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坚守抗疫一线,4年过去他身体如何?

来科点谱 2024-12-05 14:17:14

“身陷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

这是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对张定宇医生的深情致敬,短短几句话,道尽了他的无私与伟大。

张定宇,这位身患渐冻症的传奇院长,在自己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情况下,却毅然冲锋在抗疫的最前线。

他拖着双腿艰难行走,却从未退缩,他和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带领团队救治了2800多名患者,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

4年时间过去,他身体如何了?

英雄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坚守抗疫一线

2018年,对张定宇来说,绝对是命运转折的一年。

这一年,他的人生被迫接收了一份“通知书”——渐冻症确诊书。

这种绝症,如同一个冷酷无情的时间沙漏,慢慢抽走身体的力量,直到生命彻底停摆。

作为一名医生,张定宇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诊断意味着什么:肌肉将一点点萎缩,双腿将越来越无力,最终无法站立、无法行走,甚至无法呼吸。

他明白,自己不仅要与时间赛跑,还将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一点点不听自己使唤。

这对于任何人都是无法承受的痛苦,更何况是一名每天都在与死神较量、救死扶伤的医生?

但张定宇没有停下脚步,更没有陷入绝望。

他默默地把那张诊断证明收好,除了妻子以外没有告诉任何人。

张定宇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难处,他向同事隐瞒病情,只是简单提到“膝盖有点小问题”,仿佛不过是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

他从不提肌肉僵硬的难受,也不解释为什么偶尔走路步伐不稳。

即使是面对日渐加重的身体状况,他也没有一丝退缩,依然在繁忙的医院走廊中穿梭,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工作中。

2019年12月27日的夜晚,武汉市同济医院的一个电话打破了金银潭医院的平静。

有一位疑似感染不明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需要紧急转诊,作为武汉市传染病救治的“主战场”,金银潭医院责无旁贷。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很快,越来越多的患者涌入,病房告急,防护物资短缺,整个城市逐渐被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之下。

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张定宇迅速投入战斗。

他作为金银潭医院的“领头人”,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站在最前线,用行动书写一名医生的职责与担当。

每天,他只睡两三个小时,拖着早已被渐冻症折磨得僵硬的双腿,穿梭在病房与指挥室之间。

他不仅需要协调医疗资源,还要时刻关注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状况。

他从不在同事面前提及自己的病痛,只是默默忍受肌肉的痉挛和无法克制的疲惫。

对于他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是患者的生机所在。

张定宇的坚守与奉献并非偶然,而是他从医生涯以来的执念。

他曾是维和部队的一名白衣战士,在阿尔及利亚陌生的土地上救死扶伤;2008年汶川地震,他又奔赴灾区,亲手从废墟中抢救出无数生命。

他的履历中写满了“逆行”的故事,而这一次,他再一次迎接命运的挑战。

舍小家为大家

疫情初期,未知的病毒就像笼罩在头顶的阴云,让所有人都感到压抑和不安。

病毒的高传染性让人谈之色变,而医疗资源的短缺更是雪上加霜。

医院里每天都充满了焦急的脚步声和医护人员疲惫的身影,作为院长,张定宇深知自己的责任,他没有片刻犹豫,而是果断挑起重担,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我们一定可以挺过去!

他的日程表被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奔走在病房、会议室、仓库之间。

调配物资、指导救治、安抚患者和家属,他像一台高负荷运转的机器,不知疲倦。

每一次他出现在病房,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眼神里都会多一丝希望。

就在他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一道晴天霹雳打在了他的心上:他的妻子程琳也感染了新冠肺炎。

那一刻,他的心揪成了一团,却没时间停下难过。

张定宇多想立刻跑到妻子程琳的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陪伴她,安慰她,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起来。

但他知道,自己肩上扛着的,是整个医院的生死存亡,是数百病患的生命希望。

他没有选择,只能将担忧深埋心底,继续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医院需要他,病人需要他,他不能离开。

可他心里始终牵挂着病床上的妻子,每次经过传染病区,他都会忍不住放慢脚步,想进去看看,又只能强迫自己转身离开。

直到三天后,他才挤出一点时间,走进了妻子的病房。

当他推开门,看到虚弱的程琳躺在病床上时,那种心痛像洪水一样瞬间淹没了他。

他的眼眶迅速湿润,泪水再也忍不住地涌了出来。

他轻轻坐到妻子身旁,握住她的手,低声说道:“对不起,程琳,我真的想早点来看你,可是我……实在抽不开身,医院里那么多人在等我。”

