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临终前告诫:此人不除,东吴必危!结果孙权不听,酿成大祸

史叙年华 2025-02-22 10:42:31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这样精美的诗句所夸赞的对象,正是那风度翩翩的周公瑾呢。周公瑾年少的时候就极为聪慧,而且胸怀特别宽广,整体形象那叫一个风度翩翩,真可谓是一位备受赞赏的人物。

在一定程度上,周瑜和蜀汉的诸葛亮是极为相似的呢。他们二人的能力水平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的,都有着非凡的才智和出众的本领。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周瑜的寿命太短啦,早早地就离世了,没能够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现更多的风采。

周瑜在临终之际,特意告诫孙权,一定要时刻对某一个人加以提防,要是不这样做的话,那东吴可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啦。那么,大家不禁会好奇,周瑜所说的这个会给东吴带来潜在威胁、需要孙权时刻警惕的人,究竟会是谁呢?

辅佐两孙

周瑜和孙坚的儿子孙策乃是同一年诞生的哟。在年少时期,这两人可都有着非凡的志气呢,而且能力也相当出众。正因为如此呢,他们俩常常能够凑到一块儿玩耍,关系很是不错呢。

周瑜所在的家族在当地那可是名门望族。想当年,孙策就是凭借着和周瑜的关系,从而结识了众多有志之士呢。这些有志之士在后来可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他们齐心协力,共同为日后东吴政权的建立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孙策在世之时,周瑜对他那可真是忠心不二。周瑜始终全心全意地辅佐孙策,毫无保留地将自身所具备的各种才能都施展出来,一心一意为孙策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谓是把忠心耿耿体现得淋漓尽致呢。

周瑜这个人啊,那可是相当有本事的,而且人脉方面也经营得很不错呢。就因为这样,孙策对周瑜那是极为重视。他们俩之间的关系还因为联姻变得更加紧密了,孙策和周瑜分别迎娶了乔公的两个女儿,孙策娶的是大乔,周瑜娶的则是小乔呢。

话说孙策,最后成功地和周瑜结成了连襟关系呢。这之后,在周瑜全力辅佐之下,孙策便在江东这片土地上大展拳脚啦。随着时间推移,他所掌控的势力范围也是不断地向外扩展,变得越来越大了。

孙策眼见着自家的家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此过程中,他的心态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变得有些膨胀起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某一天,他竟然遭遇了刺客的袭击。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孙策的人生戛然而止,他还未满三十岁便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实在是令人惋惜。

话说有一次出去打猎,那孙策也不知道咋回事儿,就好像脑子突然抽了一下似的,竟然像在战场上纵横驰骋那般,一下子就冲到众人前面去了呢。

话说孙策骑着马一路纵情驰骋,正跑得畅快呢,突然前方出现了三个人。孙策呢,当时压根没多想,还挺天真地开口询问这三人是谁。可他哪里知道,这三个人恰恰就是特意前来行刺他的刺客呢。

在经过一番时间不长的交流之后,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孙策竟然脸上被射中了一箭。这一箭可不得了,随后他的身体状况就急转直下,患上了极为严重的病症。病情不断加重,发展到最后,他已经到了即将告别这个美好的人间的地步,生命之火眼看着就要熄灭了。

孙策在临终之际,把张昭唤到了跟前。当时的情景,想来是十分凝重的。孙策一脸郑重地对张昭叮嘱道,在自己离世之后,希望张昭能够尽心尽力地辅佐孙权。并且,孙策还特别提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倘若孙权表现得实在是没有什么能力,难以担当起领导众人的重任,那么在这种时候,张昭是可以取代孙权的位置,来主持大局的。而类似这样临终托付,且提到可取代之事的场景,在后来的历史中,也有出现过呢。

在之后的日子里,到了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一重要时刻。彼时的刘备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他将诸葛亮唤至跟前,言辞恳切地对其说道:“孔明啊,我这一去怕是再也无法照拂这蜀汉的江山和我的家人了。我那宝贝儿子刘禅,今后就全仰仗你多多费心辅佐啦。你向来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我对你是极为信任的。要是这刘禅实在没有治理国家、担当大任的本事,没办法撑起这蜀汉的一片天,那你就别顾忌其他,干脆取代他来当这蜀汉的皇帝吧,一切就都拜托你了。”

