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开始做YU7上市后一旦大卖的准备工作,召开供应商动员会

八卦说说说 2025-02-22 16:37:55

小米YU7自工信部公示以来,凭借其硬核参数与精准定位迅速成为市场焦点。该车型提供两种电池版本:96.3kWh磷酸铁锂后驱版(CLTC续航820km)和101.7kWh三元锂四驱版(CLTC续航760km),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焕新版,同时在续航里程上实现小幅超越。动力性能方面,四驱版搭载前220kW+后288kW双电机,最高时速达253km/h,远超Model Y的217km/h,进一步强化了“性能SUV”标签。  

设计上,YU7延续了SU7的家族式语言,包括水滴大灯、3000mm轴距的中大型SUV车身(长4999mm),以及标配或选装的激光雷达,兼顾科技感与实用性。定价策略上,业内预计起售价30万元,相较Model Y后驱版(国内约31.69万元)形成直接竞争,延续了小米“同价高配”的性价比路线。

机构普遍预测,2025年小米汽车总销量将达30万辆,同比增长119%,其中YU7作为首款SUV,预计贡献核心增量。以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年销47万辆为参考,若YU7能分得30%-40%的市场份额(即14-19万辆),则月均销量需突破1.5万辆。用户预测的“月销3万”看似激进,但结合小米SU7的爆发力(2024年交付13.5万辆,月均超1.1万辆),以及SUV市场更庞大的用户基数(中国SUV销量占比超50%),这一目标并非天方夜谭。

然而,产能问题始终是悬顶之剑。小米SU7交付周期长达22-30周,反映出工厂爬坡期的产能不足。YU7当前更面临版本交付优先级问题:Pro和Max版将率先交付,标准版因供应链问题(如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可能推迟。若初期仅能释放高端版本产能,或将导致销量结构失衡,影响整体目标达成。

Y U7的电池方案选择暴露了小米的供应链风险。后驱版采用弗迪磷酸铁锂电池,四驱版则依赖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因成本优势更适配走量车型,但若其产能受限(如弗迪供应优先级向比亚迪倾斜),可能直接拖累标准版交付。而三元锂版本虽性能更强,但成本较高,需依赖高端市场需求支撑。

小米的应对策略或包括:引入二线电池厂商(如中创新航)分担风险;  参考SU7四季度月产能突破2万辆的经验,加速第二工厂建设;  优先消化高利润的Pro/Max订单,同时为标淮版预留产能缓冲期。

若YU7成功挑战Model Y,将标志小米从“跨界玩家”晋升为一线新能源品牌。其意义不仅在于销量,更在于验证“智能生态+硬件性价比”模式在汽车领域的可行性。特斯拉可能被迫加速改款Model Y或调整定价,而蔚来、理想等新势力需直面小米的渠道与粉丝经济优势。

小米YU7的“大卖定局”背后,是一场产品力、产能与供应链的复合战役。雷军需在激进扩张与稳健交付间找到平衡:既要借SUV红利快速占领市场,又要避免重蹈“交付延迟”的信任危机。若成功,YU7或将成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新标杆;若失手,则可能暴露跨界造车的深层短板。这场战役,注定是小米汽车从黑马蜕变为巨头的关键一役。

1 阅读:364
评论列表
  • 2
    2025-02-22 21:05

    外观太“溜了”,实用性不够,无奈放弃[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