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20年后,李讷拨通徐龙才的电话:终于找到你了

靖观新视角 2022-12-21 10:41:11

1996年6月12日,家住济南的徐龙才忽然接到一通电话,对方是个陌生号码。

徐龙才满心疑惑地接起来,对方开门见山地问:“你是不是徐龙才同志?”

徐龙才愣了,回答说:“是我。”

对方忽然激动起来,又问:“你在北京工作过吗?在那里多少年?”

这一连串的询问让徐龙才更是迷惑不解,他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对方的身份。

对方意识到自己太过激动了,赶紧跟徐龙才解释,有一位北京的朋友要见他。

北京的朋友会是谁呢,正当徐龙才猜测的时候,这位朋友接起了电话,说道:“徐队长,我这些年一直在找你,终于找到你啦!”

这语调让徐龙才有些熟悉,自从徐龙才离开北京,已经很久没人称呼他为“徐队长”了。

对方又说道:“徐队长,我是李讷呀!”

听到是李讷,徐龙才顿时也激动起来,原来,徐龙才多年前是毛主席的警卫队员,后来他调到山东工作,许多年没再去过北京,没想到,李讷还记得他。

李讷告诉徐龙才,自己打听了许久才得知他在山东,毛主席临终前对她说过:“凡是有恩于我们的一些同志,我们都抽时间去看看他们。”

听到毛主席的遗愿,徐龙才泪流满面,他对李讷说:

“毛主席对我有恩,对全国人民有恩,是我们的大救星。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我在他老人家身边工作了17年,完成了党交给我的任务。我感到幸福、自豪,我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的恩情,毛主席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这番话是徐龙才的肺腑之言,没有毛主席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话,他或许一辈子都是被欺压的佃农,又怎么可能参军报国,还能跟随在毛主席身边当警卫呢?

他在毛主席身边17年,那是他一生之中收获最大的时期。毛主席如同人生导师一样,教了徐龙才很多东西,他永远忘不了那17年的美好时光。

艰苦朴素

1961年,徐龙才从地方部队调到了警卫团,能得到这个机会,徐龙才喜出望外。

他从小听着毛主席的故事长大,对于他这样的穷人子弟,毛主席就如同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一样,他对于毛主席的感激之情,是三言两语表达不清楚的。

没见到毛主席的时候,徐龙才想,毛主席既然是国家领袖,一定是非常严肃的,所以他十分紧张。

但这点紧张的情绪在见到毛主席本人之后烟消云散,毛主席非常亲切,爱说爱笑,平易近人,和警卫员相处如同亲人。

徐龙才对毛主席的第一印象是,毛主席身上穿的衣服很旧,外套早就磨损了,还有缝补过的痕迹。

后来待久了才知道,毛主席一贯是很节俭的,每一件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出行的时候,毛主席也是能省则省,他每次出门,都要带好几个大箱子。

最初徐龙才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后来才弄清楚,这几个箱子,有两个是固定装书的,主席不管在哪里,一天也离不开书。

另外一箱就是毛主席常用的被褥,衣服等等,毛主席不喜欢让宾馆为自己准备,认为太浪费了,宁肯用自己的旧东西。

他每次出门之前,也都会跟徐龙才等警卫员严格要求,让他们把多出来的支出部分在离开之后都如数的交还给宾馆工作人员。

另外,毛主席也不准他们过量的使用宾馆内的资源,尽量都用自己带的。

严于律己

有些宾馆的同志是头一回见到毛主席,还不了解毛主席为何如此简朴,总想着给毛主席吃点好的,穿点好的,但毛主席每次都很严肃的拒绝。

有一回,宾馆为了招待毛主席,给他特意泡了最好的茶,毛主席知道之后却很生气,让徐龙才赶紧把钱拿去还给宾馆。

毛主席很不喜欢搞特殊,他对徐龙才说:“中国不缺我毛泽东吃的,但如果我拿了国家的不花钱,部长们、省长们、村长们都可以拿。”

尤其是到了国家困难时期,毛主席更加节省了,他特意让厨师把菜单里所有的肉菜都去掉了。

大家一开始都不同意,因为那个时候毛主席年纪很大了,身体本来就不好,如果再不吃肉的话,营养怎么跟得上?

可每次大家劝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都说:“很多人还吃不饱饭哩!”

