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位国家领袖,毛主席每天日理万机,他的许多行程也是提前安排好的,但实际上,毛主席也有临时起意想去干一件事的时候。
1955年初夏,毛主席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在回程的路上,突发奇想想去下馆子,便跟着秘书的推荐去了一家饭馆。
席间,毛主席突然问起秘书高智:
“你们现在工资多少了?”

毛主席为何这么问?高智是怎么回答的?这次吃饭还发生了哪些趣事?
走进小饭馆1955年初夏,北京西郊,一辆黑色轿车平稳地驶在马路上,车内,几位身着军装的乘客坐在柔软的座椅上,身体随着车辆的颠簸微微摇晃。
一路上,大家都没有怎么说话,刚结束一天繁忙的公务,车内的人都有些疲倦。
沉默中,忽然,一阵清晰的“咕噜”声在狭小的车厢内响起,随即又有几道相同的声音附和。

听见肚子叫的声音,众人不由得相视一笑,随即又有些尴尬地低下头。
坐在车厢正中的毛主席轻轻抬起手,指节有节奏地敲了敲车门,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看样子,咱们都饿了,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吃饭吧?”
身旁的秘书高智一听,,下意识地问道:
“主席,您想吃点什么?要不要提前安排一下?”
毛主席摆了摆手,语气轻松:

“随便找个地方吃,普通饭馆就行。”
听到这句话,高智更加谨慎了,他知道,主席的“随便”可不能真的随便,既要保证食品安全,又不能过于张扬,更不能给店家带来麻烦。
思索片刻,他突然想起之前朋友提起过的一家小饭馆,主打陕西风味的羊肉泡馍,味道正宗,店面不大,顾客多是普通百姓,而且距离不远。
“主席,要不咱们去新街口那边,有家羊肉泡馍馆,味道很地道。”高智试探着建议。

毛主席听后点点头,笑着说道:
“好啊,我也想尝尝这个。”
车辆很快掉头,向着新街口驶去,不一会儿,汽车缓缓停在了一家小小的饭馆门口。
车门打开,毛主席率先迈步走下车,其他人紧随其后,此刻并非用餐高峰期,店里已有几桌客人正在用餐。
伙计看到客人上门,立刻迎了上来,热情地招呼:

“几位里面请,靠里面的座位安静些。”
毛主席微笑着点头,在伙计的带领下,走向靠墙的一张木桌,众人落座后,伙计拿来菜单,笑呵呵地介绍道:
“我们店里的羊肉泡馍是陕西手艺,羊肉鲜嫩,汤底都是熬了一整天的,几位客官可以尝尝。”
毛主席环顾四周,看到其他客人桌上摆着的碗里,都是泡馍和浓郁的羊肉汤,便笑着对伙计说道:

“那就每人来一碗羊肉泡馍吧。”
伙计一听,高兴地应道:
“好嘞,您稍等。”
随即快步走向后厨,将点单报了上去,片刻之后,厨房里传来一阵锅勺碰撞的声音,随即,一阵更加浓郁的羊肉香气飘散开来。

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端上桌毛主席看了看面前的碗,随即伸手拿起桌上的调羹,轻轻搅拌了几下,让馍块均匀地浸透汤汁,然后舀起一勺,慢慢送入口中,他细细咀嚼,点头赞许道:
“汤底浓郁,羊肉滑嫩,这泡馍做得很地道啊。”
坐在对面的秘书高智看到主席满意的神情,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也舀了一勺羊肉汤,轻轻吹了吹,送入口中,随即感受到一股浓厚的香气在味蕾上弥漫开来,他不由得由衷赞叹道:

“确实是好味道,香而不腻,咸淡适中。”
饭馆内的其他食客各自埋头用餐,毛主席端起碗,喝了一口汤,突然抬起头,看向身旁的高智,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探究:
“高智,你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有多少?”
这个问题来得有些突然,高智正低头撕馍的手顿了一下,随即放下馍块,抬起头认真地回答:
“主席,我的工资大概是每月一百多块。”

毛主席微微点头,眼神中透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过了一会儿,他又缓缓说道:
“那比普通老百姓要高不少啊。”
高智闻言,心里一震,他明白主席的意思,国家刚刚走出战争的阴霾,百姓的日子还不富裕,许多普通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块,农民的收入更低。
相较之下,自己的工资已经算是优渥了,他低下头,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才郑重地回答:
“主席,足够用了,我对现在的工资很满足,家里的开销也都够。”

毛主席听后,缓缓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拿起勺子继续喝汤,桌上的气氛一时之间变得有些安静。
高智知道,主席虽然没有再多问,但心里一定在思考着更多的问题——国家的薪资体系是否合理?百姓的生活是否能负担得起这样的饭食?人民是否真的过上了好日子?
毛主席一向关心百姓疾苦,这顿饭,不只是一次简单的用餐,而是他深入了解百姓生活的一次机会,而他的这一问,虽然看似轻描淡写,却暗含深意。

