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轰炸核电站?高爆炸弹正面击中,爆炸声、火光接踵而至

铁血未凉 2025-02-15 18:26:19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2月1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外宣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新安全封隔”设施内传出爆炸声并有火情出现。引发爆炸的原因是一架无人机撞上了“新安全封隔”设施顶部,事故并未造成封隔设施损坏,也没有人员伤亡。然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却对外宣称:此次爆炸是俄军袭击导致,俄军无人机携带高爆炸弹击中封隔设施,并导致封隔设施损坏严重。两种截然不同的描述,显然在这件事中有人说了谎。

第一:在俄乌冲突过程中,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军事活动日渐频繁,核电站遭到袭击也并非第一次,那么到底是谁在试图释放“核灾难”呢?首先任何袭击行为都必然有“动机”,而泽连斯基一口咬定是俄军袭击,且并未拿出任何证据,这很难让外界信服。同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地理位置注定其被引爆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都会受到严重波及。而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关系密切,没必要为了打击乌克兰选择搭上自己和为数不多的欧洲盟友,代价和收益严重不成正比。

第二:泽连斯基指控俄军袭击核电站的“言论”中有一个漏洞。泽连斯基表示:封隔设施“受损严重”,但是此前曾提及“周边辐射水平未见增长”。这一说法存在前后矛盾,无法自圆其说。侧面降低了泽连斯基指控言论的可信度,而且结合“利益考量”俄罗斯没有袭击动机,反而是乌克兰境内的雇佣兵可能会无视规则、国家利益采取一些极端手段。所以个人认为:袭击者更倾向于是乌克兰一方的武装力量,很可能是那些来自北约的雇佣兵,他们接到了“秘密任务”,负责全面提升俄乌对抗强度。

第三:如果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袭击发生爆炸导致泄露,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首先爆炸可能导致核反应堆或储存设施受损,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铯-137、锶-90、碘-131等,而这些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空气、水源和土壤进行扩散。以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为例,直接死亡31人,因辐射相关疾病死亡数千人,被迫撤离数十万人,时至今日当地都不适合人类居住。注意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核辐射是不可逆的伤害,目前没有医疗手段可以救治。

第四:如果因为“武装力量”袭击导致核电站发生二次爆炸,那么俄罗斯很可能不会再有所保留。首先核电站再次爆炸,会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个国家引发核辐射泄漏、环境破坏、健康危机、社会经济动荡以及国际安全威胁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让凶手付出足够的代价。而且某种程度上如果乌克兰采取极端手段引爆核电站,那么全球各国都不会容忍这一行为,届时俄乌冲突将不再是两国冲突,而会演变成乌克兰威胁人类文明安全。

最后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核电站爆炸”和远在千里之外的自己没关系,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核电站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爆炸,放射性物质会随着大气环流、洋流等扩散到全球,且在此后数百年时间内一直存在。虽然会出现浓度逐渐降低、放射性稀释等情况,但是也足以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对海洋环境也将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所以袭击核电站这一行为是对国际准则的严重破坏,也是对人类文明的直接威胁,应当遭到全人类的严厉抵制和惩戒。至于凶手是谁,其实大家早已“心知肚明”。

0 阅读:7

铁血未凉

简介:关注世界、看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