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归山,还是斩草除根?在俄乌战场上,欧洲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抉择。
谈到俄罗斯,不得不提它那根深蒂固的扩张基因。从沙皇时代到苏联,再到如今的俄罗斯联邦,这个横跨欧亚的庞然大物始终保持着一种特质——永不停歇的扩张欲望。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700年的北方战争,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在纳尔瓦大败俄军后,不乘胜追击,反而转头去揍波兰。这个战略失误给了俄罗斯喘息之机,最终导致瑞典从欧洲强国宝座上跌落。如今的欧洲,难道要重演这场历史悲剧吗?当下的乌克兰战场,就像一面照妖镜,映照出俄罗斯真实的民族性格。克里米亚危机和俄乌战争的爆发,让欧洲人恍然大悟:俄罗斯从未改变,它只是暂时收起了爪牙。欧洲人的"恐俄症"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几个世纪积累的历史经验。我们把时间拨回到苏联解体后。很多人天真地以为,俄罗斯会走上民主化道路,融入西方世界。但现实给了所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从车臣到格鲁吉亚,从克里米亚到顿巴斯,俄罗斯的扩张脚步从未停歇。它就像一头蛰伏的北极熊,等待着最佳时机重返地区霸主地位。为什么欧洲国家如此积极地援助乌克兰?因为他们深知,今天的乌克兰就是明天的欧洲防线。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的警惕,源于血淋淋的历史教训。芬兰和瑞典放弃中立国身份加入北约,正是对俄罗斯威胁的最直接回应。现在的情况就像一盘复杂的国际象棋。如果北约不能帮助乌克兰取得决定性胜利,让俄罗斯完全撤出乌克兰领土,后果将会非常严重。一旦俄罗斯在乌克兰站稳脚跟,它将获得战略纵深,掌控黑海要道,并重新积蓄力量。到那时,欧洲再想遏制俄罗斯,恐怕就难如登天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获胜,它将获得什么?第一是克里米亚这个不沉的航空母舰,可以控制整个黑海地区。第二是顿巴斯工业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大量军工企业。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将获得对抗西方的信心和经验,这比领土和资源更为可怕。北约目前面临的困境在于:援助乌克兰需要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投入,而欧洲内部又存在诸多分歧。英国脱欧后,法德在欧盟内部的领导权之争愈发激烈。这种内部分裂正是俄罗斯最喜欢看到的局面。但历史告诉我们,短期的妥协往往会带来长期的灾难。当年瑞典放过了俄罗斯,结果不仅丢掉了波罗的海霸权,还永远失去了欧洲强国的地位。如今的欧洲,是要重蹈瑞典的覆辙,还是要吸取历史教训?看看今天的俄罗斯军事行动,它运用的不仅有常规武器,还有很多禁用的大杀器。如果让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喘息,它必将利用这段时间提升军事科技水平,完善混合战争策略。到那时,欧洲将面临一个更强大、更难对付的对手。放虎归山从来都不是明智之举。面对咄咄逼人的俄罗斯,欧洲别无选择,必须坚定支持乌克兰到底。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
没办法,他们已经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