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很多人梦想的开始,但有的人却只能被迫进入社会,艰难求生。可列宁说社会也是一所大学,在社会里,你会经历真正的人情冷暖,真正的生活,并且在这样的社会大学里,人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那么,社会这所大学会教给人什么呢?
今天为大家带来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大学》。16岁时,阿廖莎受到小伙伴的鼓励,说他天生是为科学服务的,理应去上大学。于是,阿廖莎便辞别了和蔼的外祖母,到喀山寻求读大学的机会。起初,阿廖沙是住在朋友耶夫列伊诺夫家里。
耶夫列伊诺夫是个有青年热血的大学生,虽然想尽心帮助阿廖莎,但他有着轻佻浮躁、只顾自个儿的不成熟习气,看不见他可怜的寡妇妈妈是怎样终日操劳煞。被苦心的支撑家务的阿廖沙却不同,他从小就没有爸妈呵护,只有外祖母疼爱,她自然更能体会人间辛苦。每一块分到阿廖沙手里的面包都让阿廖沙感到心头难受。
为此,阿廖沙为了不在家里吃白食,每天一清早就跑出去做工,遇上刮风下雨,他就躲在火烧场下面荒芜的大地窖里闷坐在里面,听着大雨滂沱和狂风吼叫,才惊觉生活都如此艰难了。那上大学只不过是一个梦想而已,阿廖莎只能混迹在社会这所大学中艰难成长。
为了不挨饿,阿廖莎跑到伏尔加河的码头上去打零工,在那些装卸工、流浪人和无赖汉们中间干各种苦力活。在那里,阿廖沙真实的体会劳动的艰辛和伟大。一次,一艘载满波斯货物的大拖船在喀山附近触礁,码头搬运组的工人带着阿廖沙一同去卸货。
那时候,雨下得很大,天气变得很冷,风也吹得很凶,吹开人们的贴身衣衫,衣襟翻卷到头上去,下面露出肚皮来了。在这湿淋淋的黑夜里,六盏灯笼发着微弱的光亮,一个个黑色的人影窜来窜去,脚在拖船的甲板上踏的通通响。
这些工人用咆哮、呼啸、狠命的斥骂,相互督促鼓励,冒着倾盆的暴雨和呼呼的狂风,扛着货包和米袋来回搬运,一搬运完货物,疲劳的人们就跟醉鬼似的睡着了。等货轮驶到喀山码头的时候,他们便像灰色泥流一样涌上沙岸,直奔小酒馆去喝他们的三桶伏特加了就是这些狂热露骨、生性粗野的人,他们对现实生活敢于憎恨,对世界的一切敢于敌视嘲笑,对自己又蛮不在乎。
他们思考着生活,谈着个人的心事,可几乎谁也顾不得听谁的,迷茫又堕落又有钱就喝酒买醉。
阿廖莎每次企图向上爬或者进大学念书的幻想碰壁以后,他都更想接触这群醉生梦死的劳苦人们,去干种种偷鸡摸狗的小事儿,自私自利,每天吃饱喝足就可以了。但是阿廖莎读过很多书,并且还在不停的读书,这些书鼓励他去追寻那些虽然还不十分明确,但却比他已经见过的一切更具有重大意义的事物。
后来,阿廖莎认识了古里普列特尼奥夫,一个反对沙皇的革命青年,他见阿廖沙生活困难,处境险恶,就劝阿廖沙去跟他住在一起,并且劝阿廖沙准备去做乡村小学教师。阿廖沙就随着谷里住进了一个大宅院里。
这是一所破旧的大房屋,里面住着形形色色的人,大学生、数学家、妓女、穷鬼们,他们拥挤不堪的住在一起,活像一窝蚂蚁,并且这里从清早到深夜总是乱糟糟的,缝纫机呀呀响个不停。
歌女们咿咿呀呀的练嗓子,大学生低声哼唱音节,酒意正浓的妓女们大惊小怪的狂叫。阿廖莎看到这一切不禁疑惑,人们这样活着是为了什么呢?阿廖莎也不理解,他虽然受古里的救济,但贫苦和饥饿一直如影随形的跟着他。古里在一个印刷厂里做报纸的夜班校对员,每夜只挣11个币的工资,根本不够两个人吃喝。