实际上呢,孙策对刘备说出那样的话,可并非是对他们抱有多大的期望。恰恰相反,这么做反而是在给他们使坏,是在坑害他们呢。

设想一下啊,要是张昭和诸葛亮真的取代了当时他们所辅佐之人的位置,那么可以预见的是,这两个国家必然会爆发大规模的内战。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种权力的更迭在那样的局势下,各方势力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原本相对稳定的局面也就不复存在了,各方势力为了自身利益等诸多因素,势必会陷入混战之中。而且啊,说不定就在这激烈又混乱的内乱过程里,张昭和诸葛亮他们两个人自身都难以保全,很有可能就会被人趁机给除掉呢。

大家可得记住,那些说得特别好听的话,那是千万不能轻易相信的哦。要是你轻信了那些话,那就如同在前行的道路上,有一个万丈深渊正在前面等着你呢,到时候可就麻烦大啦,所以一定要警醒,别掉进这个陷阱里喽。

另外,孙策还对着自己的亲弟弟孙权讲了很多话语呢。

孙策特地对他进行了叮嘱,告知他要是碰到那种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的事情,千万要记得去询问周瑜才行。

这件事啊,孙策可是反复叮嘱了他好几回呢。从这一点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来,孙策对周瑜那可真是极为器重的。

孙权这个人,特别听话呢。而且,他对周瑜那可真是相当重视,把周瑜视作极为重要的人物呢。而周瑜呢,对待孙权兄弟俩也是一片赤胆忠心,始终忠心耿耿地辅佐着他们呢。

周瑜有着十分卓越的能力,就连北方的曹老板那可都是看中了呢。要知道,周瑜这般优秀的人才,那真的是相当难得,曹操心里自然是对他垂涎三尺啦。于是呢,曹操就专门派人去和周瑜接洽,去跟周瑜好好商量商量,就是想看看周瑜愿不愿意到魏国这边来谋求发展。

曹操派出的那个人名叫蒋干,有意思的是,蒋干和周瑜曾经可是同班同学呢。

曹操向周瑜抛出了橄榄枝,然而周瑜对此并未予以理会。

孙权听闻了这件事之后,内心被周瑜的忠心深深触动,不禁感慨万分。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既有着对主公绝对忠诚的品质,又具备卓越非凡能力的良将,那可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啊,而周瑜恰恰就是这样难得的人才,孙权怎能不为此而感动呢?

周瑜对于孙权这位新主子,始终都是尽心尽力地辅佐着。自孙权成为主公后,周瑜便一心一意为其效力,在诸多事务上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的才能与精力,一直都保持着这种尽心尽力的状态呢。

实际上,若从根本处来讲的话,孙权的能力相较于他的哥哥孙策,确实是要稍逊一筹的。不过呢,孙权这个人有着一个很突出的优点,那便是他热衷于广泛地接纳贤能之才。

周瑜临终前的叮嘱

周瑜结识了不少有才能的人,凭借着他的这层关系呢,他可是给孙权引荐了好多的人才过来哦。

真的是太可惜啦,周瑜那可是一位难得的英才。他有着非凡的才能,在东吴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呢。可命运似乎总是爱捉弄人,老天都嫉妒他的才华。在孙权还没有正式称帝的时候,周瑜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身体就如同那燃尽了油的灯一样,渐渐没了光亮,没了生机,很快就要去另一个世界找他曾经一同并肩作战的孙策啦。

有消息传来,说是周瑜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快要不行了。这消息对于孙权而言,那真的是犹如晴天霹雳,他心里别提有多伤心难过了。要知道,周瑜可是孙权极为倚重的大将,在诸多事务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听闻他这般境况,孙权怎能不黯然神伤呢。

在临终之际,周瑜对孙权讲了一番话。他着重提到,鲁肃这个人能力相当出众,是能够很好地接替自己职位的合适人选。而且呢,周瑜还特别对孙权说了这么一句:“您瞧那刘备,现在就好比是暂住在咱们这儿,可这情形就如同养着一只老虎一般危险呐……当下,可是朝廷众臣都该忧心操劳的时刻,更是您这位尊贵的主公需要深思熟虑、慎重对待的时候啦。”

