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长不让孩子玩手机,现在为啥不管了?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芊芊之言 2024-11-05 16:22:17

曾经,家长们坚决不让孩子玩手机,担心手机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然而,如今我们却发现,家长们对孩子玩手机的态度似乎发生了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严格禁止。

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近年来,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用网低龄化趋势明显。从2018年到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更是从89.5%提升至95.1%,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未成年人比重多达92%。

孩子们对手机的熟练使用,一方面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和普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潘多拉效应,出自古希腊神话当中的潘多拉魔盒。在育儿心理学中,它被用于描述一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逆反心理。正如上文所说,搭载于手机的各种网络和虚幻世界能够为孩子提供其所需的心理和情感满足。无论是视频、游戏还是社交,都可以填补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缺失。

比如,有的孩子在现实世界中性格内向、寡言少语、朋友较少,可能会在网络世界频繁使用社交软件交友,获取虚拟的社交价值。

孩子们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会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出口。

家长态度的转变原因

认识到手机的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们逐渐认识到手机并非只有负面影响。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帮助孩子获取知识、拓宽视野。

例如,孩子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教育软件学习课程、查阅资料、观看科普视频等。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当家长认识到手机在教育方面的潜力时,就会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态度有所转变。

顺应时代潮流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们明白,孩子不可能完全与手机隔绝,他们需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如果一味禁止孩子玩手机,可能会让孩子在与同龄人交流时感到格格不入,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我们不能因为手机的一些负面影响而忽视它的积极作用,而应该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家长们逐渐意识到,禁止孩子玩手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与其强行禁止,不如引导孩子学会自律,让他们自己管理好手机的使用时间和方式。

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态度,让孩子明白自己对于其使用手机并不反感。正如前文所述,消除孩子对玩手机的神秘感,他们反而不会那么好奇手机,会光明正大地使用手机,并发现其不足。同时,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手机的正确用途,让他们知道手机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玩具。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明确使用时间、场合和内容。例如,规定孩子在完成作业后可以使用手机一定时间,不能在吃饭和睡觉时间玩手机,只能浏览适合孩子年龄的内容等。通过制定规则,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家长要陪伴孩子使用手机,了解他们在手机上做什么,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同时,要监督孩子遵守规则,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及时纠正。美国作家梭罗说:“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家长的陪伴和监督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同时也能确保他们正确使用手机。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当孩子有了更多的选择时,就不会过度依赖手机。例如,孩子可以参加体育活动、绘画、音乐等兴趣班,或者阅读书籍、参加户外活动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