这一刻,张定宇的愧疚满溢而出。

他是丈夫,却没能在妻子最需要的时候守在她身旁;他是医生,治好了病人,却没能第一时间照顾自己的爱人。

程琳看着眼前这个憔悴却倔强的丈夫,强忍着眼泪,反而露出了一抹笑容。

“我知道你很忙,我也明白你在做什么,这是你的职责,也是你的选择,我支持你。”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程琳所有的理解和爱。

在她康复后,程琳毅然决定捐献自己的血浆,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战胜病毒。

在张定宇的带领下,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拧成了一股绳,团结一心,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

这是一支特殊的“战队”,面对未知的病毒,他们没有退缩,反而以坚定的信念和专业的医疗技术,与死神展开了一场场殊死较量。

每一场胜利都来之不易。物资短缺、患者激增、极端疲劳,甚至亲人被病毒侵袭的压力,让这支队伍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

但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病毒多么凶险,张定宇和他的团队始终守护在患者身边,他们共同救治了2800余名新冠患者,为武汉乃至全国的疫情防控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2020年8月,张定宇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在颁奖典礼上,他依旧谦逊地表示:“这份荣誉属于所有的医护人员,属于所有在疫情中勇敢面对困难的中国人。”

捐献遗体

疫情的硝烟散去,城市渐渐恢复了平静,街道重新热闹了起来,笑声也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脸上。

但对于张定宇来说,生活却并没有因为平静而变得轻松。

渐冻症的侵袭一天比一天更加猛烈,它一点一点剥夺着他的行动能力。

他的双腿变得愈发沉重,手臂的力量逐渐消失,甚至连吞咽食物这样最普通的动作,也成了一种艰难的挑战。

但张定宇从来不是轻易被击倒的人,他以一贯的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配合治疗,锻炼身体,积极调整心态。

他总是对身边的人笑着说:“活一天就赚一天,至少我还能多做点事。”

这种豁达和幽默,让家人和朋友在他的坚强里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2022年9月,张定宇迎来了一个特别的访客——京东副总裁蔡磊。

蔡磊和他一样,也是一名渐冻症患者。

但不同的是,蔡磊选择了另一条抗争之路:他致力于研发渐冻症药物,希望能为更多患者带来治愈的可能。

在两人的交谈中,蔡磊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张定宇能够在去世后将遗体捐献出来,用于渐冻症的研究。

这个请求在旁人听来或许有些残酷,但张定宇听完后却只是淡然一笑:“当然可以啊,如果我的遗体能为研究提供一点帮助,那就再好不过了。”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没有任何的悲伤,仿佛捐献遗体不过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决定。

“与其坐着等生命走到尽头,不如让它在另一种意义上延续下去。”张定宇常这样说。

他的选择是那样坦然而坚定,没有一丝犹豫,也没有一丝遗憾。

对他来说,这是生命的另一种绽放,比活着更加有意义。

奇迹的发生

2023年,当新冠疫情的阴霾终于散去,世界重新焕发生机,一个让人喜出望外的消息迅速在各大媒体和社交平台上传开——张定宇的渐冻症病情,竟然得到了控制!

大家不禁惊叹,这简直是个医学奇迹!

过去几年,张定宇从未停止与病魔的斗争,他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中医调理、康复训练以及心理辅导,只要有一丝可能,他都愿意去尝试。

事实证明,他的乐观与坚持奏效了,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他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甚至还发生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渐冻的双腿重新焕发了力量,他不仅能自由行走,还能骑着自行车迎着微风出行!

这个好消息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开,无数网友为张定宇欢呼雀跃,大家纷纷留言:“院长好样的!”“他真的配得上奇迹!”

到了2024年,张定宇的人生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官网上,熟悉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张定宇,现在是这家顶级医院的主治医生!

看到这个消息的人都不禁感慨万分:这位曾经的“渐冻英雄”,如今又重新回到了他最热爱的医疗岗位上。

参考信源

九派新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