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瓦弄之战回国:我军主动停火,印军却不乐意,结果再吞耻辱

虾兵械将 2025-04-18 11:46:02

或许这才是“给你机会,你都把握不住”的最佳诠释。

1962年,中印瓦弄之战爆发。在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停火,给印度留足了脸面,结果新德里当局还不乐意,执意奉陪到底,没想到再次吞下了耻辱,引得全世界一片唏嘘。

印度的贼心不死

1962年10月28日,在对印军事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中国宣布停火。

但面对中国的好意,新德里方面却丝毫没有领情,他们总觉得之前的失利,是因为中国军队“不讲武德”的突袭。

只要双方再次交火,印军定能挽回败局。

(印度军队)

所以,在中国方面频繁释放善意的同时,印度加大了国内的军事武备,不断向前线派遣更多兵力,希望能够以此一转攻势,对中国军队展开大规模的反击。

1962年11月,印度不顾国际社会的劝阻,再次挑起战火。

此时此刻,印度已在前线部署了包括1个军指挥部、3个师以及14个旅在内的大量精锐部队,连带当地的准军事化武装警察部队,印度此次动员兵力,已经在五万人以上。

(印度军队)

而这还不是印度为了雪耻所做的全部工作,他们甚至拉来了美国和苏联作为自己的后援。

美国早在中印两国停火期间,便已经嗅到了印度可能继续动手的动向。

出于拉拢印度对抗中国的考虑,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大量印度输送武器,同时对印度保证给予经济上的援助。

(肯尼迪)

与此同时,苏联作为印度的传统盟友,也向印度提供了大量的武器。

冷战时期,最水火不容的两大巨头,都在支持印度这件事上达成了共识,印度高层由此一度信心爆棚,尤其是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他更是觉得有了世界两大“唯二”超级大国的援助,自己一定可以一雪前耻。

而不仅印度高层如此,派往前线的5万名印度士兵中,持这种想法的人也比比皆是,其中不少人已经在幻想打败中国之后的场景,还有人觉得印度可以凭借武器优势和人员数量“拿下”整个西藏。

而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最过分的那部分人,干脆做起了打 到成都和昆明、控制四川和云南的美梦。

考尔中将的献礼

但实现美梦,永远都需要实力。

以当时的印度军队实力来看,他们显然不具备美梦成真的底气。

这一点,尼赫鲁的亲信,当时的印军将领考尔中将显然并不明白。他只是想当然地觉得,11月是一个发起进攻的好日子,因为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生日就是11月14日,自己有必要在这一天给总理阁下献礼。

(正在视察一个小学军训的尼赫鲁)

而献礼的主要地点,则被考尔选择在了瓦弄。瓦弄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其东部与南部分别与缅甸、印度接壤,为兵家必争之地。该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断崖与峭壁纵横交错,河流蜿蜒分布,具有易守难攻的天然地理优势。

早在1942年,英国便非法侵占了瓦弄。印度独立后,继承了这一防务,对当地情况极为熟悉,堪称“半个主场”。

(瓦弄地区的地形图)

考尔中将便想当然地觉得,自己一定能够凭借主场优势,给总理阁下献上一份厚礼。

只不过,如果考尔中将的心思,多花一点在战场上,而不是如何给总理献礼方面,他就会明白,此时瓦弄地区的印度军队现状,到底有多么糟糕。

(印度的考尔中将)

原本这里驻扎有印度的第4师和新2师(新2师是从第四师拆分出来的)两个部队。两个部队原本同源,归根结底都是同一个老部队的班底,却偏偏明争暗斗,搞得瓦弄地区的防务乌烟瘴气。

在战场上,让这样的两个部队配合,可能还没有见到敌人,就内讧自己人打了起来。

(印度军队)

更为严峻的是,印军后勤保障同样混乱至极。因为接收大量美制与苏系武器,两大顶尖强国“伺候”印度一个国家,新德里当局自以为武器质量远远优于中国。

只不过,美系与苏系武器混用,必然会导致武器系统出现兼容问题,结果就是印度人手中的美系子弹怎么都装不进苏系步枪,手中武器形同废铁,如此状况,战事焉能顺利推进?

(当时的印军)

但考尔中将就是不明白这一点,他曾经在独立前的英属印度殖民地部队服役,却不受重用,只是军队后勤系统的基层军官,直到印度建国才改变他的命运。

印度建国时,反殖民的独立建国主义者参与组建政府,而印度军队则脱胎于英国人组建的殖民地军。

如此一来,印度政府的高层天然不信任自己的军队,也不信任殖民地时期就已经带兵的作战军官。

(英属印度的军队)

结果就是,像考尔中将这类在殖民地时代郁郁不得志的基层后勤军官,反倒由此登堂入室,官位节节攀升。

所以考尔满门心思,全在于如何给自己的政界高层拍马屁。在他的管理之下,印军内部指挥体系混乱,各部队之间缺乏有效协同,战斗力大打折扣。

(印度军队)

献礼变成了献丑

这样的一支军队,在面对中国军队的强劲反击时,到底能有多大发挥呢?答案早已不言而喻。

1962年11月,中国军队对瓦弄地区的印军发起了全面反击。

战斗伊始,印军就暴露出了指挥体系的混乱,在“半个主场”闹出了”撤退转进其疾如风,迂回包抄其徐如林。劫掠钱财侵略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笑话,损失极为惨重。

(印度军人投降)

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下,考尔中将的信心崩溃了,他原本计划在尼赫鲁生日这天给总理献礼,没想到献礼变成了献丑,只留下了战场上的满目疮痍。

这场战斗,彻底击碎了印度高层一雪前耻的美梦。他们原本以为,有了美苏两大国的支持,自己就可以在中国面前耀武扬威,可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场战斗,不仅让印度在国际上颜面扫地,也让印度政府对军队的信任度降到了冰点。而考尔中将,也因为这场战斗的失败,成为了印度历史上的一个笑柄。

参考资料:

1、参考消息《中印战争都结束半个多世纪了,有些印度人还迈不过那道坎》

2、观察者网《瓦弄反击战为何强烈地震撼了印度朝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百问之五》

3、凤凰卫视《印军指挥长考尔中将坐飞机逃跑 只剩下空荡的指挥所》

1 阅读:559

虾兵械将

简介:武器装备,军事小百科,尽在虾兵械将