周瑜认为,东吴所面临的威胁,来自北方曹操一方是比较明显的,但刘备这一方对于东吴而言,其带来的威胁程度可一点也不比曹操小。在周瑜的视角当中,刘备同样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存在,他所具备的势力以及可能采取的行动等,都极有可能给东吴造成相当大的麻烦,所以在周瑜看来,刘备对于东吴的威胁程度和曹操相比,那是不相上下的,绝不能因为曹操的势力强大就忽视了刘备这边的潜在威胁呢。

孙权虽说算不上特别聪慧之人,但周瑜讲的那句话,他还是能够听得懂其中意思的。只是呢,孙权并没有把周瑜的这句话太当回事儿,听过也就听过了,没怎么往心里去。

在那之后,周瑜不幸病逝了。这对于东吴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而孙权呢,他对周瑜的离世极为痛心,为了表达自己对周瑜的深切缅怀之情,竟然亲自穿上了丧服,一路为周瑜送行。当时在场的众人看到孙权如此举动,无不被深深触动,心中都涌起一股颇为感动的情绪呢。

在当时那个时期,孙权实际上还并未正式称帝呢。不过呢,在众多人的眼中,大家看待孙权,就仿佛他已然是一位皇帝了。也就是说,尽管从名分上严格来讲他还缺一个皇帝的正式名号,但在众人心里的认知层面,已经把他当作皇帝来看待啦。

在历经诸多波折与奋斗之后,孙权最终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他站在这至高无上的位置,回首往昔一路走来所经历的种种事情时,思绪不禁飘回到了过去。而就在这回忆的浪潮之中,他又一次想起了周瑜,那个曾经在他生命中无比重要的人。此时,距离周瑜离开他已经快要有20年的时间了。

孙权脑海中浮现起那个曾经堪称顶尖人才的周瑜,不禁感慨万分,他缓缓说道:“想当年啊,要是没有周瑜在旁全力辅佐于我,我压根就不可能当上这皇帝。”

孙权最终确实成功登上了皇帝之位,不过呢,想当年啊,周瑜可是曾提出过一些建议的,然而孙权并没有听从周瑜所说的那些话。就因为这样,结果呢,就引发了一次极为严重的灾祸,这也算是孙权决策上的一次失误所带来的后果啦。

在周瑜尚在人世的那个时期,孙权和刘备这两方势力都正处在全力谋求发展的阶段呢。他们都迫切地想要让自身的势力不断壮大起来。然而呢,北方的曹操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如此顺利地发展,肯定是不愿意给他们这样的好机会的哦。在这种形势之下,孙权和刘备两方就达成了联手合作的关系啦,以便共同应对来自曹操方面可能带来的压力。

招惹蜀汉

赤壁之战结束之后,孙刘两家可算是争取到了特别宝贵的发展时间呢。要知道,在赤壁之战的时候,他们两家那可是一起并肩作战的盟友,在战场上相互配合,共同对抗强大的敌人。然而呢,等赤壁之战这事儿一过,在利益的考量面前,之前那种盟友的情分似乎就变了味啦,好像之前所谓的盟友关系,全都是装出来给人看的,说到底,还是利益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呢。

当两家都逐渐发展得强大起来之后,出现矛盾这种情况就很难避免啦。这就好比夫妻两个人一起过日子似的,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呢,时不时地也会闹点小别扭、有点小摩擦。

孙刘两家在此期间的关系总体来说还算得上是比较和谐的,并没有出现那种大规模战争的情况。

周瑜在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郑重地向孙权叮嘱道,对于蜀汉的刘备那可得格外加以留意。可孙权呢,他心里头一直盘算着的是另外一番打算。他想着要借助刘备所拥有的军事力量,通过和刘备联手合作的方式,来达到一起去消耗曹操实力的目的呢。

大家知道吗,孙权心里可是有着一个自己觉得挺伟大的计划呢。那为了能让这个计划得以实现,孙权就采取了一个行动,他主动地向关羽关二爷提出了联姻这件事儿哦。

当关羽听闻江东那些小辈竟然想要和自己联姻的时候,心里那是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儿啊。他就寻思着,自己是什么人,那可是威震四方、有着赫赫威名的人物呐。可如今要和江东那些个在他看来不怎么地道的小人联姻,这事儿要是真成了,那自己这一世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英名,岂不是得受到影响啦?关羽一想到这儿,心里就老大的不情愿呢。

于是,在面对联姻这件事情的时候,关羽明确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态度,他十分干脆且坚决地说道:“我关羽的虎女,怎么可能愿意嫁给那如同犬子一般的人呢!”