阿廖沙也不能眼看着鼓里一个人打工而自己静心学习。阿廖沙便去了一个面包房做工,一昼夜干14小时的工作。面包房的伙计们就像地窖里的蛆虫一样,没有长远打算,只会如爬动。
他们不去想现实的生活,只想醉生梦死,只想着近钱的快乐,一得到工钱就跑到小酒馆和妓院里去,有时,他们还拉着阿廖沙一同去。阿廖沙虽然对两性的关系非常好奇,也渴望得到女人的父爱。
但是当他看到人们由于性欲和生活的苦闷钻到妓院这个洞窟里去,用荒唐可笑的词句来讨论那些受过教育的人们的丑事奇闻,敌视和嘲笑那不可理解的事物,阿廖沙就觉得愤慨和可悲。
而阿廖沙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做法也受到这些人毫不留情的嘲笑,这让阿廖沙深感生活和生活本身是同样痛苦的,但是也有些人始终温暖着阿廖沙。古里与一些革命者很接近,阿廖沙通过古里认识不少革命者。
杰连科夫的小杂货铺是一个小聚集点,阿廖沙每次参加聚会都是在接触新的思想和观念。这些充满希望的大学生和热心革命者认为人民是智慧、美德和善良的化身,是包容一切、高尚、正直、伟大的开端。
他们希望依照新的博爱精神去自由建设美丽的生活。他们这些善良博爱的意志影响到阿廖莎,让他从此以后不再只为自己着想,开始更多的去关心别人了,并且认为只有对人类的最强烈的爱,才能激发出一种必要的力量来探求和领会生活的意义。
杰连科夫便是这样一个人,他开着一个杂货铺,所有的盈利只为革命义务奉献,杂货铺珍藏的书本供学生免费阅读,杂货铺赚来的钱为革命活动出力。他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常常带着一种虔诚信徒暗自喜悦的心情对阿廖沙说,将来凑上几百几千个这类的好人,把俄国的各个重要植物都切过来,一下子就能把生活来个大翻个了。
但是杰连科夫那个小杂货铺的收入很少,需要物质帮助的人和事却越来越多。杰连科夫忧虑的撵着小胡子思考该怎么办才好。阿廖莎觉得杰连科夫是把自己当作判了无期徒刑来给人们做苦役的人曾不止一次的问杰连科夫,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杰连科夫像是没听懂阿拉舍的问话一样,讲到人民生活的苦难,说必须要给他们教育和知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杰连科夫又开了一家面包店,让阿廖沙去担任面包师的助手。阿廖沙便从那个大面包店转移到杰连科夫的小面包店打工。
在工作的空隙,就是当一团面粉刚刚揉好,另一团面粉还没有发酵或面包已经上烘烤的时候,才能读点书。面包师十分不赞成阿廖沙埋头读书,觉得阿廖沙好好干几年就能当上面包师,还是有前途的,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其他事情上,也从不问阿廖沙读的是什么书,只管把阿廖沙当作学徒一样使唤。
面包店的生意也很兴隆,阿廖沙每天直累得头晕眼花,书也读得少了。这个时候,阿廖沙外祖母意外去世的消息传来阿沙被这个不幸的消息所打击到。那天晚上,阿廖沙坐在院子里的劈柴堆上,心里感到万分憋闷,只记得当时有一股边鼓冷风向自己袭来,没有哭,也没有向别人诉说苦闷。
