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军的2个营,被美军3门高射炮打残,2年前陈毅的忧虑果然成真了

芳芳侃大剧 2023-10-01 01:12:50

前言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最瞩目就当属长津湖战役,这一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气势,证明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军魂。

这场战斗是我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全歼美国成建制的一个王牌团,以及让美国引以为傲的王牌师陆战一师从建立编制以来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打破了该师战无不胜的战绩。

胜利固然值得庆幸,但惨烈的代价我们同样不能忘记,这场战斗中,27军第一次体验到现代化武器的恐怖,对方只用了三门高射炮就毁掉了我军两个营,这在此前是不敢想象的。

这不得不让大家回想起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元帅提出的问题和忧虑,谁也没想到,两年后,陈帅的担心竟然真的成为了现实!

陈毅元帅的忧虑是什么?27军的两个营是如何被打残的?

一、第二次战役

问起那一场战役才是抗美援朝的经典,国人众说纷纭,大家各有各的意见,但要是说那一战才是我军一举扭转朝鲜战争局面的战役,那一定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这次战役,志愿军大败十万联合国军,同时在东西两线相继打败美国的两支“无败军队”——陆战一师和美骑一师,同时还歼灭了一个成建制主力团,将战线从鸭绿江一直推回了三八线,成功扭转了双方攻守的局面。

第二次战役有东西两大战线,东线战场是第九兵团对阵美军的陆战一师,而西线战场我军面对的是美骑一师,这两支都是美国王牌师,也是最强的两个军队,在此之前,从建立编制以来从未有过败绩。

东线战场打出了震惊世界的战役——“长津湖战役”,这次战斗中,我军浴血奋战,不仅歼敌1.4万人,更是将有着“北极熊团”之称的美军第31团全歼,编制都打散了。

我军同样也不好受,对方不愧是美国王牌军队,我军第九兵团损失惨重,尤其是负责歼灭“北极熊团”的27军,伤重巨大。

在宋时轮的指挥下,第九兵团潜伏在冰天雪地里,当时朝鲜下着鹅毛大雪,周边低至零下四十度,滴水成冰,志愿军战士们穿的却是几层单衣,有的甚至只穿了一层。

冲锋号响起的时候,很多趴在雪里的人却并没有站起来,他们已经冻成了“冰雕连”,战争打响之后,坦克、飞机、迫击炮不断,明明是零下40度的雪山,却燃起一片大火。

志愿军战士们的热血浇注在冰与火的战场上,两军鏖战一夜,第二天,这里到处早已一片狼藉,我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将美军陆战一师和第七师分成数段,并分段包围,而战斗最先打响的,就是负责歼灭北极熊团的27军。

二、3门高射炮

“北极熊团”是美军主力团中的主力,精锐中的精锐,他们的编制是第31团,因为曾入侵过海参崴,所以又有了北极熊的称号。

战斗开始之前,27军想着速战速决,不给美军任何机会,便打算使用人海战术,强行在美军猛烈的炮火中打出一条路来。

可是27军太低估该团的战斗力了,以为凭借人多可以正面形成碾压的局面,这也使得“北极熊团”真正意义上给包围他们的27军上了一堂现代化战争课程。

现代战争不是靠人多就可以打赢了,冷兵器的时代早已过去,北极熊团将轻重机枪、冲锋枪以及大口径迫击炮,90火箭筒、反坦克炮等重武器全推上前线。

这些就已经很可怕了,但这一战中最让人感到冷汗直流的是该团的3门M19高射炮。

当时我国并没有高射炮,但也听说过这种东西,技术的落后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大家都以为高射炮是用来打空军部队的,所以一开始战士们都不怎么在意,甚至还以为美军黔驴技穷了。

可事实上高射炮的确是对付空军飞机的好武器,但它不仅限于飞机,同样可以对地面进行大范围的轰炸,尤其是大口径的高射炮,还能专打装甲目标,当初二战时期,德国就曾在陆地战场上使用过,一炮打翻了苏联两辆装甲坦克。

被27军包围的北极熊团迅速修筑了环形工事,将重武器放在第一线,27军80师239团趁夜发动了第一次冲锋,可到了近前才发现这坚固的阵地,那一个个坚实的坦克宛若一个小房子挡在美军前面。

敌人机枪扫射一番,并不能阻挡我军的脚步,战线还在不断逼近,可紧接着M19高射炮就被启用了,一个照面,239团3营7连直接损失大半。

239团1营也是如此,刚冲上这个阵地,就被高射炮一轮扫射,战士们被炽热的火焰吞没,阵地前的地面仿佛被犁过一样。

1营的林占魁战后回忆:“当时是夜袭,我们摸到阵地二十米处发起了冲锋,刚抢占了制高点,以为胜利有望,结果却是自己的位置暴露了,密集的人群根本来不及躲避,一轮炮火就倒下一大片!”

三、两个营毁灭,陈毅的担忧

239团损失太大,美军也趁机发起反攻,战斗结束后一个团直接被缩减成半个,第二夜27军派出241团和242团驰援239团。

241团第一次和美军交手,压根不知道对方火力有多猛,全团一块往上冲,虽然勇气可嘉,但是太过无谋。

美军将高射炮向前推进,经过一番暴雨般的炮火,该团的二营和三营直接全灭,其他营连也或多或少受到了波及,这个团也直接被缩减成了一个加强营。

事实上,参与抗美援朝的27军的前身正是华野的第九纵队,曾经是陈毅和粟裕的手下,而陈毅早在1948年就对这种人海战术抱有忧虑。

那时候,林帅通过对苏德战争的总结以及结合历史战争经验,开发了三三制战斗方式,但这种战法只流行在四野,其他部队还是所知甚少。

通过分散兵力达成小股作战,大范围配合的方式发起冲锋,既可以避免被对方的炮火造成大范围死伤,还能更加机动灵活。

反观三野的战术就较为落后了,而且经常喜欢密集冲锋,陈毅曾在《关于华东战局的报告》中就对此提出了意见:“华野一年损伤七万,说明无谋冲锋是蠢笨的,直到现在我们依然保留北伐时期的打法!”

解放战争结束后,被俘虏的国民党军官曾教导过我军将领,他们对战法的论述更加精辟:“这种肉弹冲锋式的打法损伤太过严重,过于落后!”

只可惜当时大家对这句告诫没有放在心上,虽然后来各个部队都有练习三三制战术,但面对美国装备优良的美械部队时,还是有很多部队都会沿用过去的打法。

结语

谁也没想到,当初陈毅的担忧竟然时隔两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被证实,这一战最后自然是胜利了,但付出的代价确实有点大,此后,我国吸取经验,彻底摒弃了人海战术,专注于单兵能力和三三制战术的普及。

1 阅读:282

芳芳侃大剧

简介:喜欢请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