转眼间,几碗泡馍已经见底,碗沿上还残留着几滴汤汁,毛主席放下调羹,满足地抚了抚肚子,微笑着说道:
“这顿饭,吃得很舒服。”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高智擦了擦嘴角,习惯性地摸向口袋,准备掏钱结账,但他掏遍了几个口袋,发现自己竟然只带了几枚零散的硬币。
他转头看向坐在一旁的李银桥,低声问道:

“你带钱了吗?”
李银桥闻言,愣了一下,也赶忙伸手在自己身上摸索了一圈,结果尴尬地发现,他的口袋里同样空空如也。
见状,同行的其他几个人也纷纷开始翻找自己的口袋,结果让他们更加窘迫——所有人身上的零钱加起来,连一块钱都不到。
高智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坐在主位上的毛主席,但主席身上从来不带钱,这是所有随行人员都清楚的事。

果然,毛主席见几人神色不对,微微皱了皱眉,随即随意地摸了摸自己的衣兜,然后耸了耸肩,笑着说道:
“你们知道的,我身上是不带钱的。”
话音刚落,桌旁的几个人脸上都浮现出一抹尴尬的神色,这一刻,他们深刻意识到一个事实——整车人竟然都没有带够钱!
高智轻轻咳了一声,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一些,走到柜台前,对店主说道:
“实在不好意思,我们今天出来得匆忙,忘记带钱包了,饭钱,我们明天一定派人送来。”

店主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回答,他看了一眼这些身穿军装的客人,目光中带着几分犹疑。
毛主席见状,站起身,走到柜台前,诚恳地说道:
“我们出来得急,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实在抱歉,但你放心,我们不会少你一分钱。”
店主望着眼前这位身形高大、气度不凡的顾客,沉默片刻后,店主最终点了点头,爽朗地笑道:
“没事没事,我相信几位客官不会赖账,钱嘛,明天再来给就行!”

听到店主的话,高智这才松了一口气,连连道谢,毛主席也微笑着向店主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招呼众人离开。
饭馆一夜成名第二天清晨,新街口的小巷子里,商贩们已经早早地摆好了摊位,而在昨天毛主席吃饭的那家小饭馆门口,却比往日更加热闹。
还未到午饭时间,店门前就已经站了不少人,有的是附近的居民,有的是从别处特意赶来的食客,大家都兴奋地交谈着,话题围绕着昨晚毛主席来这里吃饭的事。

饭馆的老板一早就被邻居们围住,大家七嘴八舌地问着昨晚的细节,伙计们忙得团团转,端碗收钱,生意比往日红火了几倍不止。
“主席真的来咱们这儿了?”
“可不就是!昨儿个晚上,一行人穿着军装进了咱店里,点了羊肉泡馍,还夸咱家手艺好呢!”
“那结账的时候呢?”
一提到这个,老板憨厚地笑了笑,摆摆手说道:
“嗨,主席他们昨天出门急了,忘带钱了,不过他们说今天一定派人来结账。”

周围的人听了,纷纷感叹:
“毛主席真是实诚人!换作别人,估计早就借机赖账了。”
果然,到了中午时分,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是高智!他手里拿着几张钞票,直接走进饭馆,找到店主,将钱郑重地递过去:
“这是昨晚的饭钱,一分不少。”
店主摆了摆手,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哎呀,高秘书,这饭钱我真不想收!主席能来我们这吃饭,是天大的荣幸,哪能让他还钱呢?”

高智微笑着摇了摇头,语气坚定:
“主席说了,老百姓做生意不容易,咱们吃饭就该付钱,不能坏了规矩。”
见状,店主也不好再推辞,只能接过钱,嘴里连连说道:
“主席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天,整个北京城的人几乎都知道了——毛主席光顾了一家普通的羊肉泡馍馆,并且还忘带钱,第二天派人特意来结账!

这个消息让这家饭馆一夜之间成了“名店”,原本只是街头一角的小馆子,突然之间门庭若市,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食客慕名而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家饭馆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外地人来到北京后,都会特意跑来这里,只为尝一口主席吃过的羊肉泡馍。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这家饭馆已经从最初的小门脸扩展成了一间宽敞的大店面,店内装潢也比以前更加讲究,甚至在门口特意挂上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毛主席曾在此用餐。

后来,这家店又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经历了多次扩建,尽管饭馆规模变大了,菜品种类丰富了,但那碗羊肉泡馍的味道,却始终未变。
这一碗泡馍,承载的不仅仅是美食的味道,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种朴实无华却深刻感人的情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