秘书少监。李皋这人可机灵了,在安史之乱的时候,他愣是带着母亲郑太妃,一路历经千难万险,从长安跑到蜀地去了。

二、到地方任职

上元年间,天下大旱,粮食收成不好。李皋,他可是嗣曹王,但那点俸禄少得可怜,根本养不了家。他想出去当官挣钱养家,可上面不答应。这咋办?他就故意犯了点小错,结果就被贬成温州长史了。那时候温州也闹饥荒,李皋没等朝廷发话,就从官仓里拿出好几十万石粮食去救济灾民。后来,朝廷还表扬他了,他就接着当了处州别驾、衡州刺史这些官。

780年4月的时候,李皋就被任命为潭州刺史、湖南团练观察使。在这之前,湖南有个牙将叫王国良,他占着武冈那块地儿作乱。朝廷好几次派兵去征讨,可都没能打赢。李皋上任以后,就给王国良写了封信,接着自己扮成使者,一个人骑着马跑了五百里地,就到王国良的军营去了。到了营门口,他大喊:“我是曹王,来接受你们投降的!”这一嗓子,整个军营的人都惊着了,王国良赶忙出来迎接拜见,还请罪。李皋就拉着王国良的手,说要和他结拜成兄弟。

三、平定淮西叛乱

782年的时候,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搞叛乱了。朝廷马上就任命李皋当左卫大将军、江南西道节度使,派他去对付也想叛乱的淮宁军节度使李希烈。李皋一到任,就开始招兵买马,还造战船,把战斗的准备都做好了。同一年的十二月,李希烈真的叛乱了,还派兵去攻打周边的地方。李皋就带着兵和叛军打仗,好几次都把李希烈打败了,先后把蕲州、黄州这些地方都收复了。就在这个时候,泾原兵变发生了,唐德宗就逃到奉天去了。

李希烈瞅准机会把南北交通给切断了,这时候“南方藩镇都各自关起门来守着自己的地盘”,就只有李皋“好几次派人抄小路去进贡”,真可谓是给朝廷雪中送炭呐。李皋还派了兵去“修整驿站,把道路给弄平”,又开辟出了新的朝贡之路。在平定李希烈叛乱的过程里,李皋指挥了三十二场战斗,一回都没输过,总共拿下了五座州城、二十座县城,砍下的脑袋有三万三千个,活捉了一万六千人,拼命保住了李唐的江山。792年,那时候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的李皋生病死了,享年六十岁。李皋一死,军队里就发生兵变了,那些乱兵在城里到处抢劫,可就是不去骚扰李皋的家人。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