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个细节,看中国的真实GDP

茶狐世界 2024-06-21 14:56:36

我经常看英语新闻,通胀(inflation)这个词,是最近几年全世界经济新闻最热门的词汇,几乎每个国家的老百姓都在抱怨通胀。

为了了解目前的基本物价,我打开了久违的某团买菜APP,我上次用这个APP大约是一年之前。我被价格惊到了,几乎和一年前没有什么区别:

长丝瓜(0.9kg~1.1kg)/份 实付 3.99元。红色圣女果小番茄(400g)实付2.99元。水果黄瓜 (450g)1.99元。精品空心菜(450g~550g)/袋,实付 2.77元。东北甜糯玉米3-5根装(1kg)实付 5.59元。本地农家圆蒲瓜(425g~575g) 实付 4.62元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丝瓜,每根长度超过半米,末端的黄花没有凋谢,质量非常好,口感鲜嫩一家三口吃了三顿,才消化完。

周五傍晚下单,周六早上10点之前,配送到小区里的便利店,离我家步行50米,取回来后,摆满了餐桌,居然只要21.51元!

2023年,宁波人均GDP为16.39万(按年平均汇率折合24369 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发达国家的最低人均GDP门槛是20000美元。宁波也算是一个妥妥的发达经济体了。

宁波蔬菜的价格,应该是所有发达经济体里面最便宜的,配送效率也最高的。也许,某些穷国的菜价比我们更便宜,但支付和配送,完全做不到如此高效丝滑。

就在这全球通胀蔓延的时代,我们的基本物价,应该是全球最稳定的。

我想来人为,如果以中国的物价为标准,那么我们的GDP是大大比低估的。

最近看了南华早报的一篇文章,里面的很多数据很有意思。结合我的思考,来聊一聊「谜一样的中国GDP」。

世界银行最新的购买力平价GDP调查显示,中国的排位略有上升,接近美国,但背后的测算方法,却完全脱离实际。今年五月,世界银行完成了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 (国际比较项目,ICP),调查结果确定了各国的购买力平价的GDP。

世界银行购买力GDP 排名

中国GDP为31.77万亿美元,美国GDP为25.44万亿美元。中国相对美国的领先优势增长了5.6%,印度(13万亿美元)靠近了中国,日本保持了其排名,但略微下降了一位,俄罗斯超过了德国,法国超过了英国,印度尼西亚下降了两位,巴西上升了一位。前十名依旧如故。

尽管发生了俄乌冲突,俄罗斯的购买力平价GDP,却增长了13%,英国人可能因为跌出前十而感到懊恼,但总的来说,最新的ICP并没有带来任何显著的新发现。

从我的常识判断,世界银行的数据,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完全脱离了现实,至于原因吗,我想可能是,世界银行就是美国控制的,所有规则都为美国量身定做。

ICP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据《经济学人》报道,世界银行的研究人员仅在中国,就访问了16000家商店,收集价格数据。最新的ICP评估于2021年,比2017年的调查晚了四年。结论是中国的GDP被低估了1.4万亿美元,将中国2022年的购买力平价GDP从美国的119%提升到125%。

《经济学人》称,中国国家统计局对此并不认同,淡化了这些结果,称「我们需要谨慎解读,正确把握全球经济格局」,同时强调,新一轮购买力平价结果「并没有改变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千方百计高估本国GDP,但有些国家,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隐藏实力。

中国的购买力平价GDP仅为美国的125%?以我的常识判断,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去年,中国发电量是美国的2倍,钢铁产量是其12.6倍,水泥产量是其22倍。中国造船厂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产量,而美国的产量却微乎其微。2023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了3020万辆,几乎是美国1060万辆的三倍。

从消费端看,去年中国销售了2600万辆汽车,比美国的1550万辆多了68%。中国消费者购买了4.34亿部智能手机,是美国1.44亿部的三倍。另外,中国的肉类消费是美国的两倍,海鲜消费是美国的8倍。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上的支出是美国消费者的2倍。

