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欧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但在近几年德国的对外关系却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局势。
不仅跟美国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本身作为欧盟国家之一的德国也和其他欧盟国家之间产生了摩擦,甚至破坏了原本在一起的团结。
而且德国本身社会上也存在着不好的动乱,此时德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时,却出现了一位十分引人注目且众说纷纭的政界新星—爱丽丝·魏德尔。
魏德尔在政界上的地位并不高,相较于那些在德国政坛上叱诧风云的老一辈政治明星来说,魏德尔简直就是刚刚入门发育不成熟的小菜鸟。
但是这位菜鸟偏偏在德国内部和德国对外政策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并且随着日后影响力可能还会继续扩大。
那么是什么让魏德尔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她又有什么样的背景呢?
魏德尔背景。爱丽丝·魏德尔出生于1967年的德国汉堡,所以说作为一名“出生在七十年代,长在八十年代”的“老九零后”对中西文化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的。
而且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德国汉堡人,魏德尔对家乡的性格特点一定很了解就像汉堡这个地方给人的感觉就是高档又勤奋。
这样的人也一定会具有高档又有追求上进心的一面,就像魏德尔本身。
魏德尔从小就对中文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与热情,凭借自身的努力,她不仅能够流利地说出一口流利的标准中文,并且还能够看懂汉字。
这可比一些中国人还要厉害些,因为毕竟不是每一个中国人中文都是精通的,能把中文练到事无大小都能给你说个透彻的地步的人,在中国也是很稀少的。
魏德尔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精湛的中文能力,是因为魏德尔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与当时中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碰撞到了中国。
彼时,正是经济腾飞不碰撞个中就能受益匪浅的大好时期,而魏德尔就是乘着经济腾飞的顺风车“飞”到了中国,和中国一起迎接面朝未来的新世纪。
当时她为了能够学到正宗又深层次的中文,因此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来华进行语言学习,而她这一去就是整整11年。
这在今天眼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但是放在当年经济还不是很发达、国力还不是很强盛的时候,那可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是一份不小的“赌注”。
但是魏德尔却独具慧眼地选择了将自己的未来构筑在中国的身上,所以说魏德尔当年的眼光果然是眼光毒辣、机灵又聪慧的。
对中国持肯定态度。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当时的中国,就会发现当下人人趋之若鹜、抢占与中国“合作”的机会,更有一些国家甘愿做中方的附庸国。
可是正是曾经像魏德尔一样看准了这个“项目”,才让自己在当今世界发展更为顺利且掌握主动权。
但是魏德尔并没有因为看准了中国的发展前景就将自己这份视角单独藏起来炫耀,而是继续发展的同时将自己的观点带到了政界。
毕竟魏德尔生活中的成就还不如她在政界上的成就那样引人关注,因此她也凭借在政界上的影响力崭露头角。
不过魏德尔本身也没有一定要和中国结成生死之交,只是她认为当今世界局势背景下,中西方之间合作是最佳选择。
当然这也是魏德尔对于自己在汉堡所学所见的一份肯定,因为她认为曾经看准中国发展的自己并未放错眼光,中国既是她带来的经济利益更是她所看好的未来。
而且魏德尔在汉堡市长候选人期间,她曾多次发表言论强调中国对于全球事务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人物角色,以及中欧之间加强合作对于当今挑战的重要意义。
她称赞中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积极和理性的”并且认为这对于德国以及欧洲国家来说无疑是重要机会。
虽然她一次次对中国持肯定态度的言论并未影响到中方对待与德国之间关系,只是我国对于欧美国家之间在国际事务中冲突与摩擦保持观望态度,并没有偏袒哪一方,我国也从中受益。
但魏德尔却因其言论搅动了德国政界,甚至引发德国选择党内极右翼与主流派之间的一场斗争。
原因无他,只不过因为魏德尔嘴里喊得将近失声的大中国梦让那些极右翼们难以接受,甚至怒斥她:“中国不是下一个德国!”
魏德尔则毫不示弱地用一句:“这就是我们不一样!”
怼得对方找不到北。
可见不仅魏德尔坚定着自己的信念,更是在政界中有着较大的话语权。
尽管魏德尔所说的一些内容可能存在着偏激成分,但也难免会有极右翼人士出来质疑。
因为魏德尔过去曾生活在中国,也目睹过中国蜕变成现如今这个样子,更看到了中国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实力,为此不得不佩服这个国家。
但是这些极右翼人士偏偏是固执又偏激的,他们不允许有人质疑西方,并认为西方就是世界文明高地,其他地方都不能侵染,不然就会遭到他们反对。
更何况那是他们所瞧不起的落后又脏乱差的发展中国家,所以他们才会怒斥魏德尔“嘴里长舌头”。
反美意识形态整治。爱丽丝·魏德尔绝非一位普通人,她多年来在中国生活积累下了丰富经验,对汉语语言和文化有着深刻理解,这使得她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位杰出代表。
虽然她接二连三发表出许多被质疑极右翼立场的言论,甚至直言西方应当反省自身行为,不应再当世界警察,更应该按照国际法行事。
然而,这些言论却被认为过于极端,并引发了政党内部以及社会各界广泛的不满和争议,她更曾主张中国对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爱丽斯·魏德尔不仅仅局限于批评美国的问题,她更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美国是否还在为世界和平服务,并认为美国没有资格再当世界警察。
而美国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霸主地位,和他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建立起来的全球霸权体系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她指出美国逐渐脱离现实,制定一些不符合自身利益或是违背国际法则的规则,而且这些规则还影响着其他国家,这本身就是非常霸权主义做法。
爱丽丝·魏德尔认为,美国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而不是置身于全球事务中,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让其他国家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同时,她还指出美英、澳等国之间结成的小圈子行为,不利于应对诸多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国际安全等问题,这是一种非常短视和自私行为。
她呼吁各国当务之急,要考虑如何应对当前全球各国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全球各国共同携手合作,实现双赢或多赢局面,而不是一味追求自身利益导致全球问题越演越烈。
爱丽丝·魏德尔甚至无人发声就说道:“中欧间要加强双边合作”,显然她主张的是中欧互利共赢,并非只有一方收益,这和美国自私自利只图自己方便是截然相反的立场。
然而,她所说的一些内容却依然遭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与质疑,尤其是在移民政策上,她主张限制外来移民数量,并严惩试图不经过合法途径进入德国的人,否则拒绝向国家提出庇护申请,即使提出申请也进行加速处理等方案。
而且她曾经这样说过:“我们应该好好看一看美国以及所有需要移民的人,他们吸引了太多外国人的视线,这是错误的。”
这些观点都表明,其实魏德尔并未真正拥护“分别”的理念,只是在一些时候提出符合自身利益方向的方法解决问题。
然而,在移民政策的问题上,她却站在了大多数人等着抓捕非法移民的位置,这让很多人觉得她好像并没有看到更深层的问题所在,只是一味推脱责任,提高门槛,从而使那些寻求庇护的人最终无家可归。
她所说的一切,也让很多人觉得她根本无法完全理解这些难民背后的痛苦与挣扎所以很明显,她所提出的一些方案并不能真正地解决跨国逃难者的问题,也并不能保障难民安全。
结语综合来看,爱丽丝·魏德尔是一位非常具有争议性和复杂性的人物,她的经历和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互动。
而且她对于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想着从中国身上占便宜这一观点也是极符合目前情况的。
但是她虽然惹来了一些争议,却成为了一部分人的“偶像”,甚至这份影响力还会随着时间推移,再加上她的话语权日益增大后而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