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宴儿媳被打翻的汤盆烫伤却遭婆婆打骂,儿子怒:太过分了

禾田飞歌 2021-01-11 20:30:49

做你的情感树洞。点击上方“关注”,你的故事,你说,我听

禾田飞歌 | 原创文章

1、

蒋南孙的父亲去世了,原本整整齐齐但并不和谐的一家人解体了。

南孙奶奶重男轻女,从南孙的名字就可窥见一斑:男孙。一心想要男孙的奶奶面对孙女和生下孙女的儿媳,自然不会有好脸色。

在儿媳面前,奶奶不是个好婆婆;在孙女面前,奶奶也不是个好奶奶,言行举止中都透露着嫌弃。

南孙妈妈在婆婆的嫌弃和欺负下度过了20多年,为了自己的女儿,忍气吞声了20多年。现在,南孙爸爸不在了,南孙妈妈会给婆婆养老吗?

南孙妈妈这个儿媳,就像是“打倒的媳妇,揉倒的面”,在婆婆的欺凌下,早已没了自己的主见。为婆婆养老,她心中是肯定不愿意的,只是要她明言拒绝,她又张不开口,这个善良的女人也狠不下心。

因此,南孙小姨站了出来,要为自己姐姐说话了:

这些年,你对我姐姐并不好,对南孙也是毫不掩饰地嫌弃她是女孩子。你不能指望被你嫌弃了二十几年的人,再用二十几年再为你养老送终,即使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也未必能做到。

这是电视剧《流金岁月》中的故事情节。

婆婆与媳妇之间本就没有那种浓于水的血缘关系,婆媳关系只是婚姻的副产品,她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利害关系,而且是近似于情敌的利害关系。

婆媳之间要生出类似母女般的感情,需要经年累月地为对方着想,要在彼此心上刻下“刻骨铭心的恩情”。这些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做出来的,在彼此需要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手,在对方需要关心的时候,不吝自己的关怀。

遗憾的是,现实中有很多媳妇是熬成婆婆的,这个“熬”字透露出婆婆做媳妇时的心酸。有的婆婆不想让媳妇再尝这份心酸,这样的心态有助于与媳妇建立很好的关系;而有的婆婆却是想己之感,也想加诸于人身,自己以前受过的罪,也想让媳妇尝一尝,于是便端出一副家中太后的架势,给媳妇很多小鞋穿。

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你欺负我,虽然我不能马上还给你,但总有偿还的时候。晚年的幸与不幸,完全是自己还年轻时埋下的。

南孙奶奶要知道她会落到今天的下场,她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真心地对媳妇好呢?

好在她有一个好孙女,那个她一直嫌弃的孙女蒋南孙,愿意陪伴她的晚年。

但孙嘉欣(化名)的奶奶却没有这份福气了。

2、

孙嘉欣和父母现住在离老家1000多公里的地方,为什么走这么远?就是为了摆脱奶奶和叔叔一家的盘剥和欺负。

孙嘉欣有个叔叔,从小是受爷爷奶奶千疼百宠长大的。“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小儿”,在孙家体现得淋漓尽致。

家里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叔叔的,孙嘉欣父亲别想沾一点。有出力的事,都是孙嘉欣父亲的。而孙嘉欣父亲也不过大叔叔3岁,却如叔叔的佣人加保镖一样。

为了让小儿子过得好,奶奶硬是让孙嘉欣父亲放弃上学,出去打工赚钱,给小儿子更多零花钱。

结婚前的那些年,爷爷奶奶用父亲打工寄回家的钱,新盖了楼房,高高兴兴地和小儿子一起搬进了新房,把原来住的旧房留给了父亲。本来父亲也是常年不在家,住什么房子,他也没在意。

但是等他结婚的时候,本以为能搬进用自己的辛苦钱建的房子里。但他想错了,他连在新楼房里为新娘布置一间新房的权利都没有。母亲娶进来的时候,只是将旧房子粉刷了一下。

对小儿子的偏心,也延伸到了两个儿媳身上,对大儿媳,孙嘉欣奶奶从来没有好脸;而对小儿媳,那可是看脸色行事。小儿媳高兴了,婆婆也高兴;小儿媳不高兴了,婆婆就不高兴,连带大儿媳也会受气。

孙嘉欣妈妈自从嫁进孙家,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父亲出外打工,奶奶要求大儿媳留在家里,给他们做饭、打扫卫生,料理家务。

每次父亲回家,母亲就求着让父亲带她一起出去,与其在外面打工累死,也不愿意在家受欺负死。

父亲还劝母亲:她是长媳,照顾家是她应尽的本分。为这件事,父母曾经吵得不可开交。爷爷奶奶还有二叔一家,就站在屋檐下看热闹。谁也不来说一句话,等到该做饭的时候,还是奶奶扯着嗓子叫母亲过去做饭。

后来,母亲怀了孙嘉欣。本以为自己怀孕了,还是孙家第一胎,奶奶会关心一点。

但母亲还是想错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母亲怀孕,反应很激烈,吃什么吐什么,闻到油烟味儿也会吐,但奶奶还是让她下厨。

母亲天天吐得昏天黑地,还得做饭,叔叔新娶的媳妇,天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有脸挑剔饭菜不合口。

