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矮秆抗倒的高产玉米新品种,最高亩产达1418公斤!

暗房显影 2025-03-02 08:49:35

很多农民朋友可能会问:“玉米矮一点,真的能增加产量吗?

”有的人认为,玉米杆子不高,接收到的阳光少,可能产量就上不去;也有的人觉得,矮秆的玉米抗倒伏能力强,反而能稳定高产。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几个经过国家审定的矮秆、抗倒、高产的玉米新品种,看看它们能带来怎样的惊喜。

先说说郑单309,这可是河南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明星”品种。

郑单309的株型紧凑,株高大约257厘米,穗位高度90厘米,接地气儿的设计让它遇大风也不容易倒。

有趣的是,郑单309耐高温,最高能扛到39摄氏度不掉链子,可谓是玉米界的小强。

在2018年和2019年间,它先后通过了河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平均产量805.7公斤,最高产量1418.85公斤,抗青枯病效果好,适合作机械化收割。

种植范围广泛,从河南到山东、陕西、山西等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再看看鲲玉8号,这个品种由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河南鲲玉种业有限公司推出,它的株高231.6厘米,穗位高93.3厘米。

值得一提的是,鲲玉8号的茎秆粗壮,弹性好,具有出色的抗倒伏能力。

它的适应性非常广,能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通过审定,北到甘肃,东到华北都是它的地盘。

一般亩产在677.6公斤左右,最高能达到850公斤,是目前适应性最广的玉米新品种之一,几乎适合所有夏、春玉米区种植。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美豫22,这可是由我国著名的玉米育种专家陈伟诚教授选育的。

这个品种适应性广,株高255.2厘米,穗位高90.4厘米,长着形状漂亮的果穗。

平均每穗行数18到24行,果实大,抗倒伏,耐高温,抗锈病,品质优良。

美豫22在东华北春玉米区每亩产量814.30公斤,黄淮海夏玉米区产量796公斤,深受农民喜爱。

2019年,它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黄淮海夏玉米区组和东华北春玉米区组的审定。

这种玉米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地都能种,而且因为抗倒伏性好,它在遭遇恶劣天气时表现更加稳定。

金博士825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玉米品种,这个来自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新星,株高251.3厘米,穗长20到24厘米,品质优良。

它耐旱、耐涝、高抗倒伏,是个“不容易出毛病”的品种。

最高产量曾达900公斤,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金博士825适合在东华北春玉米区种植,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也能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落地开花。

这种综合抗病性好的玉米,特别适合那些水肥条件优秀的地块增产。

我们来说说新单65,这是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近选育的普通玉米新品种。

新单65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从苗到成熟仅需99天,比郑单958还早熟3天,株高230厘米,穗位高87厘米,是个抗倒伏的早熟小能手。

这个品种适合密植,平均产量617.49公斤,最高能达到870公斤,籽粒后期脱水快,硬度高,特别适合机械化粒收。

2018年它在全国“种子双交会”上被评为优秀品种,2019年通过了国家审定,堪称是抗倒伏性能和早熟特性兼具的全能选手。

听完这么多新款玉米品种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选择适合自家地块的品种更有灵感了?

其实不论哪种品种,最重要的还是科学管理,合理搭配,才能真正实现高产、多收。

总结下来,矮秆、抗倒的玉米品种在如今的农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它们不仅能稳定高产,还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希望这些新品种能够帮助大家在实际种植中获得更好的收益。

可能很多朋友没想到,看似“矮小”的玉米竟然潜力无穷。

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会有更多优质玉米品种加入到我们的田地中,它们将一起为我们创造更丰厚的收成。

继续关注这些新品种的动向,相信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