孙权一听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心想,怎么着?我儿子就算没那么聪慧过人,那也不能让你随随便便就称作犬子。犬子这词儿,虽说也是种谦称,但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指自己儿子,那感觉可就不一样啦,总归是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

此次进行的联姻最终并未取得成功,不但如此,还致使两家就此结下了极大的仇恨。而这一情况呢,也就为后来发生的夷陵之战悄悄地埋下了隐患,成为了后续那场大战爆发的一个潜在因素呢。

孙权对荆州这块地方特别喜欢,心里一直惦记着。后来他得知镇守在荆州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仇人关羽,这一下,孙权心里就有了主意,他琢磨着要干一件能一举两得的事儿,也就是来个一石二鸟的计划。

孙权为了能够确保计划顺利成功实施,做出了一个重要的举措,那就是和曹操重新恢复了以往的关系,达成了和好的局面。要知道,这一行动对孙权而言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他所谋划的那个计划能够不出差错、稳稳当当地获得成功呢。

当时曹操在正面吸引着各方的注意力,就像是在战场上竖起了一个醒目的靶子,吸引了众多目光与对抗力量。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孙权这边却有了别样的动作,他开始安排人手去偷偷袭击刘备所防守的地盘。而刘备这边负责镇守相关地域的正是关羽,面对东吴的这种偷袭行径,关羽虽奋力抵抗,但终究双拳难敌四手。最终,一代名将关羽不幸被东吴给残害了,落得个身死的悲惨结局。

孙权这个人可算不上是个好人。他在从某些事情当中尝到了好处、得到了利益之后呢,就干起了甩锅的事儿。怎么个甩锅法呢?他直接把关羽的首级给送到曹操那儿去了,这举动背后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表明关羽是被曹操给害死的,和他孙权可没关系呢。

孙权实施的这一连串的举动啊,可把曹操给折腾得够呛,那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曹操本来想着通过一些谋划在打仗方面能有所收获呢,结果呢,啥实质性的好处都没捞着。不仅如此,还平白无故地背上了那么大一顶大黑锅,可真是够倒霉的呢。

您瞧瞧,关羽这一离世,那可不得了啦,直接就把刘备给气得够呛。一直以来,刘备呢,在很多时候都是比较隐忍的,甚至还被有些人看成是有点“草包”样儿呢。可这会儿啊,因为二弟关羽不在了,他可就彻底变了个人似的,一下子就成功地从那种隐忍的状态变身成为一个满腔热血要去为兄弟报仇的英雄啦。而且呢,他根本就不顾大家伙儿的阻拦,铁了心要去给二弟关羽报仇呢。

不得不说,这一回刘备的表现那可真是极其仗义且硬气。要知道,他这般行事,就仿佛是把整个蜀国的前途都押上了,只为了能给关羽讨回一个公道呢。可以想象,这对于刘备而言,是多么重大的一个决定,毕竟蜀国的未来至关重要,可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为关羽挺身而出,去追寻那份他认为必须要有的公正,真的是很让人感慨啊。

话说刘备对东吴发动战争的时候,这距离周瑜因病去世可都已经过去十多年啦。就这一场仗呢,那形势对东吴来说是相当严峻,要不是后来陆逊在关键时刻及时现身,出面应对,恐怕孙权当时就已经完全陷入绝望的境地啦,真可谓是千钧一发,好在有陆逊力挽狂澜呢。

大家想想啊,夷陵之战那可是相当关键的一场战役呢。要是当时陆逊没有在这场战役里把刘备打得大败而归,那后果可就严重啦,估计东吴得有一半的地方都要保不住喽,说不定就走向灭亡的边缘啦,所以说陆逊在这场战役中的胜利对东吴而言那可真是至关重要。