面包店的经营非常兴旺,可是阿廖沙却感到越来越糟糕。阿六沙除了做面包作坊内部的杂活,还要把面包按户送到私人住宅里,每天只能睡上两三个钟头。关键在于,面包店的营业本是为了有益的事业,可是阿廖沙却看不到任何希望倾向于革命的一些人不顾营业的好坏,随便从柜上拿钱,弄得有时候连买面粉的钱都没有了。
杰连科夫也不加制止,只是感叹自己就要破产了。阿廖莎眼看着这个谦逊无私的人怎样艰难的苦撑着,努力,要做好有益的事业,为那些大学生们提供书籍、场所、知识,最后还要被冷一眼相待,阿廖沙就感到工作和生活是无意义的。这个时候,阿廖沙所处的社会环境酝酿着革命与反革命的前朝,一些大学生开始闹起风潮,盲目而不知目的,就好像是单纯反对政府的一项集体狂欢活动。
阿廖沙的朋友古里就因为暗中贴反对沙皇的贴纸被捕入狱。喀山老警察还告诫阿廖沙,反对沙皇是没有好下场的,若是愿意替沙皇帝国做点事情,就会赚到更多的钱。
阿廖莎突然感觉一切东西都没有什么意义,他的周围变得越来越空虚,内心真实情感没有诉说的对象,有好感的人被捕入狱,内心各种思想不断冲突,并无法调解。
而阿廖沙面对的看到的都是愚昧无知的百姓,他们为这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卑鄙龌龊的明争暗斗,现实生活充满一连串的仇视和残忍,为了减轻苦闷,阿廖沙开始学习拉提琴。但是那位在戏院乐队里拉提琴的教师竟然趁着阿廖沙外出有事,偷了阿廖沙的钱。
阿廖沙当时想揍这个琴师一顿,可是他做不到。看着琴师颤抖的嘴唇,浅色的眼睛里滚出两行油亮油亮的泪水,阿廖沙只是命令秦师把钱放回钱柜去。对人是逐渐失望的阿廖沙终于决心要自杀,可那支旧手枪只打穿了阿廖沙的一个肺叶,没有击中心脏。阿廖沙自杀未遂,活了下来。
这个时候,青年革命者霍霍尔找上了阿廖沙,他是一个有着坚定理想信念和实际路线的革命者,曾经组织过工人自学小组,被捕后坐了两年牢,又被流放到雅库特,过了十年的充军生活。生活对他极其苛刻,但他依旧有着解放人民的意志,从来没有放弃希望。
霍尔不希望阿廖沙浑浑噩噩,于是邀请阿廖沙去乡下,他在那里开了一家杂货店,那里有很多书,阿廖沙可以在那里工作,闲暇时间便读书,阿廖沙便去了。霍霍尔非常理解阿廖沙自杀未遂的愧疚,努力引导阿廖沙走向新的道路。霍霍尔告诉阿廖沙,不要浪费自己的青春和才能,不要让书本把自己和周围的人隔绝开。
爱人民就不要空谈爱人民,教育人民破除愚昧才是爱,从农村扎根才是道路。霍霍儿使阿廖沙重新挺起胸膛,找到生活的目标的方向。阿廖沙非常敬重霍霍尔,她总是那副成熟大气的模样,以一颗包容心对待更加顽固不化、愚昧无知的农民。
就算有农民反对霍霍尔传播的思想,不惜在霍霍尔的杂货店放炸药恐吓霍霍尔,霍霍尔也只是嘲笑的眯缝着一对灰色眼睛听,冷冷的说几句不客气的话便罢了。霍霍尔为了帮助农民,组织了苹果生产合作社,引起了村里富农们的不满,霍霍尔的杂货店火红的生意也引人不满。
于是在一个黑夜,霍霍的杂货店被人火烧了个干净,阿廖沙只能选择离开,在新的地方寻找新的启程点。
但是阿廖沙再也不会想要自杀了,他重新建立了顽强的意志,他不断在新思想中成长,在社会这所大学中,他重新认识苦难,重新理解人生,逐渐成长,获得一种生生不息的斗争热情和革命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