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赏花总认错?桃杏樱梨李海棠,一张图教你秒分清!

如霜谈时尚生活 2025-04-26 19:44:43

周末去公园踏青,看着满树粉白的花团,朋友问“这是樱花还是桃花?”,我挠挠头:“好像…是海棠?”结果被路过的大爷笑着纠正:“这是西府海棠,樱花花瓣有缺口的!”瞬间脸红——明明去年刚查过攻略,怎么今年又“花痴”了?

春天的浪漫,总被这堆“长得像亲戚”的花儿搅得有点小尴尬。

梅花、杏花、桃花、梨花、李花、樱花、海棠…它们全是蔷薇科“家族成员”,3到4月扎堆开放,颜色都绕不开粉、白、红,连花瓣形状都像“复制粘贴”。

南京中山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就说过,每年春天都有游客举着手机追着问:“这到底是啥花?” 为啥它们这么难认?

说白了,就像同一屋檐下的兄弟姐妹,虽然性格不同,但长相总有几分相似——同科植物的基因本就相近,再加上花期重叠、花色趋同,普通游客没点“小技巧”,确实容易蒙圈。

不过别慌!

园林专家早就总结出一套“傻瓜式”分辨法,抓住花梗、花瓣、花期、花蕊这几个“关键密码”,分分钟变“识花小能手”。

咱们先把这些花分成两组:无花梗组(梅、杏、桃)和有花梗组(李、樱、梨、海棠),再逐个拆解。

先看无花梗组——这仨花的“花梗”短到几乎看不见,花朵像直接“贴”在枝头上。

梅花是“春的急先锋”,1-3月就开了,这时候叶子还没冒头,整树只有花。

凑近闻,能闻到一股清冽的“梅子香”,花瓣圆滚滚的,像小汤圆;杏花比梅花晚点,2-3月开,同样先花后叶,但它的花萼是深红色的,还会“向后翻折”,像给花戴了顶“红帽子”,初开时花瓣带点浅红,越开越白;桃花最“磨蹭”,3-4月才开,这时候叶子已经长出来了,花叶同框是它的标志,花瓣尖尖的,颜色从粉到红都有,凑近看,花瓣边缘还有点“皱巴巴”的质感。

再看有花梗组——这几个花的“花梗”明显,花朵像挂在小绳子上。

李花和梨花都是白色,但李花的花蕊是嫩黄色,花朵小而密,像星星撒在枝桠间;梨花的花蕊是紫红色,花瓣更大更饱满,凑近看,叶子也比李花宽大;樱花最好认,花瓣顶端有个小缺口,像被谁咬了一口,早樱3月开,晚樱4月开,花簇成串,风一吹就“簌簌”落,特别浪漫;海棠最“复杂”,垂丝海棠的花梗细得像丝线,花朵往下垂,粉得像小姑娘的脸;西府海棠的花梗直立,花瓣更大,粉中带白,还有股淡淡的香气,凑近能闻到。

上周我带着这套“密码”去玄武湖,果然没再闹笑话——看到枝上“贴”着圆花瓣、闻着有梅香的,果断认梅花;发现花萼翻折的“红帽子”,准是杏花;花叶挤在一起的,不用想就是桃花。

遇到有花梗的,先看花蕊颜色,黄的是李花,红的是梨花;花瓣有缺口的,必是樱花;花梗下垂的粉花,那肯定是垂丝海棠。

旁边有个阿姨看我“指点江山”,笑着说:“姑娘,我每年都记不住,今年跟你学两招!”

其实,分辨这些花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更懂它们的“小心思”——梅花在料峭春寒里先开,是“报春的勇士”;杏花带着红萼“翻跟头”,像在枝头跳圆舞曲;樱花的缺口不是“缺陷”,反而是它最独特的“身份证”。

就像网友说的:“以前只觉得花开得热闹,现在知道每朵花的‘名字’,再看它们,连风中的姿态都多了几分故事。”

春天的美好,本就藏在这些“小细节”里。

下次再看到满树繁花,别急着拍张照就走,蹲下来看看花梗长短,凑近些闻闻花香,数一数花瓣缺口——你会发现,每一朵花都是自然写给春天的“情书”,而读懂它们的过程,就是和春天最浪漫的对话。

毕竟,能叫出一朵花的名字,才是对它最认真的“喜欢”啊!

0 阅读:4

如霜谈时尚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