很遗憾的是,老天并没有对刘备有所眷顾。在当时的局势下,老天仿佛特意安排了陆逊成为刘备的克星呢。就是在那场著名的夷陵之战里,刘备遭遇了重大挫折,最终只能是大败着返回了。

瞧瞧,这就是不听周瑜的话所导致的后果。周瑜怎么说的那肯定是有他的道理,可有些人呢,非得自作主张,没事跑去招惹刘备干嘛呢?这不是自找麻烦嘛,结果就弄成现在这样啦,唉,真该好好听周瑜的话。

多亏刘备当时的实力还没有强到特别夸张的程度,而且呢,也幸亏东吴这边还有有本事的人呢。要是不然的话,一旦酿成了大祸,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啦,真不敢想象会糟糕成什么样呢。

在这一场战役当中,东吴方面从结果来看确实是取得了胜利呢。不过呢,可别光看到这胜利的表象,实际上东吴的整体实力因为这场战役而遭受了极为沉重的打击。也就是说,尽管在这场战斗的胜负判定上东吴是赢了,可赢了战斗却付出了让自身整体实力大损的代价呢。

大家可能会疑惑,周瑜当初为什么非要提醒孙权一定要特别留意刘备呢?其实啊,这和周瑜所具备的长远眼光是分不开的。

在那个时候,刘备才刚刚有了那么一点儿起色呢。在势力强大的曹老板眼里,刘备根本就算不上是能构成什么威胁的存在哦。当时的刘备,虽然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可跟曹老板的雄厚实力比起来,还是差得远啦,所以在曹老板看来,刘备还远远到不了能让他视为有威胁的程度。

要知道,刘备的身边可是有着诸葛亮这样极为出色的人物在辅佐着呢。诸葛亮才能卓越,智慧超群,为刘备出谋划策,贡献巨大。并且呢,刘备手下还有像关羽、赵云等这样赫赫有名的将领。关羽义薄云天,武艺高强,威震四方;赵云更是忠勇双全,浑身是胆,屡立战功。就从这文臣良将的人员配备情况来看,刘备在这方面其实并不比孙权逊色呢。

要知道,当时的情况是孙权这边已经有人预先给他奠定好了一定的基础,就好比房子已经有了个不错的地基,后续的发展相对就会顺遂一些呢。可刘备就不一样啦,他得一切从头开始,一步一步地慢慢来,就像要从一砖一瓦开始搭建起属于自己的“事业大厦”,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一点点去谋划、去落实,没办法像孙权那样有前期打好的基础可以依靠哦。

刘备那可是白手起家,不过呢,他可从来都没有把“匡扶汉室”这个梦想给放下过哦。一直以来,他都始终在朝着这个目标全力以赴地努力着呢。

周瑜凭借着他敏锐的洞察力,清晰地察觉到刘备这个人可不容小觑。在他看来,刘备日后必定会发展成为一头极为强大的猛虎,其强大程度是能够和曹操相提并论的。基于这样的判断,周瑜觉得必须得提前对刘备有所防备才行,以防日后出现难以应对的状况。

在夷陵之战结束了整整七年之后,孙权终于登上了皇帝之位。想当初啊,要是没经历那场犹如大祸临头般的夷陵之战,孙权说不定早就称帝了呢。

要知道啊,只有当资本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才能够拥有去实现自身野心以及梦想的资格。

要知道,夷陵之战可是给东吴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但即便如此,东吴的根基却并没有受到太过严重的冲击呢。就是因为根基未受太大影响,所以东吴才能够一直顽强地支撑下去。

要知道,蜀汉在经历了一场大战之后可是伤到了根基。这说的就是夷陵之战,在这场战役里,刘备此前辛辛苦苦积攒了许多年的那些家底,差不多都给输得所剩无几啦,对蜀汉的影响那可真是相当大呢。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俗话:“乱世出英雄”。在东吴就有周瑜和陆逊这样堪称英雄的人物呢。周瑜足智多谋,在诸多战事等方面都展现出非凡的才能;陆逊也是极为出色,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孙权呢,虽说距离成为一代明主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不过呢,他好歹还是具备能识别优秀人才的眼光的。就是靠着这眼光,他才得以让周瑜、陆逊等这些有本事的人能在东吴发挥他们的作用。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