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护士让温暖如约而至

襄阳日报 2023-01-16 09:50:13

1月14日是农历小年,当天中午12点10分,襄阳市中医医院护理部马静和急诊科张再勤下班后,背起延伸护理服务包,乘坐救护车出门了。作为网约护士,她俩要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为3名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一路上,35岁的马静告诉记者,今天要护理的第一位患者是83岁的郑大爷,家住樊城区江汉路,需要更换尿管。老人的女儿在一天前已经通过支付宝襄阳市中医医院生活号下单“延伸护理”服务,接到订单,马静和对方简单沟通了病情,并约在14日中午上门,这也是老人第一次预约延伸护理服务。

12点25分,护士准时出现在郑大爷家。开门的是老人的老伴,一见是护士,热情地将一行人迎了进去。

马静一进门就发现老人穿着棉袄,还盖着被子,而房间里还开着空调,门窗紧闭,夹杂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盖太厚出汗反而容易感冒哟。”马静叮嘱郑奶奶,要摸摸爷爷的背,出汗的话要及时擦干,换干燥的衣服。房间里的尿壶也要及时倒掉清洗,保持空气清新。

说完,她打开服务包,和张再勤分工,一人负责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登记信息,一人熟练地为患者查体,准备用物。

“奶奶,郑爷爷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更换的尿管?近期有没有出现漏尿或不适情况?”马静向郑大爷的老伴儿询问,尽管一次次耐心沟通,然而,郑奶奶年事已高,听力和记忆力都不太好,只好摸索着翻出了一堆检查单递给护士。情急之下,张再勤拨通了郑大爷女儿的电话了解详情,顺利地为老人更换了尿管。

据了解,郑大爷4年前因前列腺增生需插导尿管排尿,之后一直规律到医院换尿管。一个多月前,老人不慎摔倒之后就一直卧病在床。平时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到医院换尿管也成了难题。

“平时子女不在身边,我们老人出门又不方便,护士上门做护理,轻松解决了难题,真的帮了我们大忙,这下可以安心过春节了!”郑奶奶此刻的焦虑情绪已荡然无存,激动地向护士道谢。

“奶奶,您平时要多让爷爷喝水、多排尿,尿管使用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还要多为爷爷翻身,以免皮肤出现压疮。”眼瞅着只有两位高龄老人在家,做完护理后,马静又和张再勤为郑奶奶开展健康宣教,叮嘱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平时10多分钟的护理项目,她们在老人家里花了近40分钟。

当马静一行赶到春园西路刘大爷家里时,已是中午1点16分。

“爷爷,新年好!我们又来啦,最近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啊?”一进门,马静边询问老人身体状况,边打开护理包做准备。

“刘爷爷皮肤很好,尿管也没出现漏尿情况。”见老人被照顾得不错,马静眼里全是笑意。经过登记、消毒等流程后,麻利地为老人更换了尿管。

87岁的刘大爷一家,非常信赖“网约护士”服务。六年前,刘大爷中风瘫痪在床,曾在市中医医院住过院,需要到医院定期更换尿管,每次舟车劳顿不说,去趟医院抬上抬下,还要叫救护车,各种费用加在一起也不低,给他和家属带来不少困难。

“自从医院平台可预约上门护理后,每到护理前一天,我们都会通过平台预约。护理服务到家,才花了100多元钱,比叫救护车的费用还低,节约了钱不说,关键是老人不用受来回颠簸之苦,我们也不用请假来陪。”对于网约护士服务,刘大爷的家人连连夸赞。“护理服务结束后还给老人提出一些饮食、保健建议,既方便又暖心。”刘大爷的儿媳吴大姐补充道。

“我们走了,爷爷您好好养着啊。”说话间,马静一行收拾好居家护理产生的垃圾,告别刘大爷。“还没有吃饭吧,今天过小年,我包了饺子,吃碗饺子再走吧。”吴大姐热情挽留。“后面还有病人等着护理呢。”马静边说边下楼。吴大姐追着她们下了楼,硬要将一袋零食塞给马静。谢绝了吴大姐的好意,她俩跳上救护车,匆匆赶往下一家……

返回医院,已是下午2点14分,离上班还有16分钟。望着窗外的雨夹雪,马静和张再勤相视一笑:“今天又减肥了”。

据了解,网约护士指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方式,由护士上门为群众提供护理服务。简单来说就是手机下单预约,护士上门护理。

在襄阳市中医医院,这样的网约护士有69人,都是各科室的护理骨干,主要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服务项目涵盖PICC维护、导尿管护理、鼻胃管护理、肠造口护理、压疮或伤口护理。在疫情特殊时期,医院各岗位满负荷运转,很多网约护士们仍然坚持做这项服务,她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穿梭在大街小巷,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将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玲

0 阅读:7

襄阳日报

简介:我们既有官方背景,更具草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