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爱情王长贵谈本山传媒目前现状:演员太多,就不往前凑了

零零的解说 2025-03-13 06:19:36

在本山传媒近期的动态中,演员规模膨胀与行业生态变迁成为核心议题。

作为赵本山早期弟子,王小宝(艺名王长贵)在直播中坦言:“现在年轻演员太多,像我们这些有些名气的,搞搞直播,让其他人去演。”

这番感慨不仅折射出个体演员的职业困境,更揭示了传统演艺团体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阵痛。

本山传媒的演员梯队已形成金字塔结构,顶端是持续活跃在主流舞台的小沈阳、宋小宝等核心成员,中层为具备国民认知度的“象牙山F4”成员,底层则是不断涌入的新生代演员。

据内部人士透露,目前登记在册的师徒体系成员超过110人,若计入家属及搭档,实际规模突破200人。

这种人员扩张带来明显的资源挤占效应——在《乡村爱情》系列剧中,核心主演的单集片酬约为5000元,而新晋演员的薪酬仅为该标准的30%-50%。

“让年轻人去演”的实质,是成本控制与内容更新的双重需求。

直播经济的虹吸效应正在重塑行业生态。

数据显示,谢广坤(唐鉴军)的直播账号单场GMV峰值突破800万元,其直播收入已超过剧团演出收入的20倍。

这种收益落差导致“剧场空置率”与“直播间满员率”形成鲜明对比:刘老根大舞台的日常上座率维持在65%左右,而头部演员的直播间观看人数常态保持在10万+。

值得注意的是,赵本山对弟子直播采取“分层管理”策略——头部主播需向公司缴纳30%的佣金,腰部主播的抽成比例降至15%,新人则享有前三个月的免抽成期。

管理层代际更替的迹象愈发明显。

在近两年的公开演出中,赵大牛(赵本山长子)的舞台亮相频次同比增加120%,其表演内容从传统的二人转拓展至脱口秀、情景喜剧等新形态。

这种安排被业内解读为“接班前奏”,与赵本山2018年提出的“家族信托计划”形成呼应。

该计划拟将本山传媒60%的股权装入离岸信托,剩余40%由管理团队持有,确保企业控制权的平稳过渡。

国际市场的开拓成为突围方向。

2025年春节期间的北美巡演,赵本山团队在纽约林肯中心创下97%的上座率纪录,单场票房收入折合人民币达380万元。

这种“文化输出”具有双重意义:既为过剩的演员资源开辟新市场,又通过海外收益反哺国内业务。

巡演期间推出的“国际学徒计划”,已吸引23名外籍学员加入培训体系,预示未来可能形成“中外混搭”的表演阵容。

在内容生产端,“去中心化”创作模式逐渐成型。

《乡村爱情》第十七季中,宋晓峰的戏份占比提升至38%,其角色从保安队长升级为民宿投资人,串联起电商助农、乡村旅游等多条叙事线。

这种调整背后是观众画像的迁移——第三方数据显示,该剧35岁以下观众比例从2015年的12%攀升至2025年的47%,促使制作方加大年轻化叙事比重。

退休演员的“二次创业”呈现分化态势。

王小宝凭借《老戏骨鉴宝》直播专栏实现转型,其用户画像显示45岁以上中老年观众占比达72%,与带货商品的匹配度超过90%。

相比之下,谢广坤前妻王小华的直播尝试却遭遇滑铁卢,首播观看人数峰值仅1.2万,转化率不足0.3%。

这种差距印证了“知名度≠变现力”的行业铁律,也暴露出传统艺人在新媒体运营中的能力短板。

面对行业变革,赵本山在内部会议上强调:“剧场是根,直播是叶,要形成共生系统。”

为此,本山传媒正推进“双线考核机制”:演员的剧场演出场次与直播数据均纳入绩效评估,两者权重各占50%。

同时设立“创新基金”,对开发新表演形式的团队给予最高50万元的创作补贴。

这些举措意在破解“直播掏空剧场”的困局,但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

“我们这代人就像架在火炉上的茶壶,”王小宝在近期直播中比喻道,“看着热闹,其实里外都在煎熬。”

这句自嘲既道出了传统艺人的转型之痛,也折射出整个行业在时代浪潮中的集体焦虑。

当刘老根大舞台的霓虹灯与直播间的补光灯交织闪烁,中国民间艺术团体的进化之路仍在持续书写新的篇章。

2 阅读:2975
评论列表
  • 2025-03-17 11:32

    这个传媒把大农村最顶级的人都聚到一起了,包罗万象

  • 2025-03-17 07:18

    本山传媒这波操作,真是活生生的演艺圈缩影,金字塔顶端的光辉耀眼啊

零零的解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