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和老公因为工作调动,远离熟悉的家乡,只能在节假日回去看望公婆。为了弥补不能常伴左右的遗憾,我们每月都给他们寄去2800块钱。
公婆虽已年过花甲,但身体尚算硬朗,平常有个小病小痛也有小叔子一家在旁照应。每次回去,我们也都会精心准备一份厚礼,以感谢他们的付出
这次国庆团聚,我更是为公婆和小叔子一家准备了近万元的礼物。他们很开心,客气几句后便欣然接受。
我以为,大家能够一直这样和睦理解,可刚刚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做法产生了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从公婆家回来的第三天,婆婆给我来了电话,说她刚刚知道老家亲戚的孩子过几天要结婚,让我准备2000块份子钱。如果我们不方便回去,把钱寄过去,他们会转交。
我好奇地问婆婆是哪里的亲戚?婆婆说是她娘家的亲戚,我不认识的。
我越发疑惑,对婆婆说既然我们不认识,那是否出席婚礼应该无关紧要。
婆婆听了我的话说人家来随过礼,这个人情需要还的。我又问,他们来随过什么礼?
婆婆的语气里显得有点不耐烦,说我问题太多,像审犯人一样,还指责我不懂人情世故,亲戚来往不是很正常。如果我们不去还礼,叫他们有何面目再见亲戚?
婆婆的含糊其辞,让我疑窦众生。连我老公也不认识的亲戚,我们为什么要出钱?即便婆婆要还人情,那也是他们自己去还。难道她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我试探地问婆婆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婆婆见我追问不休,终于说出了真相。
原来,这个亲戚在小叔子儿子满月时来送过1000块的礼。
我有点发懵,又觉得好笑。对婆婆说,这是小叔子家领下的人情,怎么要我家去还?
婆婆的接下来的话让我听起来很不是滋味。她说在老家,赡养父母一向是长子长媳的责任。我们常年在外,是小叔子夫妻在替我们尽孝。更何况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如我们。
婆婆还透露,把我们每月给他们的2800块钱,也都贴补给了小叔子一家,说我们做兄长的理该帮他们偿还人情。
这番话让我恍然大悟,敢情婆婆一直以为我们在外面挣很多钱,每次回去大包小包就是证明。这真应了那句话:你越给钱,对方就觉得你越有钱。
我对婆婆说,虽然我们不能常伴你们左右,但我们每个月的寄钱从未间断。这笔钱要怎么使用是你们的权利。但小叔子家人情我们不能帮还,这是他们家的事,请您理解。
婆婆听后大为光火,转而将这件事告诉了我老公。他回来就对我说,不就是2000块钱的事,就当孝敬父母了。
听老公说得如此轻描淡写,我严肃地对他说,这次2000块,下次可能就不是这个数了,而且,可能还会有无数个下次。我们和你弟弟现在是两个家庭,你父母偏心我们没办法。但是,我们必须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如果你要给,那么下个月开始,我就不会再给你父母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