2023年,中国旅客乘坐了6.2亿次飞机,比美国的8.19亿次少了25%,但中国旅客还乘坐了30亿人次高铁(以及6.85亿次普通火车),远远超过了美国铁路客运的2800万人次。

世界银行进行的16000次商店访问,看似认真细致,却大大低估了中国的购买力平价GDP。

中国的生产和消费,是美国的好几倍,而不仅仅是125%的购买力平价GDP。当然,这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我们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保住了,大洋彼岸的汇率GDP遥遥领先,购买力GDP相差不远,也算有台阶下,依然是世界老大。

我总感觉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数十年如一日,持续低估中国的GDP。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老大,数字太高,就说不过去了。

中国的GDP和购买力平价GDP由于未能从物质产品体系(MPS)向服务转型而被低估,基本排除了大部分的服务业统计。

世界银行也认为,中国的商品消费是美国的数倍,但在服务消费方面,中国却远不如美国,。

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UNSNA)提供了指导方针,并明确指出各国应根据本国情况制定国民经济核算。这就是各国GDP统计标准差异的来源,一切都是由国情决定的。

西方国家,张开双臂欢迎所有UNSNA的“创新”。现在GDP中包括了诸如预估租金、法律费用等项目。英国甚至将非法磕药和卖淫服务都计入了其GDP……为什么不呢?反正UNSNA2008年的指导方针,明确建议将非法市场活动包括在GDP中。

而我们的国家统计局,却在概念层面上坚持了自己的立场。1985年,中国首次尝试将MPS转换为SNA时,GDP居然只增加了13%,并称之为符合中国国情的统计方法。

多年来,世界银行曾极力促使中国适度增加服务GDP,但效果有限。老和尚念经,不听、不听,就不听。

西方经济体,尤其是美国,GDP增长主要由服务业的通货膨胀驱动——如租金、医疗保健、教育和托儿服务——而非制造品。尽管这些成本在中国也有所上涨,但很多并未纳入GDP统计。

ICP在2021年进行的调查中,也未能捕捉到各行业的价格差异——这对企业是祸害,对消费者却是福音。

这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尤为明显,比如说,比亚迪的插电混动汽车,2000多公里续航,售价仅14000美元,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怪不得马斯克说,如果没有关税壁垒,中国车企将“摧毁”全球竞争对手。

2023年,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下降了50%,并在2024年继续下降。宁德时代已经宣布,计划到2024年底将锂离子电池价格降低一半。

中国的餐厅,几乎是全世界最内卷的,甚至提供免费的美甲服务,相比之下,美国的餐厅有服务吗?几乎没有。中国的服务质量无法量化,但应该远超西方。即便如此,14亿人口的餐饮市场,统计出的GDP依然不如3亿人口的美国。这就是最荒谬的地方。

遵循UNSNA已经导致GDP含义的混乱。随着服务业GDP在西方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它们的增长似乎并未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如今,美国的医疗保健和大学教育的GDP数字,是2000年的两倍。但在过去20年,普通美国人获得的医疗和教育服务质量,却在倒退。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以物质为主的GDP统计,更能真实反应生活水平的变化。因为,西方的UNSNA已经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明显已经失去理智,正式建议将磕药、卖淫、非法赌博和偷窃纳入GDP。

西方国防分析人士在推测中国国防开支时或许有所发现。但并非中国的国防开支被低估,而是西方的国防开支,尤其是五角大楼的支出,需要重新评估。

美国每年耗费1万亿美元用于国防(包括情报和能源部门项目),但却导致美国海军规模缩水,而中国2360亿美元的预算却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军。

举个例子,上海两个造船厂在建军舰,约等于英国海军的总量了,而且这个建造量和建造速度,完全不影响正常经济活动,军费占比很低。

同样,一些分析师抱怨说中国占据了全球30%的制造业产出,但只占家庭消费的13%。这显然严重偏离了实际情况。中国几乎在每一种消费产品上占据了全球20-40%的需求,但其大部分服务消费并未纳入国民经济核算。

那么,中国的经济规模(GDP)究竟有多大?我觉得,至少是美国的2倍以上,而不是区区125%。

0 阅读:3

茶狐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