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解读:《何以当归》评分:7.5分在食物与历史间游离——《何以当归》

当代说书人 2025-01-09 13:48:45

当我们谈论台湾时,心中总是充满了矛盾与冲突。这部纪录片《何以当归》,以台湾的美食为切入点,架起了一个看似不相关却又深刻交织的视角,试图揭示岛屿上人们内心的裂痕。表面上,这是一部关于食物的纪录片,然而在那美味的鱼肚、香气扑鼻的滷味背后,却潜藏着深刻的历史命题与政治困境。导演通过一幕幕平凡人的生活场景,将台湾各个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历史观的人们的声音拼凑在一起,带领观众走进那个复杂而充满张力的社会。正如鲁迅所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不仅是对台海两岸情势的写照,也似乎是对影片本身的最好诠释。

影片从美食切入,看似是一种轻松的方式,但其实却暗藏着一股无形的压力。美食不仅仅是满足生理的需求,它在台湾岛内的政治与文化语境中,承载了更多的象征意义。比如,那些从日治时期一直传承下来的老街小吃,是否能代表台湾与大陆之间的那层千丝万缕的历史牵绊?我们在吃着美味的担仔面时,是否也在无声地咀嚼着历史的遗憾与未解的痛苦?导演在镜头下追溯台湾本土的美食背后,巧妙地让我们意识到,这一切的美味背后其实映射的是每个人对身份、对历史、对归属感的深切思考。正如影片所透露的那些访谈,我们的历史不是被政治决策者、历史学者所定义,而是由那些普通的生活着的民众所承载。

《何以当归》无疑是一部充满矛盾的影片。它不仅揭示了台湾民众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也反映了这个社会中深刻的裂痕。影片通过对台湾不同阶层、不同族群的访谈,展现了不同立场下的人对‘归属’这一问题的各自看法。有的人深切期盼两岸统一,认为这是血脉的呼唤;有的人则持反对意见,认为台湾已经在与大陆的历史纠葛中走向自己的未来。这些声音的交织,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两岸在历史、文化、政治上的深深隔阂。观众可以在这些不同的声音中,找到自己的立场,也能从中看到那些因历史遗留问题而被忽视的普通民众的情感。正如鲁迅笔下的“阿Q”,他们或许看不清眼前的路,但他们的声音依然在这个时代中发出微弱的呼唤。

然而,《何以当归》在其探讨台湾问题时,也有其局限性。影片中的立场比较明显,导演似乎更倾向于展示那些呼唤归属与团结的声音,而对于持不同意见的人的深层次动机探讨不足。虽然影片通过美食这一“入口”,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台湾社会的窗户,但在一些敏感议题的处理上,未能完全呈现出多元化的讨论,某些部分甚至显得过于简单化。就像有人评论所说,影片的立场在某些程度上过于倾向大陆观众的视角,忽略了台湾社会中某些群体的复杂心态。这种单一视角的呈现,无疑会让影片的深度受到限制。

此外,《何以当归》虽然在视觉呈现上有一定的优势,借助台湾各地的风光与美食为背景,打造了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但在其叙事结构上,却未能做到与观众情感的深度契合。影片的节奏较为平缓,某些部分略显冗长,可能会让一些观众感到疲惫。尤其是当影片进入较为深刻的政治议题时,未能在叙事上形成一种紧凑的张力,反而让观众的注意力开始涣散。鲁迅曾经说过:“文学应该是有震撼力的。”如果说纪录片也是一种文学形式,那么《何以当归》便没有完全展现出那种强烈的震撼力,它更多的是一种温和的反思,犹如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虽不显眼,但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最后,尽管《何以当归》在叙事深度和立场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它依然是一部值得观众关注的作品。它通过食物这一独特的切入点,唤起了人们对台湾社会、历史、政治等多维度的思考。在这个充满争议与纷扰的时代,我们或许无法从这部纪录片中找到统一的答案,但它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台湾,理解自己民族情感的切入点。影片的最终命题,正如其标题所言,“何以当归?”无论台湾是否归属祖国的怀抱,归属感究竟来自何方,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这部纪录片的价值,正是它激发了我们对历史、对民族、对未来的深刻反思。我们不仅在思考‘归’的问题,也在思考‘何以’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又能为这个问题做些什么?答案或许并不简单,但正如鲁迅所说:“我们应当在冷静的观察中,做出属于我们时代的选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