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前221—前207)是中国首个统一王朝,由秦国发展而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统一的法律、文字、度量衡,对外扩张领土。秦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但因滥用民力,秦朝仅维持十余年即灭亡。
秦朝皇帝列表
秦始皇政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
秦二世胡亥
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7年
秦王子婴
公元前207年在位46天
秦朝历代皇帝大事记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自认为功绩超越三皇五帝,因此采用“皇帝”称号,成为中国首位皇帝。他规定皇位世袭,称为“始皇帝”,并希望传承千世万世。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改革家,秦始皇嬴政十三岁即位,三十九岁称帝,在位三十七年。他创立皇帝制度,推行中央集权,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推动了中国的大一统,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明代思想家李贽称赞他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历史功绩:
1.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2.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3.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4.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5.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6.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7.修建长城,抵御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线,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8.开拓疆土,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
9.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10.修建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改造了盐碱地4万余顷,使土地贫瘠的关中地区迅速富庶起来。
胡亥,秦二世
又名二世皇帝,姓嬴,氏赵,字胡亥,乃秦始皇第十八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任皇帝,统治期间为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7年。胡亥年幼时,曾随中车府令赵高学习法律。秦始皇南巡时于沙丘宫平台病逝,秘不发丧,赵高与李斯协助胡亥杀害了二十多位兄弟姐妹,并迫使扶苏自尽,从而胡亥登上了秦朝二世皇帝的宝座。胡亥继位后,赵高掌握实权,实行严酷统治,导致陈胜、吴广起义及六国旧贵族的复辟运动。公元前207年,胡亥在赵高亲信阎乐的逼迫下,在望夷宫自尽,年仅二十四岁。胡亥去世时仅执政三年,最终以平民(黔首)的礼仪被埋葬于杜南(今西安西南)的宜春苑。秦二世胡亥与始皇帝嬴政一样,没有获得后世皇帝的谥号和庙号,原因在于秦朝推行中央集权,禁止臣子对君主进行评价,而到了汉朝,随着治国理念由法家转为儒家,谥号和庙号才开始出现。
子婴,秦朝末代君主
(?-前206),秦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姓嬴,名子婴或婴,统治仅46天。起初自称为皇帝,后改为秦王,历史上称其为秦王子婴。子婴天性仁慈,自律。秦二世胡亥被刺杀后,赵高拥立子婴即位,他是扶苏之子(亦有说法是秦始皇的弟弟或侄子,成蟜之子的说法更为可信),胡亥去世时年仅23岁,即位为皇帝。不久,子婴采纳赵高的建议,废除帝号,改称秦王。
子婴登基仅五天,赵高企图诱使起义军进入咸阳,并承诺消灭所有秦朝皇族。子婴得知后,先发制人,斩杀赵高,并灭其三族。四十多天后,刘邦率军首先进入关中,抵达灞上后劝降子婴,子婴同意投降。他用绳索捆绑自己,并携带皇帝专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前往刘邦军中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那一刻宣告终结。刘邦并未处死子婴,而是将他交由随行的官员监管。不久,项羽也带领大军抵达关中。刘邦因无法抵抗而撤退。项羽进入咸阳后,立即处死子婴,并进行了大规模屠杀,秦朝历代积累至此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