不光是自己节省,毛主席对自己的孩子们也一视同仁,很多人都觉得,李敏和李讷作为毛主席的孩子,应该过着锦衣玉食,公主一般的生活。

可事实和人们想的恰恰相反,三年困难时期,徐龙才每次见到李敏和李讷,她俩都是面色发黄,营养不良的样子。

李讷有一回来看父亲的时候,饿得险些昏倒,警卫员给她拿了些压缩饼干,李讷吃的狼吞虎咽,连饼干渣都舔了个干干净净。

但毛主席知道之后很不高兴,因为压缩饼干也是公家的东西,他的孩子多吃一口,别人家的孩子就少吃一口。为这件事情,他把警卫员和李讷都批评了一顿。

但是李讷并没有埋怨父亲,反而觉得十分愧疚。

李敏也是如此,1963年的时候,她就和丈夫搬出了中南海,独自生活了。

李敏要走,包括徐龙才在内的一众警卫员都十分舍不得。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可以说是看着李敏和李讷她们姐妹俩长大的,李敏却告诉他们,不用担心,自己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过了一段日子,李敏回来,徐龙才注意到她瘦了很多。

徐龙才就热情的邀请李敏和她的丈夫留下来,在食堂吃一顿饭再走。

可是,一听去食堂,李敏却连连摇头拒绝,因为食堂不是普通职工可以进去的。

毛主席做为中南海的公职人员,在食堂吃饭是可以免费的,他们要是进去吃,就等于白吃白拿了。

徐龙才还是请李敏留下来吃顿饭,过去,李敏本来就住在中南海,如今多吃一顿饭又怎么样呢?

可是,李敏坚决不肯打破这个原则,毛主席知道之后很欣慰,直夸李敏做的对。

其实,作为父亲,毛主席当然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是,他还有另一层更为重要的身份,就是新中国的主席。

如果他对自己的子女有所偏爱的话,那必然会对国家的利益造成损失。所以,毛主席不得不做一个狠心的父亲。

其实,徐龙才知道,毛主席一直都很思念自己的孩子们。

多年陪伴

毛主席膝下几个孩子,命运都十分坎坷。

毛主席最喜欢的孩子,莫过于他和杨开慧所生的大儿子毛岸英,可是毛岸英很早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成为了毛主席心里永远的痛。

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与父亲接触的多一些,然而,随着她们长大,能够来见父亲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少了。

对孩子的这些思念,毛主席没有办法对外人提起,但是,他经常给孩子们写信,每次写信的时候,他也总会在末尾加一句,希望孩子们赶紧寄回信来。

从个人角度而言,毛主席是有些孤独的,他的晚年始终缺少陪伴,某种程度上,他身边的这些警卫员和秘书们,充当起了晚辈的作用。

毛主席时常和徐龙才这些人员谈天说地,有一回,他得知徐龙才在部队的时候读过不少书,就很高兴给他列了一份长长的书单,要他回去之后好好读。

毛主席是真心的希望,这些警卫员离开自己之后,依然能够有一番广阔的作为。

徐龙才很感激毛主席对于自己的教导,毛主席的一言一行对他的影响都十分深刻,17年的陪伴,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不仅是上下级,而是亲人一般的存在。

17年来,徐龙才陪伴毛主席度过了大大小小很多个节日,每次过春节的时候,毛主席总是喜欢把他们这些警卫员和秘书叫过来,大家一起吃一顿年夜饭。

因为,他的亲人们在这个时候往往是不陪在他身边的,但毛主席其实是个非常爱热闹的人。

徐龙才偶尔也会为毛主席感到可惜,如果他的孩子们都在,那该多好。

但是,对于毛主席这样一个伟大人物而言,这点亲情上的小事,却偏偏是最不能圆满的。

徐龙才的家里一直放着一张照片,那是他和毛主席唯一一张合影。

虽然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很久,但徐龙才平时没有照照片的习惯,也并不会为合照这种小事打扰毛主席,这张照片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拍的。

1965年,那个时候,徐龙才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时间不长,毛主席对他还不算太熟悉。