3、

孙嘉欣出生后,奶奶一看是女孩,当场脸就拉下来了,嘴里嘟囔着:“小丫头片子,赔钱货”,扭头就走。直到母亲出院,奶奶没再露过面。

父亲把母亲和刚出生的孙嘉欣接回家,自己照顾了一个多星期,就因为要开店要跑市场,没有时间顾及妻女,想请奶奶帮忙照顾。

奶奶答应了,还当着父亲的面把母亲和小嘉欣接到家里,说是方便就近照顾。

父亲在外面忙着,奶奶也在自己家里忙着使唤母亲。母亲的月子只坐了半个月,就开始为一大家人做饭。而父亲对此一点也不知情,那半个月,他一直在外面跑市场。

等他回到家,母亲的月子也坐完了,只是被他发现,母亲比他走之前瘦了一大圈,小嘉欣也没见长胖,瘦瘦的一小个。

母亲对父亲诉苦,父亲除了心疼,也无计可施。

满月之后的母亲背着嘉欣,依然在奶奶那里做饭做家务,依然受着奶奶和婶婶的挑剔。

尽管小嘉欣生得好看,嘴甜,也没有讨得奶奶的欢心。因为在嘉欣出生后的第二年,嘉欣的堂弟出生了。

那个孩子一出生,就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爷爷亲奶奶疼。跟以前父亲与叔叔的关系一样,嘉欣也成了弟弟的小保姆。只要弟弟一哭,嘉欣必会挨奶奶的骂。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孙嘉欣长到了10岁。那年春节,还是母亲一个人在厨房忙着,孙嘉欣很懂事地去厨房帮母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菜都上齐了,一家人围坐上来吃着喝着,没有人注意到母亲还在厨房忙着,只有父亲去了厨房让母亲上桌吃饭。母亲说还差一个汤,让父亲先去吃。

回到饭桌上,父亲就看见那个小魔王在大发脾气,说没有吃到他最爱吃的松鼠鱼。一家人围着他,小心翼翼地问他想吃什么,让大妈给你做。

父亲搂着嘉欣坐在一旁一言不发。小魔王唧唧歪歪半天也没说出想吃什么,把筷子往桌上一撂,“不吃了”,起身站了起来。

正好母亲端着汤走到他身后,来不及退后,一盆汤几乎全倒在母亲身上。母亲赶紧用手把棉衣撑开。而小魔王杀猪般地叫了起来,好像烫着的人是他。

叔叔上前一把将母亲推到地上,奶奶伸手就要打母亲。父亲见状,挡在母亲面前,奶奶一巴掌打在父亲后背上。父亲把母亲扶起来后,冲着一屋子人大吼:“你们太过分了吧!”

平时叔叔挺横的,但父亲真正生起气来,他立马就怂了。晚上,孙嘉欣看到母亲胸前还是红了一大片。

从那以后,父亲就不让母亲再去奶奶那里做饭了。他把母亲带到店里,白天和他一起看店;晚上一家人在店里做点吃的,吃完后才回家。

奶奶做了几天饭,跑到店里唉声叹气,想让母亲再回去给他们当保姆。父亲说什么也不答应,奶奶就坐在店门口哭,说儿子儿媳不孝,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还忍心让自己去做饭,儿子儿媳在镇上赚钱享福。

不得已,父亲把店搬到了县里,怕奶奶继续来闹。

4、

孙嘉欣一家在县里过了一小段安稳日子,奶奶又上门了。

奶奶说,父亲能够一家店一家店地开,是以前藏了私房钱,没有把钱全都给她;现在叔叔家过得不好,当老大的要帮一下。

叔叔家怎么可能过得不好?叔叔是单位上的人,工资虽然不高,但旱涝保收呀。而且,当初用父亲打工的钱建起的楼房,也被爷爷给了叔叔。叔叔还买了单位的房改房。

这也是让父亲寒心的一件事。

在搬到县上之前,父亲曾经对爷爷奶奶说过绝情的话:

房子是他的钱建起来的,本该是有份的,既然不给他,他也不要了。赡养费他也会给,与叔叔一人一半。但是,以后爷爷奶奶的养老送终也就别指望他了。

现在奶奶还是不知足,又上门来闹,非逼得父亲答应每月2000块钱赡养费之外,再多给家里3000块钱。

母亲实在受不了了,跟奶奶大吵了一架。这次父亲没有再站奶奶那一边,而是冷着一张脸对奶奶说:“你再这样逼我,希望你以后别后悔。”

后来,父亲转让了县里的店铺,带着一家人去到南方,与曾经一同打工的朋友合伙做生意。那个家,他也有好多年没回了。

听老乡们说,爷爷奶奶现在可是遭报应了。

叔叔不知通过什么关系,把原来的楼房拆掉,重新盖了一栋别墅。婶子嫌爷爷奶奶脏,不让他们住新房,让他们住孙嘉欣家住的旧房子。

每天,奶奶过去做饭,等他们吃完饭,收拾干净厨房之后,奶奶再回旧房子。

现在,奶奶在村里逢人就说这两个儿媳不孝,自己老了老了还要受人欺负。

可是她没有反省过,她把大儿子逼得背井离乡,亲子关系尚且成这个样子,婆媳关系还能好吗?

不论是大儿媳的“冷漠”,还是小儿媳的蛮横,都是她自己“作”出来的,一个一味地欺凌,一个一味地娇纵。

做父母的一碗水端平了,才会有兄友弟恭;做公婆的不偏不倚、真心相待,也才会有家庭和睦、母慈子孝。

如果不用真心对待外来的媳妇,怎么会有媳妇的孝顺与关怀?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能以真心换取真心,相互施以恩情,才会有儿媳出于义气的回报。

图|《流金岁月》剧照

END

今日互动话题:

你认为南孙母亲不为婆婆养老,她的做法对吗?

请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2 阅读:1314
评论列表
  • 2021-01-12 21:13

    不相信真的有人会活的这么窝囊

  • 2021-01-12 06:35

    老太婆不作死就不会死

  • 2021-01-12 22:51

    大儿子死了吗,媳妇就应该一开始就带走,老太婆应该偏瘫

禾田飞歌

简介:你的情感树洞。来吧,我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