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一张经典方,活血化瘀、脾肾双补,简单又有效!

刘璋玩转养护 2024-12-08 12:44:36

门诊上经常会遇到糖尿病患者问我:明明按时服用降糖药,可为什么手脚还是麻木、全身乏力、口干多饮?

其实这个问题用中医理论就能解释清楚。中医认为,糖尿病不仅与气血亏虚有关,更重要的是血瘀阻滞,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失常。

分享一则门诊案例:李阿姨,56岁,糖尿病史8年。多年服用降糖药,但近半年来出现手脚发麻加重,伴有刺痛感,口干多饮,小便频繁,夜尿3-4次,全身乏力。

初诊:面色晦暗,精神萎靡,舌质暗红有瘀斑,舌苔白腻,脉沉细。查空腹血糖15.6mmol/L,餐后血糖21.2mmol/L。

辨证:脾肾阳虚,血瘀阻络。

治疗应以温补脾肾、活血化瘀为主。

根据患者情况开方:熟附子、制干姜、党参、白术、丹参、川芎、茯苓、泽泻、肉桂、熟地黄。

同时叮嘱患者:继续服用降糖药,注意饮食起居,保持适度运动。

效果如何?服药一周后,手脚麻木感减轻,夜尿次数减少。继续服用两周,空腹血糖降至8.8mmol/L,餐后血糖14.2mmol/L。

一个月后复诊,调整方子:去附子、干姜,加山药、枸杞子以培补脾肾。又服用一月,患者诸症基本消失,空腹血糖维持在6.1mmol/L左右。

为何有如此疗效?方中附子、干姜温补肾阳;党参、白术补气健脾;丹参、川芎活血化瘀;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肉桂、熟地黄既温阳又滋阴。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肾、活血化瘀之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各不相同,切勿胡乱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6 阅读:401
评论列表
  • 哇.中医好历害的又有效.中医的品德如何呢。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这品德高不高。中医动不动反中医就是汉奸之类。搞的国人应该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才是对.中医品德得高到什么程度。从上所诉中医就是一个品德之高高出宇宙级。那么中医智商水平如何呢。别人用中医如果有效那么证明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而中医不去反驳反而来強调中医能治病。这种用别肯定的条件来证明别人结论错的。这是要多大的智商水平才能做的事.还有中医特別喜欢用案例证明有效.不说是否真实吧。就一个反证法是用来证明结论错误而不是证明正确都不知道。这初二的知识学两年还不知道不证明中医的无敌智商吗。当然中医也可能没上过学.那不是证明中医文盲吗。结论中医的智商水平天下无敌。中医还有一个最可怕的地方连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养身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说中医药食同源。连何为药何为食分不清也不证明中医智商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