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民党中将晚年回忆瞿秋白被捕前后:临刑前他要求见我,我没去

梦桃说过去 2025-03-31 14:04:52

1935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瞿秋白被杀害于福建长汀,直到20年后,他的遗骨才被迁至八宝山公墓内。消息一经传出,许多知名人士纷纷前往悼念,追忆往事,所有人泪流满面。

另一边,在功德林监狱中服刑的原国民党中将宋希濂也满脸泪水,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坦白自己的罪行。原来,当初执行处决瞿秋白命令的人就是他。

接着,宋希濂交代了瞿秋白被捕前后的所有情况。

1934年长征开始后,蒋介石一方面调兵遣将围追堵截中央红军,另一方面命令汤恩伯留下继续“围剿”残留的红军。由于寡不敌众,红军被迫化整为零,试图冲出包围圈。

据宋希濂交代,几个月后,他所率领的三十六师分别在水口附近和上杭方向堵截到了大概一千多名红军。不久,他便接到蒋介石南京密电,表示在这些被捕的红军中或有瞿秋白,命令其务必严查。

收到消息后,宋希濂立即命令师参谋长向贤矩执行,对被捕红军一个个辨认和盘问。很快,保安第十四团就发电报说:“俘虏中有个可疑的人,面容消瘦,自称林琪祥,职业医生,上海人,但操苏南口音。”

为了尽快确认林琪祥是否为瞿秋白,宋希濂还命向贤矩亲自前往,要其务必将“林琪祥”押解长汀师部审问。

一段时间后,军法处处长吴松涛跑来向宋希濂汇报情况说,经过被俘的红军的指认,林琪祥就是瞿秋白。宋希濂听后高兴不已,但当他听说审问瞿秋白的全过程时,内心又不禁升起了佩服之情。

原来,在叛徒当场的指认下,瞿秋白竟坦然一笑说:“既然这样,我也不用‘冒混’了。瞿秋白就是我,十多天来我的什么‘林琪祥’‘上海’之类的笔供和口供,就算作一篇小说。”

至此,瞿秋白的身份彻底暴露。

宋希濂连忙向上级汇报了情况,在等待回复期间,他决定“优待”瞿秋白。之所以这样做,瞿秋白也有自己考虑,一方面他自然是想以柔克刚,劝降瞿秋白,另一方面是出于对瞿秋白的尊敬和仰慕。

据宋希濂说,1924年他与陈赓一同考入黄埔军校后,曾秘密加入了共产党。那时,瞿秋白就已经是一位风云人物,像他这样刚刚入党的新人对瞿秋白非常崇拜。

此时,当再次听到瞿秋白的大名时,宋希濂自然有颇多感慨。于是,他决定亲自到监狱中看望瞿秋白,并劝其投降。

一见到瞿秋白,宋希濂就提出会给他好好治病,瞿秋白答:“不用那么麻烦,用点药减轻病痛就可。”

宋希濂还想动之以情,说:“两国开战尚且对战俘伤病员实行人道主义,何况你我都是一国同胞。”

孰料,他这话直接点燃了瞿秋白的怒火,只听他厉声说道:“人道主义?蒋介石1927年靠血腥镇压革命起家,不顾国难当头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请问人道主义在哪儿?”

宋希濂无言以对,只好转移话题,询问瞿秋白有没有什么要求,瞿秋白说:“只需给我纸笔即可,我需要写些东西。”宋希濂一一答应。

之后,宋希濂就将瞿秋白安排在了一间条件较好的房间,生活上尽量优待,并宣布禁止对瞿秋白使用镣铐和刑罚。

几位下属对宋希濂这样的安排很是不解,他解释道:“以柔克刚是一条古训,像瞿秋白这样声望大、位置高的人,不能像对待平常人那样,要以情感人,亲近他,软化他。”

宋希濂以为这样就能打动瞿秋白,却没想到,瞿秋白心中藏着一把利剑,根本不容他靠近分毫。经过几次交流,宋希濂发现劝降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宋希濂也收到了南京的电报,他只好如实汇报:“审讯没有突破。”或许是质疑宋希濂的能力,蒋介石又派了几个人到长汀提审瞿秋白,但反复几个回合后,依旧毫无收获。

见此,宋希濂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这证明并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无论谁来都无法说服瞿秋白。

事已至此,宋希濂猜测瞿秋白一定会被押到南京处置,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不久蒋介石发来密电,让他对瞿秋白“就地枪决,照相呈验”。

看到密电内容,宋希濂不由地叹气,老实说他非常钦佩瞿秋白的才华,并不想看到他就此死去。但军令难违,他也只能忍痛执行。

第二天,宋希濂派参谋长向贤矩来到瞿秋白房间,并命人摆好一桌酒菜为其送行。见此,瞿秋白似乎已经猜到自己接下来的命运,笑着问:“怎么?要送我上路?”

“是的,好在你讲过许多次,从被俘后就没打算活着出去。现在,南京最高当局来电,命令就地枪决,可以成全你了。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向贤矩说。

只见瞿秋白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端起桌上的酒杯缓缓饮下,铿锵有力地答道:“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我没有什么话要留,不过要拜托你们帮我把《多余的话》寄给我在武汉的朋友,还请参谋长报请宋师长照准。”向贤矩答应了,

据宋希濂后来回忆,当时瞿秋白还提出了一个要求,他对向贤矩说:“你们宋长官在生活上优待我,秋白想诀别时能同他对酒致谢,不知可否?”

向贤矩将这个求情告诉了宋希濂,但宋希濂却拒绝了,他说:“优待是为了软化他,现在委员长已决定处置他,我若再出面同他喝酒,成何体统?”

就这样,宋希濂拒绝了与瞿秋白见面,但这也成了他的人生遗憾。

当天晚上,瞿秋白吃下安眠药安然睡去,准备迎接次日的死亡。

第二天一大早,瞿秋白早早起了床,进餐后换上了新洗净的黑褂白裤,黑袜黑鞋,昂首走出房门。刚要继续走,瞿秋白回头望向了山坡不远处二楼窗户,那正是宋希濂的办公室。

瞿秋白或许不知道,此时宋希濂也正在透过窗户看着他。

之后瞿秋白昂首挺胸走出了三十六师的大门,毅然决然走上刑场。当走到罗汉岭下蛇王宫侧的一块草坪上时,瞿秋白盘膝而坐,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开枪吧!”

随着一声枪响,瞿秋白倒了下去,壮烈牺牲。

1955年,当宋希濂听说瞿秋白的遗骨迁至八宝山革命公墓时,20年前的往事不停在脑海回荡。每每想起瞿秋白临行前想见他最后一面,可他却因身份差异不肯去见时,内心更是后悔无比。

十年浩劫中,瞿秋白《多余的话》却被误认为是背叛革命的证据,在八宝山的墓也被炸毁,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瞿秋白是叛徒时,宋希濂站了出来,替他申冤。

1980年,瞿秋白的名誉得以恢复,宋希濂激动不已。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