有一次徐龙才接到上级的指示,让他护送着毛主席到南方一带。

到了南方之后,毛主席就见到了罗丽华。

徐龙才认识罗丽华,因为,当初毛主席重回井冈山的时候,作为服务人员的罗丽华想要回家探亲。当时,毛主席就让警卫团指派一个人过去护送罗丽华,这个被指派的人就是徐龙才。

所以,再见到徐龙才的时候,罗丽华想起这件事,就笑着跟毛主席说:自己上次能够平安回家,全亏了徐龙才同志的护送。

毛主席一听,也跟着笑了起来,他徐龙才说:“上次辛苦你跑一趟了,也辛苦你们在井冈山等了我十几天啊。”

徐龙才听到主席这样夸奖自己,心里高兴的不得了。

这时候,主席又主动提出,自己要和徐龙才照一张照片作为纪念,也算是感谢当时徐龙才完成了这个任务。

徐龙才一听,更是受宠若惊,他早就想要和毛主席合照一张了,过去,他护送着毛主席到各地去考察访问,周边的很多老百姓都会要求和毛主席合照,毛主席也很少拒绝大家的要求。

但是,作为毛主席贴身的警卫员,徐龙才却反而还没有得到过合照的机会,因为他不好意思开口跟毛主席提要求。

记忆永恒

现在,这样一个机会终于来了,徐龙才简直激动的连路都忘了怎么走了。

他站到毛主席的旁边,还在摆动作的时候,毛主席忽然摇摇头,说站的不好,说罢,就把徐龙才拉到了自己的右边。

因为,大家的心里有个默认的规则,那就是右边的位置更尊贵一些,所以,徐龙才认为,自己和毛主席拍照片,自然是毛主席站在右边。

可是,毛主席却主动把徐龙才拉到了照片的中心,摄影师按动快门,记录下了这一幕。

这张珍贵的照片,徐龙才保存了一辈子。后来,他辗转过许多地方,但这张照片始终都被他贴身带着,每当看到这张照片,他就会想起和毛主席相处的那些时光。

70年代之后,毛主席的身体每况愈下,徐龙才也一直为毛主席揪心。

医生想了很多办法,但还是没能挽救毛主席的生命,到后期,毛主席每天都躺在病床上,意识也不清醒了。

警卫员们都知道,已经到了最糟糕的时候,有时候,大家讨论起毛主席的病情,就都红了眼眶。

可是,大家不敢把那种最糟糕的预测说出来,他们都希望奇迹会发生。

可1976年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很糟糕的一年,毛主席去世前不久,发生了举国震惊的唐山大地震。

可怕的浩劫夺走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就连毛主席居住的地方都遭到了波及。

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毛主席就让他们联系华国锋,要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得知是地震,毛主席心如刀绞。

那时候,毛主席病的连报纸都看不了了,可是,因为牵挂着唐山一线的群众,所以,他要求秘书每天在床边给自己读前线的资料,又给华国锋嘱咐了很多工作。

他去世之前办的最后一项工作,还是在有关唐山大地震的文件上签署名字。

华国锋

徐龙才知道,主席直到最后一刻,心里最惦记的依然是人民。

毛主席去世那天,医生出来宣布了这个令人心痛的消息,当时,徐龙才怎么都不愿意接受,他甚至从没想象过,离开了毛主席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在悲痛之中,徐龙才站好了自己最后一班岗。

让徐龙才欣慰的是,一切平稳的度过了,没有出什么岔子。

毛主席的追悼会和葬礼安然的举行。

如毛主席所希望的那样,在他离开之后,国家依然在向前走。

徐龙才也开始了自己新的故事,在送别的毛主席之后,徐龙才便离开了警卫员的队伍,回到了山东的地方部队。

80年代的时候,徐龙才选择退伍,成为了济南宾馆的一名职工。

多年来,徐龙才很少向外人提起自己当过毛主席警卫员这件事情,因为毛主席的那些教导始终记在他心里。

他希望自己能够低调的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而不是借用毛主席的光环为自己换来什么好处。

如果不是李讷忽然打电话过来,也许他一辈子都不会提起这件事情。

后来,徐龙才和李讷见了一面,他们聚在一起,讲到了很多毛主席生前的事情。

徐龙才是直到这一刻才知道,原来,毛主席临别之前还惦记着他们这些人。

他流着泪对李讷说:“我永远都忘不了毛主席。”

每个人都忘不了毛主席,他虽然离去,但新中国的每一个故事,都有他的身影。

4 阅读:313

靖观新视角

简介: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